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浆岩的主要特征是岩石类型复杂(从辉长质到二长花岗质),显示高钾钙碱性、高Sr-Ba、高Sr/Y和La/Yb比值和高度富集的Sr-Nd同位素成分。锆石SHRIMP定年表明,太行山地区岩浆作用发生在138-127Ma之间。该年代结果与东亚其它地区已经发表的锆石年代数据揭示了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发展具有从日本岛(和朝鲜半岛;210Ma),到胶辽半岛(180Ma),再到大别山-太行山(138Ma)的年轻化趋势。这暗示华北中生代岩浆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华北中生代岩浆岩似乎没有明显的向内陆方向的成分变化极性,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在地幔过渡带的水平俯冲有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华北中生代岩浆岩可能主要形成于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和随后的分离结晶过程,而不是形成于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82.
汪洋 《中国地质》2006,33(4):920-927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和中国大陆实测热流数据,给出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上限值为1.3μWm-3。根据热流值和地下流体氦同位素组成资料,估算出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为0.58~1.12μWm-3,中位数为0.85μWm-3,相应的铀、钍、钾丰度范围分别是0.83~1.76μg/g、3.16~6.69μg/g和1.0%~2.12%。中国陆壳铀、钍、钾元素整体丰度值明显高于太古宇地壳,反映中国陆壳成分演化程度较高。同时,中国大陆地壳成分具有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特征:东部地壳相对西北部富集铀、钍、钾等强不相容元素,褶皱带相对克拉通地区富集铀、钍、钾元素。基于大陆地壳SiO2含量与地壳生热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推断,中国东部地壳较西部富长英质组分,褶皱带地壳成分较克拉通富长英质组分。此区域性变化特征与基于地震波速资料推断的结果相符。基于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变化范围以及地震波速低于全球平均值的特征,推断Rudnick和Fountain(1995)、Rudnick和Gao(2003)、Weaver和Tarney(1984)、Shaw等(1986)以及Wedepohl(1995)的全球陆壳成分模型均高估了铀、钍、钾等强不相容元素丰度。  相似文献   
83.
结合多年气象资料系统研究东部农业区季节性干旱成因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季节性干旱严重,"土壤—作物"干旱年发生概率为55.4%,其中≥中等干旱年发生概率为25.9%,气候性干旱(Z值法)年发生概率为34.1%,其中≥中等干旱年发生概率为11.4%。3~8月份为年内高发期,以春季发生频率最高;"土壤—作物"干旱明显大于气候性干旱;气候性干旱(Z值法)统计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根据气候性干旱(Z值法)发生概率,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该县各发生干旱5a、3a、2a和3a,2000年以后5a中发生干旱2a,表明青海省东部浅山丘陵地区抵御季节性干旱的能力仍然没有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抗逆性能仍在不断退化。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夷平面灰岩裸露的山体岩溶作用发育情况及表现形式,文章以云南香格里拉石卡山为例,结合高海拔宇宙射线选址,对此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在海拔4 000 m以上面积约2.4 km 2 高原面场地范围内,石炭系灰岩中发育了118个以上落水洞、陡崖可见6个近水平溶洞。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显示,岩溶以低电阻率为特点:地表落水洞在50~60 m深度上连成一体,100~180 m深度低阻区范围更大。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处于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区,上游(西部)灰岩和下游(东部)泥岩阻隔影响到水的径流路径和排泄形式,地表明显积水洼地12处,泉水点10个。地下水埋藏较浅,排泄快。这些岩溶发育特征为该场地规划利用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5.
