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为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领域,提高生态气象服务水平,从2004年开始,锡盟牧试站就承担了自治区气象局下达的天然牧草营养成分分析任务。 天然牧草营养成分分析是以全区49个生态监测站天然草场监测场内建群种、优势种和混合牧草为代表的3种样品。测定牧草中所含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钙、磷、胡萝卜素以及无氮浸出物9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2.
由于地震勘探项目的相对独立,地震波运动学特征的分析只局限于单个采区,对区域性发育特征缺乏系统研究.根据华北、东北28个测区的地震数据体及其钻孔统计资料,在综合分析地震波区域性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取得了垂向传播时间、速度与煤层埋深之间的定量关系:证明它们之间为近似抛物线形式;在特定条件下,埋深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可用不过原点的直线近似拟合.这些经验公式可用于:(1)指导地震勘探设计、处理、解释;(2)解决地震解释中断面时深转换及缺少钻孔资料区区内目标层时深转换问题;(3)解决地质剖面中自动切制断层的难题.研究结果在安徽、河南、辽宁等地震工区使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提高了地震地质成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3.
利用巢湖ACN钻孔,通过多参数磁性测量、粒度和AMS 14C测年分析,探讨了近7000年以来巢湖沉积物磁性特征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并进而探讨了其对亚洲季风变化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ACN钻孔磁性特征由磁铁矿主导,其变化主要受沉积动力环境控制,间接反映了流域降水的变化.总体上粘土含量高的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较低、颗粒较细,形成于高湖泊水位环境,对应了降水量高的时期;而>32μm组分含量高的沉积物磁性较强、颗粒较粗,形成于低湖泊水位环境,对应了降水量低的时期.巢湖ACN的磁性记录(尤其是χARM/χ和χARM/SIRM两个参数)揭示了近7000年以来巢湖流域降水具有减少的趋势,导致湖泊收缩和沉积物中磁性矿物颗粒变粗.在这一长期变化的基础上,还存在6000aB.P.,5500aB.P.和3800aB.P.附近的显著干旱事件.这一磁性记录与中国东部地区的石笋、湖泊等记录可以很好地对比,是亚洲季风演变的区域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54.
靳长兴 《地理研究》1990,9(4):61-71
在地貌瞬时单位线中作者假定沿任一“路径”的等待时间密度函数成Γ型分布。本文讨论了Γ型地貌瞬时单位线的推导、参数确定和特点。并取蛇家口、三川口流域的突测资料验证,计算洪峰值和涨洪历时与实测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55.
师长兴 《地理研究》1989,8(1):99-100
本文在分析河口三角洲的沉积环境,河口河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河口三角洲不同沉积相特性及三角洲沉积发育规律。主要的结论有:河口河道发展过程中,河床比降与河槽宽深比的变化及对比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对比关系影响水流的挟沙力,同时也反映了河槽的冲淤变化;河口三角洲沉积发育规律与河口河道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把河口三角洲的沉积发育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系统划分了黄河河口三角洲瓣沉积相;沉积物中大部分元素含量与粒度组成有很好的关系,Na、Sr、Ba、Ce含量在陆相及滨海相中存在明显差异,Sr/Ba比值的变化与其它河口三角洲相反,从陆向海减小,Sr/Ca、Ga/te比值以海相为大。  相似文献   
156.
印心石屋匾     
项长兴 《地质学刊》2004,28(3):169-169
南京市长江路 2 92号的总统府大院内 ,西侧为煦园 ,园内东南有个桐音馆 ,匾额为现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题写。桐音馆前后假山环绕 ,奇峰异石 ,千姿百态 ,西南面有鸳鸯亭 ,北有“印心石屋”。“印心石屋”位于假山中部 ,为石刻横匾。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 ) ,两江总督陶澍晋京 ,觐见同治皇帝奏报政务后 ,讲述湖南家乡“有石出于潭心 ,方正若印 ,名曰印心石” ,及幼年随父“结屋读书之上”之事。道光皇帝很感兴趣 ,即御书大小两方“印心石屋”匾额 ,赠给陶澍 ,陶澍即在两江总督署内刻石 ,置于假山石通道边。匾额宽 3 15m ,高 1 13m ,厚 0 31m …  相似文献   
157.
158.
舍利塔位于南京东北郊栖霞寺后南侧 ,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元年(60 1)下令兴建。原为木塔 ,现存石塔为南唐时期 (937~ 975 )重建。塔高 18 73m ,八面五级 ,加塔座和塔顶则为七级 ,壁上浮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及佛像经文 ,塔基浮雕为释迦牟尼一生八相图 :托胎、诞生、出游、逾城、成道、说法、降魔、涅。此塔上我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珍品。 1998年列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 9年 ,香港何东晓生与夫人张莲觉居士捐资 ,由刘敦桢古建筑学家设计 ,委请叶恭绰主持重修 ,基本上恢复了塔的原貌。《中国名胜词典》第 2 99页 ,对修建该塔所采用的岩石…  相似文献   
159.
末次间冰期甘肃沙尘暴演化历史的黄土记录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通过对兰州黄土记录的粒度分析,探讨了末次间冰期甘肃沙尘暴形成演化的历史,结果表明,此阶段沙尘暴经历了由北到强的演化;这与岁差周期影响下的冬季风演化有关,表现为5a、5c和5e亚阶段相对较弱,而5b和5d亚阶段相对加强。  相似文献   
160.
南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的南缘,是一条增生—碰撞型造山带。其碰撞造山的时间,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一个关键构造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以往关于碰撞造山的时间证据,基本上都来自造山带自身,即南天山前新生界露头区。前陆区广泛覆盖着巨厚的新生界,无法直接考察,很少从前陆区碰撞相关构造的角度研究南天山碰撞造山的时间。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的前陆区。经认真系统地解释这里的地震资料,发现了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的同碰撞构造和碰撞后构造。同碰撞造构造由二叠纪末—三叠纪冲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组成。三叠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叠系两个不整合给出了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和三叠纪末—侏罗纪初两期挤压冲断的时间。造山后构造为侏罗纪—白垩纪正断层组成。正断层活动起始于三叠纪末—侏罗纪初,持续至白垩纪中期。根据同碰撞构造和碰撞后构造的形成时间推论,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起始于二叠纪末,结束于三叠纪末;侏罗纪—白垩纪中期为造山后应力松弛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