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61.
为研究盐岩变形破坏过程中损伤变量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对取自某地的纯盐岩开展了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试验。在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的损伤模型和基于声发射定位点空间演化的分形维数计算的基础上,对盐岩变化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变量和分形维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盐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盐岩分形维数逐渐降低,损伤变量逐渐增加,且分形维数下降的各个阶段与损伤变量增加的各个阶段相对应;盐岩变形破坏前分形维数不再明显下降,且不同应力状态下,盐岩变形破坏前分形维数不同;随着围压增大,盐岩变形破坏前分形维数逐渐降低,其中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应力状态时,分形维数分别低于2.42和2.31、2.20时,预示着试件内部损伤开始汇集,逐渐形成宏观破裂面,导致试件变形破坏;围压对盐岩声发射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围压的增大,盐岩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活动逐渐减少,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应力加载初期,盐岩分形维数快速下降时所对应的应力百分比逐渐增大,在应力加载后期,当盐岩分形维数不再明显减小时对应的应力百分比逐渐增大;在盐岩变形破坏的加载初期,损伤变量较小,能量释放较少;盐岩变形破坏前损伤变量增加较快,能量快速释放。  相似文献   
62.
运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的方法测定了滇西三江造山带中段马登盆地内的2件富碱火山岩的年龄。结果表明马登盆地内粗安质火山岩形成年龄约在35Ma。富碱火山岩的形成时间与滇西三江造山带南段中东带内的新生代富碱斑岩岩浆作用高峰期一致,同样属于青藏高原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间范围内,这些富碱岩浆岩的岩浆活动是对印度-欧亚大陆巨大碰撞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63.
承压含水层的估算对于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而承压含水层参数识别对于含水层水量参数估算至关重要。结合改进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以喀什为研究实例,对该地区承压含水层参数进行动态识别,从置信区间分析结果可看出,喀什地区承压含水层参数的变幅为7.93 m^2/min,而承压含水层参数μ的变幅为0.048,从不同置信度下的变幅结果可看出,相比于传统模型,改进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提高了参数识别收敛效率和计算精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程度较高。研究成果对于喀什地区含水层水量估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作为支持年轻科学家任务的一部分 ,美国地质调查局 ( USGS)在 2 0 0 1财政年度开始了一项新的博士后研究计划 :门登霍尔博士后研究伙伴关系 ( Mendenhall PostdoctoralResearch Fellowship Program)。最近国内外有关 USGS计划的一些评论性文章 (如“变化中的世界之地质”)认为 ,极需雇用年轻的博士后学生。地质学副理事莱希( Pat L eahy)开始实施了门登霍尔计划 ,以解决这一最优先考虑的事情。该计划应归功于 USGS第 5任局长门登霍尔 ( Walter C.Mendhall) ,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历史上 ,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经济萧条和二次…  相似文献   
65.
新疆轮台两次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9月23日与2000年10月3日在新疆轮台东北相继发生了M5.1、4.7级地震,两次地震前,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都相断出现了不少前兆异常,但两次前兆异常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对异常形成的机制、异常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6.
“压实一排液”定量排油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7.
68.
乌鲁木齐9、10号泉F—映震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F^-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而地震常常发生在F^-含量恢复背景值后数天或数十天,仅有个别地震发生在F^-含量达最高值时,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震构造环境是造成该9,10号泉F^-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9.
利用1961—2018年新疆103站逐月气温及NECP/NCAR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基于汤懋苍等定义的青藏高原季风指数,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风异常强、弱年及其变化特征,揭示了高原冬季风异常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近57 a来,青藏高原冬季风略增强,高原冬季风指数与新疆冬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高原冬季风偏强有利于新疆冬季气温偏高,反之亦然。高原冬季风指数与新疆冬季气温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中南疆高于北疆,西部高于东部,平原高于山区。南疆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变化受高原冬季风影响最显著,而年际变化受高原冬季风异常的影响更强。青藏高原冬季风异常偏强年,850 hPa上中亚区域以及蒙古高原都有弱距平暖平流影响新疆;500 hPa上新疆位于位势高度正距平区,乌拉尔山北部为负距平区,欧亚50°N以北区域盛行西风气流,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塔里木盆地。高原冬季风异常偏弱年,850 h Pa上新疆受距平冷平流影响;500 hPa上乌拉尔山脊发展,引导冷空气南下入侵塔里木盆地。  相似文献   
70.
Typhoon Usagi (1319)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Advanced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numerical model (WRF) with different horizontal resolution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horizontal resolution on the inten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on’s microstructures (including dynamic and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horizontal resolution from 5 km to 1 km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track which is comparable to real results, bu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nsity and microstructures, and especially, the impact on wind speed at 10 m height, the vertical movement and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s the greatest. When the resolution is increased to 1 km, the inten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on’s microstructures can be simulated better. In lower resolution simulations, som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more asymmetrical and more outward tilted eyewall, and less water vapor flux on sea surface, work together to weaken typhoon inten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