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00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云南地区近期强震重复发生时地震学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静观  张喜玲 《地震研究》1997,20(4):357-364
通过地强震重复发生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澜沧江以西3个地震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波参数的动态追踪,发现在同一地震区重复发生的强震,震前的异常形态可以具有相惟性,反向变化的特征。如滇东北地区中小地震在1985年禄劝强震前的活跃和1995年武定强震前的平静;澜沧地震叶波速比月均值在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前的低值异常和1995年孟连西中缅边境大震前的高值异常。本同时以b值和波速比为例,讨论了强震  相似文献   
12.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1966年邢台6.8级地震的深总结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八五”期间邢台地震区深部地震物理方法的综合探测研究成果,依据P波、S波联合解释和二维密度反演,并结合浅部构造和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1966年邢台6.8级地震为例,揭示了邢台地震区的孕震发震过程,邢台地震区的学位可结构和介质结构;(1)中、下地壳内分布有北东向高角度深断裂、深断裂两则出现明显的波速比异常。(2)中地壳有低速高层和密度不均匀异常。(3)上地壳底部有滑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南岸地下水资源,卡要为受塔里水河控制的具有高矿化背景的地下水,在塔里木河洪水的淡化影响下,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地下水淡化带.这种淡化水对油田供水具有战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油田建设的发展.通过对塔埋木河南岸地下淡水资源的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为塔河南岸地下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侏罗纪盆地中发育有断层相关褶皱,有十分清晰的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等构造样式。断层相关褶皱轴向呈东西向展布,形成褶皱的地层是早侏罗世右拐群煤系地层,表明该褶皱至少在煤层形成后,受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形成。研究这一构造样式,对这一地区的推覆构造、盆山耦合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变形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点的稳定性评价,是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该文对基准点构网和不构网2种情况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开发MapObjects为城市绿地管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卢文喜 《世界地质》2004,23(2):192-194
从控件技术出发,介绍了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Activex控件技术,并将GIS控件MapObjects应用到长春市城市绿地管理领域中。开发出的长春市城区绿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管理和信息查询及修改功能,实现了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以及由空间查属性和由属性查空间的双向查询功能,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长春市绿化情况,为长春市实现科学管理绿地提供了技术支撑工具。  相似文献   
18.
海量点云数据可以较好地构建文物的三维建模,针对文物复杂的表面结构,传统的算法很难达到精细建模,为了解决复杂模型表面的空间三角网构网问题,本文结合空间三角形的法向量构建三角网,以空间三角网表面的曲率为约束条件,构建物体表面的空间三角网,然后对构建的空间三角网进行精细建模。以昆明市文物——经幢为例进行三维重建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适合室内文物的三维建模,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赫南特冰期。该冰期的形成不仅诱发了显生宙第二大的两幕生物绝灭事件,同样使海水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受到强烈的影响,如海洋碳酸盐与大气CO2的循环受到扰动,全球海平面的降低促使水体逐渐富氧化,进而导致海洋水体Mo、S、U等同位素值出现波动,而冈瓦纳大陆被冰雪大面积覆盖则削弱了铝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并限制了陆壳放射性187Os、87Sr同位素向海水的运移。赫南特冰期的成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被归结于风化作用、火山活动的增强或有机碳的大量埋藏等因素,但对冰期的成因机制与持续时间仍具有较多的争论,其原因很多,比如缺乏独立的生物地层单元同时能够控制浅水碳酸盐岩及深水泥页岩区,缺少转折界限处高精度的地球化学信息与全球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对比,以及未能排除风化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热事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重建时的扰动等。  相似文献   
20.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区综合防御对策研讨会在甘肃举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区综合防御对策研讨会于1990年7月28日至30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举行。来自甘肃、山西、辽宁、宁夏等12个省、自治区政府的领导及地震科学工作者在这里共同研讨了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综合防御对策问题。 会上,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召开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想请大家根据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共同探讨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交流、研讨在重点监视区内,如何在强化监视预报工作的同时,做好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工作。与会的省(区)政府领导同志在会上发了言。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杜五安向与会代表介绍了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地震发生前后,山西省政府所采取的种种措施。由于山西省政府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了对地震工作的领导,震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