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客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的数量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鼎湖山年游客数量从 1996~ 2 0 0 0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增幅增大 ;公众假期是影响鼎湖山月客流量的主要原因 ;周末客流量占总客流量的一半以上 ,加权平均日客流量为 2 5 90人次 ,工作日加权平均日客流量为 76 6人次 ;汽车尾气排放量与游客总量存在显著直线相关关系 ;自费的游客仍占大部分 ,学生游客是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2.
南岭山地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逸  张虹鸥  周平 《热带地理》2018,38(3):293-298
南岭有地球同纬度带上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带,也是湘江、赣江、北江等众多河流的源头区。20世纪20年代,南岭山地由于丹霞地层被发现首次走进国际视野,之后的90年来,在南岭山地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地质构造、花岗岩成矿、丹霞地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大型真菌、鸟类监测、兽类监测、蝴蝶监测、常绿阔叶林、南岭走廊、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生态旅游等方面。通过梳理南岭山地的研究发现,南岭不仅对于研究地球科学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命科学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区系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也极具研究前景,该区域可以作为具有高潜在价值综合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准确监测中国南亚热带常绿林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动态变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涡动协方差技术一直被认为是评估生态系统碳通量最直接的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但在空间上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近10年,光谱观测和卫星遥感技术在植被生产力监测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碳通量的时空评估能力。本研究基于长时间序列光谱观测数据,提取叶绿素荧光指数(FRI)和光化学植被指数(PRI),进而评价两个生理遥感指数跟踪亚热带常绿林光合作用季节动态变化的能力。结果表明,传统NDVI指数受光照条件影响较大(R~2=0.88,p0.001),并呈现出饱和现象,而FRI和PRI指数则能较好地跟踪植物光和功能季节性变化,且在季节尺度上两者受光照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弱(FRI指数R~2=0.13;PRI指数R~2=0.51);相比PRI指数与光能利用效率(LUE)在午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FRI指数与GPP的相关性则在早上优于午间时段;而这两种相关关系均在植被衰退季优于植被生长季。另外,通过考虑光合有效辐射因子,基于FRI指数监测GPP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R 2从0.22提高到0.69,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同时,在植被衰退季也呈现出更强的相关性(R~2=0.79,p0.001)。研究成果表明,FRI和PRI两个生理遥感指数能够准确地监测亚热带常绿林光合作用季节动态变化,建议把其引入碳循环模型中以改进区域碳收支估计。  相似文献   
14.
鼎湖山通量站是中国通量网络(ChinaFLUX)中4个森林站之一,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方法,对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的CO2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利用2003,2004年2整年观测资料,分析该生态系统CO2通量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制约关系.通过坐标转换、WPL订正和质量控制后,发现本通量站存在明显的夜间泄漏问题,因此采用Michaelis- Menten模型,利用白天(PAR>1.0μmol-1 Photons·m-2·s-1)湍流充分条件-F(u*>0.2 m·s-1)的通量资料,逐月拟合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利用拟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得到的生态系统呼吸Reco,建立Reco与5 cm土壤温度的指数关系,借此反演夜间呼吸.主要结论包括:(i)逐月拟合的光能利用效率a平均为0.0027(±0.0011)mgCO2·μmol-1 Photons,最大光合速率Amax平均为1.102(±0.288)mgCO2·m-2·s-1,a与Amax季节性变化规律均不明显,表明林内旱季没有明显的缺水和低温胁迫存在,这与南亚热带常绿混交林叶面积指数(LAI)季节性变化较小的特点是一致的.(ii)生态系统呼吸月总量平均为95.3(±21.1)gC·m-2month-1,约占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68%.NEE月总量平均为-43.2(±29.6)gC·m-2·month-1,大部分月份NEE为负号,表明该生态系统全年均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估算得到2003,2004年NEE总量分别为-563, -441.2 gC·m-2·a-1,占GPP的32%.  相似文献   
15.
