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近来收集了航磁和重力测量资料,结合现有资料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地质填图,并利用这些资料在北萨地区进行重—磁异常分析,探讨了地球物理模型与低温热液金银矿化之间的关系。 金银矿床经常赋存于磁性体的边部,据推断这些磁性体位于樱岛,雾岛火山的西北部。金银矿床也沿小封闭的重力高分布。经研究发现,观察到的磁异常与经地形模拟和地表地质所引起的磁异常对应较差,这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磁异常并不是由上新世到早更新世火山岩的出露引起的,而是由隐伏的侵入岩所引起。小封闭的重力高被解释为是隐伏的岩株状岩体引起。 岩浆的侵入作用促使裂隙系统和热液对流现象加剧。因此,赋存在推测的磁性体边部的金银矿床是原生的。考虑到这些侵入岩当时的温度低于居里点之下,现代热泉分布在侵入体及其周围、以及参考九州岛南部的居里点深度图,我们推测岩浆侵人活动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火山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2.
安庐石英正长岩带的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从兰州九洲台全新世古土壤(S0 )、马兰黄土(L1)和离石黄土顶部的S1等黄土-古土壤系列中检测出种类众多的异地源和原地源分子化石, 这两类分子化石的共存与黄土的风成成因有关, 而只有其中的原地分子才对研究区古植被的恢复有意义. 在引进了一种评估异地源贡献的方法以后, 计算出来的原地源正构烷烃分布反映了研究区从末次间冰期以来发育了草原植被的景观, 其中全新世最暖期可能还有一定的木本植物, 末次冰期可能出现荒漠(草原)植被. 这些研究结果与新近报道的植物硅酸体资料吻合, 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塬面上有关古植被景观的争议提供了新的分子化石方面的证据. 黄土地层的工作也揭示了在分子地层学的工作中, 要考虑异源分子化石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4.
风的变化程度和强弱会引起其他气象要素变化,探究风场时空分布及其历史变化规律,可为气候预报预测和风能科学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基于1964―2019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风速及其他气象因子的逐日监测数据,利用小波分析及经验正交分解法对近56 a辽宁省风场、风速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1964―2019年间辽宁省平均风速呈显著降低的态势,下降速率为0.13 m/(s·10a),月尺度上呈现出“双峰型”变化特点,季尺度上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均未发生明显的突变现象。② 年际和年代际平均风速的空间分布均呈现以中部地区为中心、东西两侧逐渐降低的演变格局,但年代际风速高值区逐渐由带状转变为点状分布。③ 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是辽宁省平均风速减弱的主要原因,日照时数的减少和平均气温的增加促使了平均风速的下降。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昂格尔图湖岩芯AGE15A的粒度、碳酸盐的百分含量和主要化学元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区域988 AD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988 AD以来的研究区的气候环境的演化过程与我国西北西风区古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呈现"冷湿-暖干"交替变化的特征,但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延迟。具体表现为:988~1383 AD,昂格尔图湖由洼地发育成小型湖泊,化学风化作用弱,湖区气候环境整体偏冷湿,期间出现几次暖波动;1383~1560 AD,研究区处在中世纪暖期,为温暖、干旱的气候特征,此时湖泊扩张,湖中水生植物生长茂盛,呼吸作用增强,造成大量的碳酸盐沉淀,最高值达到8.16%;1560~1700 AD,致使气候在昂格尔图湖形成之后出现最寒冷的时期,降水增加,气候湿冷,此时段与小冰期最盛期相对应;1700 AD之后,温度开始上升,气候回暖,在1900 AD左右达到最甚,此时沉积物中碳酸盐的百分含量也达到最大值,为10.15%,此期间湖泊继续扩张,出现几次气候冷波动。基于我国古代文献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基本不包括沙漠地区,所以本文利用湖相沉积记录来反演腾格里沙漠昂格尔图湖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变,对中国沙漠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中国西北历史时期的气候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了深入认识雷电灾害在地震灾区的危险性,探讨地震灾区雷电灾害应急防御对策,分析了墨江5.9级地震灾区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危险性:灾区雷电易发风险呈北高南低,震中处于雷电极高易发区,年平均地闪密度为1.87次/(km2·a),平均地闪强度为33.41 kA,7—9月地闪活动最为频繁,午后至夜间地闪活动活跃,17—19时地闪次数达到峰值。震中5 km范围内震后当月的雷电危险性等级为极高,灾区雷电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是牛库村、毕库村和丙蚌村等。依据地震灾区雷电危险性等级和特点,确定应急防御对策:①应急安置点的选址避开雷击易发区域;②按照“重点防护、以点带面、示范宣传”的原则和区域防护、滚球法防护的设计理念装设应急避雷装置;③综合防御直击雷、闪电电涌侵入、接触和跨步电压的可能危害;④开展雷电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77.
紫色土陡坡耕地顺坡垄作条件下的土壤及其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坡垄作是在长江上游特别是紫色土坡耕地上农民普遍采用的耕作模式,以往由于主流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小区实验相结合,分别采集垄沟和垄坡表层土壤,测试顺坡垄作地块沟、垄土壤容重、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TN、TP、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小区实验调查顺坡垄作条件下的土壤流失特征,进而探讨顺坡垄作导致的土壤特性差异与顺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机制。结果表明:与垄沟内土壤相比,垄坡土壤平均含水量、容重分别降低29.74%和16.41%,土壤总孔隙度高20.56%,说明垄坡土壤具有更大的吸持水分的潜力,降雨产流阈值相比于垄沟土壤也更大。相比于垄沟内土壤,粘粒在垄沟内发生富集,垄坡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TN)和总磷(TP)指标分别高18.79%、17.30%和9.31%。侵蚀泥沙中沙粒含量出现明显富集,几乎是垄沟土壤沙粒含量的1倍,而粘粒和粉粒含量则远小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说明顺坡垄作有利于50μm土壤细颗粒的保持。侵蚀泥沙中有机质和TN远小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而TP则高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与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现象近似,说明顺坡垄作的肥力指标流失差异同样主要由侵蚀分选导致,也说明顺坡垄作有利于紫色土有机质和氮肥的保持。  相似文献   
78.
大同—阳高地震定点形变异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孟聪  吴邦素 《地震》1990,(4):20-26
  相似文献   
79.
80.
在北京天文台1.0-2.0GHz射电频谱仪记录到的1994年1月5日爆发图上,首次发现一界面频率位于1240MHz与1340MHz之间的微波II型爆发对,其频漂率为-0.22GHz/s和+0.23GHz/s.由此推出电子加速区位于光球之上3.7×104km的高度,电子加速区及II型爆发形成区的高度范围约为1000公里,而电子束的速度相应为0.102c及0.106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