滇西南墨江金厂金镍矿床金、镍赋存状态及成矿过程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墨江金厂金镍矿床位于滇西南哀牢山造山带中段,是西南三江地区一个独特的金镍共生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矿物主要为针镍矿、辉砷镍矿、锑硫镍矿、黄铁矿等。依据矿(化)脉切割关系、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墨江金厂金镍矿床成岩-成矿期共发育4个世代黄铁矿。沉积变质期以草莓状黄铁矿和胶状黄铁矿为主,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早阶段石英-针镍矿-辉砷镍矿-锑硫镍矿-黄铁矿;主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硫锑铜银矿-自然金;晚阶段方解石-石英-黄铁矿。对矿区赋金镍贯通性矿物黄铁矿进行详细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4个世代黄铁矿微量元素有所差异。其中热液主阶段黄铁矿中含有Au、As、Sb、Pb、Zn、Cu、Co、Ni和Te,显示其流体成分复杂。不同阶段黄铁矿Ni含量不同,沉积变质期黄铁矿中Ni含量较低,为0.00%~0.82%,平均0.26%;热液早阶段黄铁矿中Ni含量最高,为0.43%~3.15%,平均1.38%;热液主阶段黄铁矿中Ni含量降低,为0.00%~0.99%,平均0.22%;热液晚阶段黄铁矿中Ni含量最低,为0.00%~0.09%,平均0.03%。研究结果表明墨江金厂金镍矿床中主要含金矿物和含镍矿物形成于热液期,含金矿物形成晚于含镍矿物。Ni在热液流体中的迁移能力与流体温度正相关,温度越高,Ni进入黄铁矿晶格的能力越强。基于上述金、镍成矿过程研究成果,并对比国内外热液镍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墨江金厂金镍矿床是一个受岩浆热液改造的中-低温热液金镍矿床。  相似文献   
86.
<正>2014年9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在华盛顿召开了题为《社区灾害恢复能力评估:从经验教训到经验应用》的灾害恢复圆桌研讨会。该研讨会的首要目标是开发一个测量和指标框架,以支持社区提升抗灾能力。该研讨会由一个主题演讲,2个小组会议组成。2015年1月,NAS发布题为《开发社区抗灾能力评估框架:研讨会总结》(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ommunity Resilience:Summary of a Workshop)的报告,该报告是此次研讨会的总结。  相似文献   
87.
南京地区土壤元素的人为活动环境富集系数研究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京周边地区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双层土壤”各元素的含量,表层土壤的元素含量与其深层土壤元素含量之比值即称之为土壤中该元素的人为话动环境富集系数(简称环境富集系数),笔者介绍了有关环境富集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区各元素环境富集系数分布特征,发现本区表层土壤中Si、Ti、La、Ce、Y、Sc、Zr、Th、U、W等元素与其自然土壤环境的含量相近,S、N、P、Hg、Pb、Cl、Br、Se等元素及有机碳呈现了显著的人为环境富集,I、Fe、Mg、Mn、Ca、Al、K等元素出现了地表贫化。最后探讨了深入开展土壤中元素环境富集系数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
BriefIntroductionofthe4thEditorialBoard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1994年1月22日通过第四届《海洋与湖沼》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由33人组成,其中主编一人,副主编2人,委员29人,另预留一名。编委简介如下。主编秦蕴珊男,60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第四纪委员会亚太地区副主席。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负责多项全国及国际合作海洋学综合调查研究。对中国陆架沉积作用,对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分布及物质组成进行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9.
湛江湾填海工程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建立了湛江湾二维全流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湛江湾宝满码头填海工程前、后的水动力场。通过工程前后的流场比较,预测了围填工程对水动力场的影响,并优选了围填方案。  相似文献   
90.
(1992年10月25日通过)名誉理事长Pre吐dsnt Emer而s 曾呈奎zeng ehengkui(e.K.Tseng) 刘瑞玉Liu Ruiyu(J.Y.Liu)Consultants钱志宏Qian Zhihong顾问桑毅修Sang Yixiu理事长Pre滋dent秦蕴珊Qin Yunshan 副理事长Viee Pre成dents 刘建康Liu Jiankang(C.K.Liu) 文圣常wen shengehang(S.C.Wen)陈吉余Chen Jiyu梁瑞驹Liang Ruiju陈炳鑫Chen Bingxin董金海Dong Jinhai 常务理事Members of Standing Committee万国铭wan Guoming尤芳湖You Fanghu文圣常wen Shengehang(S.C.Wen)方国洪Fang Guohong邓景耀Deng Jingyao甘子钧Ga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