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系列地下部分碳平衡及累积速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亚热带顶极森林生态系统-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自然恢复演替系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质、凋落物与粗死木输入量和现存量以及水文学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长期定位监测的基础上, 结合5年一次的根系生物量动态观测资料和1年的土壤呼吸与凋落物+粗死木呼吸测定, 得到了该恢复系列地下部分碳平衡和累积速率及其时间动态变化. 结果如下: 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2002年地下部分碳库分别为23191 ± 2538, 16889 ± 1936 和12680 ± 1854 g·m-2. 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 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83 ± 97, 193 ± 85和213 ± 86 g·m-2·a-1. 3个森林类型全年都表现出碳的净增长态势, 即相对于大气来说, 3个森林类型的地下部分总体上是碳汇, 但季节上有差异, 表现在每年的4~6月份是较强的碳源, 7~9月份是较弱的碳源; 10~11月份是较强的碳汇, 12~3月份是较弱的碳汇.  相似文献   
16.
热带北缘裸地与桉树林地降水-地表侵蚀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水滴动能与地表侵蚀的相互关系问题,通过对相邻的两个地类:没有任何植被的光裸地和地表同样光裸但有人工桉树林的2个试验小集水区的对比研究,说明了单位雨量下的侵蚀强度与水滴动能存在最为紧密的关系。裸地地表的侵蚀强度决定于大气降水动能,而桉树林地的侵蚀强度却主要与林冠的穿透水水滴动能成正相关。总的说来,桉树林林冠的存在加大了林地所接受的降水动能,特别是在中小降雨强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说明了营造人工林时,必须考虑到林冠结构与林地地表冲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鼎湖山森林地表CO_2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鼎湖山3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表CO2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林型间地表CO2通量的季节变化,凋落物对地表CO2通量的贡献以及地表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3种林型地表CO2通量都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即雨季较高而旱季较低,年均CO2通量按从大到小排序为:季风林>混交林>松林;3种林型由凋落物分解释放的CO2对地表CO2通量的贡献均相当显著,就全年平均而言来源于凋落物分解的CO2通量占总的地表CO2通量的比例按季风林、混交林和松林的顺序分别为:24.43%,41.75%和29.23%;3种林型不同处理地表CO2通量均与地下5cm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Q10值变化范围在1.86~3.24之间;当土壤含水量全年变异系数较大时,地表CO2通量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广州近35年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周国逸  黄忠良 《热带地理》1999,19(3):198-203
在经过双累积曲线的严格验证后, 对1961 ~1995 年广州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近35年来广州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2 ℃, 最为明显的时期是1985 ~1995 年。1985 年以前, 年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 周期长大约为7 ~8 年。引起年平均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湿季气温的明显上升, 这与湿季多云、空气湿度大和空气中烟尘含量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积加作用有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有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 1995 年比1961 年下降了279 % 。干湿季分别为229 % 和321 % , 干季日照百分率的降低主要发生在1 ~3 月份。大气相对湿度也有下降的趋势, 但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呈现二次曲线型的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球2 894个流域的河川径流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以及气温和降水量长期数据,发现年内月均径流量(MQ)呈上升、下降以及不显著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9.1%、12.4%和78.5%,年内最小月径流量(LQ)呈3种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24.1%、11.7%和64.2%,年内最大月径流量(HQ)呈3种变化趋势的流域比例分别为6.4%、13.6%和79.9%。在区域(大陆和纬度带)和全球尺度上,没有出现LQ下降和HQ上升变化趋势的现象,MQ下降与HQ下降联系在一起,MQ上升与LQ上升联系在一起,表明区域和全球尺度上水资源量及年内分配在过去60多年里是改善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气候变化是导致水资源量和年内分配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与年内月极端径流量(LQ或HQ)变化不同的是,发生年内月极端径流量的月份大多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个改变可能对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依靠自然节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2020年9月中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生态系统固碳被寄予厚望;然而,生态学理论认为,成熟生态系统的碳输入输出趋于平衡,没有碳的净积累,也就没有碳汇功能,而未成熟的生态系统虽有碳的净积累并具有碳汇功能,但自然界任何未成熟生态系统从它建立的时候开始都在不断地向成熟生态系统演替,即任一生态系统演替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碳输入输出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所以人们对其在碳中和上的贡献充满期待。本文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别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生物量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并基于全球最新研究成果,论证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积累过程具有长久的固碳功能,且不违背成熟生态系统碳输入输出趋于平衡的生态学理论,它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