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51.
灰色GM(1,1)模型运算简单,但缺点是精度不够;时间序列模型能计算大量的数据,但是运算过程比较复杂。本文以宿迁某基坑为例,对水平位移量进行检测,利用灰色和时间序列组成的新模型,以前几期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后几期数据进行预测,得出组合模型的精度比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精度高,组合模型更适合基坑监测。  相似文献   
52.
设计并在NASA的一架ER-2高空飞机上安装了一套气象测量系统(MMS)。MMS提供自由流气压(±0.3 hPa)、温度(±0.3℃)和风矢量(±1m~(-1))的现场测量结果。它包括一个专为科学应用设计的高分辨率惯性导航系统(INS)、一个用于测量气流角的整流罩压差系统和一个用于采样、处理和在磁带和磁盘上存储45种变量的计算机控制的小型数据获取系统。描述了MMS的硬件和软件,讨论了仪器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定制的软件方便了飞行前的系统检查、飞行中的数据获取和飞行后的快速数据卸载。它适应各种形式的MMS数据:模拟和数字数据、串行和并行数据,以及同步和非同步数据。  相似文献   
53.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灵敏的测量总紫外(UV)辐射的便携式系统。在慕尼黑附近进行的一些初步测量证实了这一技术在信号获取方面的精确性和适用性。把所得数据同Bener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后者是目前公布的最准确的数据。考虑到在臭氧层破坏方面紫外辐射对生物圈的实际重要性,可以得出结论:有必要加强对测量技术和辐射本身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今后三年内,一种新的卫星资料——近地球表面风矢量有可能逐步在气象业务中得到应用。ERS-1将载有能提供全天候全球海洋覆盖的微波仪器。英国气象局参与了试验的设计工作,目前正在协助欧洲空间局研制数据处理的算法。卫星发射后,经过几小时的观测,将得到可用的数据,并将其送入数值模式中去。  相似文献   
55.
1982年9月,在我国高空气球上放置了一个小型NaI-CsI复合晶体探测器系统,观测了北京地区上空直至33公里的几个不同高度上的γ射线背景强度,获得了γ射线背景的积分强度谱。  相似文献   
56.
利用近53a(1960—2012年)南海西沙群岛永兴岛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53a西沙夏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春、夏季南极海平面气压的可能联系,并初步分析了南极涛动(AAO)对西沙夏季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3a来西沙夏季平均降水持续减少、气温明显升高、风速显著减弱;降水、气温和风速还表现出准2a的年际变率及7~11a的年代际变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当春、夏季南极海平面气压偏强(弱)时,西沙夏季降水偏多(少)、气温偏低(高)、风速偏强(弱)、空间分布型类似于负(正)位相的南极涛动(AAO)。春、夏季AAO处于正位相,一方面在年代际尺度上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另一方面在年际尺度上导致印度季风减弱,从而使得西沙夏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风速偏弱。  相似文献   
57.
根据近57a (1961~2017年)西藏主要农区4个站(拉萨、日喀则、泽当和江孜)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通过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温变化与同期西藏高原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57a,西藏主要农区夏季气温存在显著的增暖趋势(增温率约为0.32℃/10a)。(2)该地区夏季气温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普遍具有准3a的周期振荡;夏季气温在2004年发生了显著的气候突变。(3)该地区夏季气温与同期西藏高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的年际变化特征和长期趋势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当高原及周围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偏低(高)时,西藏主要农区夏季气温异常偏低(高)。   相似文献   
58.
湿地是由陆地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湿地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为了将湿地恢复到较为健康的状态,需要根据湿地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时期的生态特征,制定湿地恢复目标,因此,首先要追溯历史时期湿地的环境变化。硅藻是一类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大洋和淡水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由于湿地特殊的积水环境,硅藻同样广泛地分布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硅藻生命周期较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容易鉴定和量化,适合作为其生境变化的指示生物。研究湿地中的硅藻,对探讨湿地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的变化和重建区域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硅藻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整理,参照其它生态系统中硅藻的研究工作,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硅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无人机、卫星等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云层遮挡问题,这对遥感影像生产和应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本文针对RGB彩色遥感影像中存在的云层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彩色遥感影像的快速云检测方法.首先根据RGB三通道的光谱信息生成粗云图,引入景观格局指数,然后排除地面非云层高亮图斑误差,利用原始影像作为引导,对初步云提取结果进行引导滤波,获得精细化云图,最后对结果进行矢量化处理,自动提取图斑的关键拐点,最大限度保留云的形状,获得真实、美观的矢量化成果.该方法对遥感影像的数据质量和波段数要求低,可以进行快速高精度的云检测.本文利用卫星影像和无人机影像进行快速云检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