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8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地震震前多参数异常及其时空关联性的回顾性分析是深入认识地震孕震过程,探究多参数异常变化可能物理机制的关键.因此,本文以空基数据包括地表温度、空气温度、潜热通量、晴空长波辐射和地基数据包括钻孔温度、水溶氡气、水溶氦气、钻孔形变作为研究参数,提取2017年新疆精河MW6.3地震震前各参数时空异常变化,分析多参数异常变化之间的时空关联并探究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精河地震前多个参数显示出异常变化.空基参数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西/西南部及北/东北部,最大异常分布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且对应的异常变化高值区位于震中附近.钻孔温度未出现异常变化,水溶氦气显著异常变化出现在地震前四个月,水溶氡气显著异常变化则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钻孔形变NE-SW分量压缩速率加快,NW-SE则由压缩状态转为拉张状态.空基和地基观测参数的异常变化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明显的链式过程,钻孔形变为第一个异常变化参数,水溶氡气为最后一个,异常集中变化时段在7月10日至7月15日.此外,钻孔形变NW-SE方向由压缩转为拉张的时段与空基参数异常变化时段相一致.在空间分布上,地表温度、空气温度和长波辐射异常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72.
对历元差分电离层模型(SEID)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在地面处建模与在所假定电离层薄层处建模差异量的精确计算公式,发现了可利用多个双频动态参考站(动态参考网)进行建模这一实用特性,并以此提出了一套基于动态参考网的单频接收机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对于电离层活跃性较强且范围为100km×100km的测区,利用3个以上双频动态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便能为测区内单频接收机用户提供平面方向精度优于5cm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73.
目前CGCS2000框架下区域CORS站联测数据处理中,由于已知点(GPS A、B级点)精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存在地壳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区域CORS联测网平差中先验信息存在的不确定性,影响了CGCS2000基准由A、B级点至CORS站的传递。研究了基于坐标模式的卡尔曼滤波模型中引入大地基准的约束方法,设计3种引入基准的策略,并利用我国某省级CORS联测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策略的优劣,提出了保证网形畸变最小且兼顾已知点坐标衔接的基准引入策略。  相似文献   
74.
环境负载对区域GPS基准站时间序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卫平  夏传义  李昭  郭启幼  张顺期 《测绘学报》2014,43(12):1217-1223
基于1999-2011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及2007-2012年武汉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WHCORS)的观测数据,联合中国及周边35个IGS基准站数据,采用GAMIT软件解算,获得了ITRF2008框架下的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然后采用QOCA计算了环境负载位移,并利用其对GPS时间序列进行改正.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负载造成的中国区域基准站位移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东北、华北、华中区域变化较为一致且较大,西南区域基准站(KUNM)垂直方向的负载位移均方根(RMS)最大值达6.09 mm.通过对改正前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认为环境负载改正能够削弱中国区域大多数GPS基准站(约70%)垂直及水平东方向位移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变化,其加权均方根(WRMS)减小量最大达1.5 mm,但是对于水平北方向坐标时间序列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5.
变形监测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具有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等优势,为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以卫星定位技术为代表的变形监测技术正在向着全过程、全方位、全自主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着眼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首先对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其次,介绍了卫星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展;然后,围绕当前GNSS变形监测应用的难点与局限进行讨论;最后,展望了未来GNSS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
对流层延迟是GNSS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针对已有对流层天顶湿延迟(ZWD)垂直剖面模型存在建模仅采用单一格网点数据以及使用月均剖面数据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ZWD垂直剖面格网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一种顾及精细季节变化的高精度全球ZWD垂直剖面模型(GZWD-H模型).同时,联合2017年全球321个探空站资料,对GZWD-H模型的垂直插值及其在全球大地观测系统(GGOS)大气格网ZWD空间插值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度检验,并与全球性能优异的GPT2w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 以全球探空站数据积分计算的ZWD分层剖面信息为参考值,GZWD-H模型在全球ZWD的垂直插值中均表现出了最优的精度和稳定性,相对于GPT2w-1和GPT2w-5模型分别提升了4% 和7%;②以全球探空站数据计算的地表ZWD信息为参考值,GZWD-H模型在GGOS大气格网ZWD产品空间插值中的精度相对于GPT2w-1和GPT2w-5模型分别提升了17% 和35%;③相对于GPT2w-1模型,GZWD-H模型进一步减少和优化了模型参数.因此,GZWD-H模型在全球GNSS大气探测和GNSS精密定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77.
The establishment of GPS network in Grove Mountains, East Antarctic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Introduction The Grove Mountains is located at Princess Elizabeth land in East Antarctica, about 400 km from Zhongshan station and 160 km east of the Mawson Escarpment, consists of a scattered group of mountains and nunataks. The range extends73°-76°E…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西龙池(位于山西省境内)上水库的GPS短基线连续观测数据,计算得到23个月的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并评估了多路径效应对序列中线性项以及周年信号的影响,进而确定了西龙池上水库长期变形趋势。结果表明:自初次蓄水完成后,西龙池上水库整体稳定,主、副坝平面方向上存在微弱的线性变形。其中位于主坝上的测点L022运动速度为北偏东80°,2.2mm/yr,S071为主坝体北向断面上测站,其速度为北偏东109°,2.5mm/yr,副坝上测点L132为北偏西87°,0.7mm/yr。其余断面上的监测点平面运动速率小于0.3mm/yr;同时,水库各测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其中L022、L132沉降速率分别为3.8mm/yr,1.4mm/yr,其余测站沉降速率小于1mm/yr。部分测站N、E分量出现了周年运动,振幅为0.5~1 mm。分析认为L022、TN01测站的周年运动可能是由于其所处基岩的热膨胀导致,其余测站的周年信号中包括有基岩以及地表热膨胀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9.
应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GPS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GAMIT/GLOBK 是高精度定位和定轨软件,在处理长基线和连续时段的静态定位 GPS 数据方面有很多优点。本文阐述了 GAMIT 软件的主要模块、数据处理基本步骤、数据处理流程以及 GAMIT 数据处理质量的评价体系。介绍了 GLOBK 的主要应用、数据处理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 SCAR(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联测数据,说明其数据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0.
卫星测高在大地测量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介绍了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背景、历史、现状和进展,描述了卫星测高在大地测量学领域诸多方面的应用,评述了地球重力场在地球科学中的作用,并阐述了利用卫星测高数据源在大地测量学领域取得的成果。介绍了最新测高卫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由新一代卫星测高资料确定地球形状的时间变化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向,将拓宽卫星测高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