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美国许多政府机构都负责采集地理信息,主要是为本部门自己使用。这种信息可用于规划,资源管理,科学研究,以及作用为广泛数据的空间基础,它往往是以生产机构方便的形式作为一种副产品格式公布于众。在另一方面,美国国防测绘局(DMA)直接为军方和海洋事业用户采集和提供测图,海洋制图,大地测量和地理信息等数据,这些数据组或产品易于使用,并能完全支持各种用途,DMA将生产大量的矢量产品格式(VPF)的数据,并且能  相似文献   
72.
陶专  何政伟 《矿物岩石》1997,17(3):15-21
本文研究了新疆北山地区金矿床(点)石英的稀土元素、包裹体特征及测温、微量元素、红外吸收光谱、晶胞参数等方面的矿物学特征,总结出有参考价值的成因信息和找矿标志。认为北山金矿床主要系浅成中低温热液成因。有一定铝碱质量分数(0.032%~0.277%)、晶胞参数V>0.11318nm3、红外光谱向低频方向移动等特征是北山金矿床的重要找矿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3.
74.
75.
辽宁中元古代-中生代泥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政军 《地球化学》1988,(2):129-135
辽宁的泥质岩稀土元素演化基本上反映了2500Ma后区域地壳总的演化特征。在具有准地台和地台活化阶段的特定背景下,从太古代至中生代,泥质岩的稀土总量分布趋势为低一高一中低。本文认为,在地壳演化的后太古阶段,稀土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以物源和区域构造环境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6.
长期以来我国印刷品的复制工艺主要是凭经验生产,尤其是在彩印中,由于网点的转移变化很大,产品的质量难以稳定。从60年代起国外陆续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控制质量的测试条,对印刷生产的数据化、标准化起了一定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外几种比较新颖的控制晒版和印刷质量的测试条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題提出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辽宁锦西地区中元古代-中生代砂岩构造背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政军 《沉积学报》1989,7(2):21-28
砂岩的碎屑组成特征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关系密切.利用砂岩的构造属性,可对区域构造的演化过程、性质及延续和转折时间等进行有效的分析.砂岩的QFL和QmFLt碎屑组合分析表明,从中元古代至中生代,辽宁锦西地区经历了基底隆起、克拉通化、再旋回沉积、活动大陆边缘深挖拗陷和强烈断陷活动等几次性质不同的沉积-构造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8.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位于中国西北地区,走向NW,全长约4000km,构成东昆仑造山带东北部的边界.该带东北侧邻接祁连构造带,向北斜接阿尔金走滑断裂系,是青藏高原北部分隔古生代东昆仑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带.小赛什腾山地区在构造位置上处于柴北缘带的西北端,位于青海省冷湖镇以北,靠近与甘肃省交界处(图1-A).  相似文献   
79.
兰州市低空风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对1988年至1992年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近地面逐时风和空气污染浓度资料以及对应时段的兰州市低空风资料乃至城,郊近40年的地面风资料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将城区与郊区对照点(榆中站)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风向频率变化特征和风速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以及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对应时段空气污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与风速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兰州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稳定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开展空气污染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
晚侏罗世承德盆地砾岩碎屑源区分析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承德及寿王坟盆地在晚侏罗世土城子期堆积了大量的粗碎屑沉积。砾石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承德-寿王坟盆地充填的土城子组碎屑母岩组合主要有三种,其中火山岩、花岗质岩石和变质岩组合在承德盆地占绝时优势,反映了当时盆地以北的"内蒙地轴"为主要的蚀源区。向北逆冲的双庙断裂将承德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断裂两侧的砾石成分组合基本相同,显示出碎屑物质共同来源于北部,同时也暗示了该断裂在土城子期可能没有强烈的活动(强烈活动期可能在土城子组之后?)。分析表明,承德盆地南部的不对称向斜构造两侧砾石成分截然不同,说明该向斜构造控制了碎屑分布,是同沉积期形成的。该盆地南侧的碎屑供应量远远小于北侧,反映了控制盆地南缘发育的向北逆冲的灰窑断层可能是一条次要的同沉积断裂。在晚侏罗世整体向南推进的逆冲断裂系统中,灰窑断裂和双庙断裂应属于背向逆冲断层。承德盆地中大量的粗碎屑堆积与同期冲断带的耦合关系分析,指示了这一时期盆地北侧存在强烈的逆冲断裂活动。作为主要物源区,北部的"内蒙地轴"在晚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隆升-剥蚀作用,推测当时在地貌上可能存在近E—W走向的古山系(或古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