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81.
针对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及"一湖一策"工作的需要,开展了流域社会经济对东平湖水环境效应评估及联合调控方案研究.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评估方法、系统动力学模拟和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东平湖当前水平、未来变化速率和主要瓶颈,确定了流域社会经济系统调控战略的必要性及潜力、方向和底线.结果表明:1)东平湖评估指数从2000年的52.4提升到2010年的61.6,其评估等级从Ⅲ级提升到Ⅱ级,若仅维持现状水平和高速发展速度,未来20年评估指数将很可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长期处于Ⅲ级,甚至达到Ⅳ级;2)为了确保维持现状等级及稳中小幅度上升的趋势,到2030年,东平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控制在过去11年平均增长速度的75%,环境响应措施提升到评估标准的Ⅰ级水平;3)建议东平湖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工作应先削减已有的和潜在的污染源排放量,随后以自然恢复为主,使湖泊水质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82.
城市密集柏油公路网和坚硬水泥地面给地下遗址考古勘探造成了很大困难,传统的高密度电阻率法需要插置电极,无法在城市环境中使用。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采用非侵入式的方式,通过特制电极与大地形成电容器产生电流进行电法勘探,特别适合城市硬地表介质的条件。为了检验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在城市遗址考古勘探中的应用效果,在地处杭州市主城区的吴越捍海塘遗址进行了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探测试验,采集多个收发距的电法数据,对数据进行反演处理,将反演结果与考古发掘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反演的电阻率图像推断结果与考古发掘结果基本吻合,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是城市遗址考古勘探的有效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3.
考虑动态克林伯格系数的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储层压力的降低,克林伯格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越来越大.现有的煤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大都忽略了克林伯格系数的变化,其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低储层压力阶段.本文以体积不变假设为基础,基于火柴棍模型给出在储层压力降低过程中动态克林伯格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建立考虑动态克林伯格系数的渗透率预测模型;深入分析在煤储层压力降低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和克林伯格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储层压力的降低,克林伯格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相同储层压力下,克林伯格系数随渗透率增加呈指数减小趋势,随温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本文建立的渗透率模型参数简单易获取,预测结果与实际煤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符合性较好,尤其是在低储层压力阶段,能准确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变化.  相似文献   
784.
针对电化学作用能够显著增强煤中甲烷解吸渗流特性,但对其电极材料的选择缺乏依据的问题,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铝、铁、铜和石墨四种电极材料对电化学改性无烟煤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改性自然煤样的甲烷饱和吸附量a为39.92mL·g~(-1),由铝、铁、铜和石墨四种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改性后阳极区域煤样的甲烷饱和吸附量a分别降低了5.22%、8.48%、9.24%和11.33%,阴极区域煤样的甲烷饱和吸附量a分别降低了9.53%、4.97%、6.25%和4.97%;(2)未改性自然煤样在300min的甲烷解吸率为83.17%,经铝、铁、铜和石墨四种电极材料改性后阳极区域煤样的甲烷解吸率分别提高了9.50%、7.10%、8.36%和15.75%,阴极区域煤样的甲烷解吸率分别提高了1.76%、1.12%、6.10%和16.23%;(3)采用石墨作为电极的电化学对无烟煤甲烷解吸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原因在于石墨阳极处电解反应生成较多的H~+离子,一方面对煤表面进行酸化,抑制了煤甲烷的吸附,另一方面更多地溶蚀煤中的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增加了煤中的孔隙,使得甲烷最终解吸率有所升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电化学强化煤甲烷解吸电极材料的优选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85.
谢强  余贤斌  张永兴  纳裕康 《岩土力学》2007,28(10):2155-2160
介绍了一种可对同一岩石试样分别进行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实验的试验装置,该装置改变了因岩样不同而导致的压拉试验结果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分析的现状,为岩石从受压转向受拉或从受拉转向受压的过渡特性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以云南大姚铜矿紫色砂岩为例,研究了其在压拉试验条件下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该种岩石从压缩到拉伸阶段弹模变化不大,但压缩泊松比与拉伸泊松比的变化较为复杂。试验同时证明该类岩石的压缩与拉伸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过程,单轴压缩试验的卸载曲线与直接拉伸试验的加载曲线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86.
以多角度评价地下水资源当前现状为目的,对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采集及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使用GIS系统结合无人机搭载相机方式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像,经过大气辐射误差校正、图像去噪和图数据融合处理后,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以各评价指标为模型输入,输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等级。最后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绘制高精度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可从多个方面对水资源使用功能进行评价,效果较好,能够为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87.
利用在西藏纳木错流域念青唐古拉山北坡(NQN,海拔5 400 m)和西北保吉乡(BJ,海拔4 730 m)布设的两台带有四层土壤探头自动气象站(AWS)2005—2006年冬季10个月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QN日及月平均气温均低于BJ,但变化幅度均小于BJ,土壤冻结时间比BJ长,两处的气温梯度为0.31℃/100 m。与安多月平均气温比较,推断NQN存在高山多年冻土。NQN大气—土壤及土壤内热传输速度快于BJ;冻结期内土壤中未冻水含量在0~-2.5℃时发生跃变且与土壤温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同深度处NQN土未冻水含量较小。土壤温度日变化在0~40 cm深度处较明显,40cm深度以下变化很小,未冻水含量日变化在5 cm深度较明显,20 cm以下变化微弱。利用两观测点冻结深度(Df)与冻结积温(Tg)的良好相关建立模型,NQN为:Df n= 0.0016Tg+ 1.69,R2=0.9958;BJ为:Df b= 0.002 Tg+ 1.13,R2= 0.9424,并由此推断出两观测点最大季节冻结深度分别为1.69 m和1.13 m。  相似文献   
788.
中国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十年来,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关注的大问题,1984年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实现古生代海相油气重大突破,首次证明"中国古生界海相含丰富的石油".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前景如何?其一认为是油气勘探重点战略接替领域,其二认为前景不大,只是天然气勘探的辅助领域之一。本文从近10年来古生界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古生界油气资源潜力、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多时代成油组合、广泛的勘探领域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巨大,将是中国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89.
风成沉积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指示意义,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其含量显得特别重要。目前,主要通过 XRF(X射线荧光光谱)和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文章对四个风成沉积剖面(黄土高原西峰剖面,青藏高原东北部种羊场剖面、泉吉河剖面、依毛剖面) 247件样品进行了 XRF和 ICP-MS分析,并对其中 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Cu、Ni、Zn的 XRF测试结果和 ICP-MS测试结果高度一致(Pearson相关系数 r大于 0.84)。2.Co、Pb的 XRF测试结果和 ICP-MS测试结果在大多数剖面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个别剖面中的一致性较差。 3.在种羊场和泉吉河剖面中, Th的 XRF测试结果比 ICP-MS的测试结果略低。两种方法测得的 As的含量在四个剖面中随深度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As的 XRF测试结果明显比 ICP-MS的测试结果低,差值可达 11.5μg/g(相对于 XRF法测定值的变化幅度达 214%)。 4.Cr和 T的 XRF测试结果高于 ICP-MS的测试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 Cr含量的差值达 40μg/g。尽管 ICP-MS法具有比 XRF法更高的精度,但对于 Cu、Ni、Zn,采用高效廉价的 XRF法能得到与 ICP-MS法相媲美的测试结果。 5.西峰、种羊场剖面采用 XRF法测得的 Cu、Ni、Zn、As含量与磁化率呈现相似的变化,表明这些元素亦可指示风成沉积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