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沔阳地区一万多年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依据M1孔孢粉组合特征及^14C年龄数据,结合孢粉数理统计分析,重建了江汉平原沔阳地区一万多年来的古季风气候变迁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气候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变化。6.7-4.4kaBP间。为水热配置最佳时期。夏季降水显著增多;3.9-12.7kaBP,气温有所下降,但有效湿度很高,为古云楚泽扩张时期,其湿度的增加既受锋面降水带的影响,同时恙长江南移,河床迅速抬高有关。约6kaBP后,人类活动在本区  相似文献   
62.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龙感湖沉积物中的色素、孢粉、硅藻研究结果,探讨该区近3000年来环境气候波动特点,结果表明:3200-2400aBP,色素含量较高,与温度条件较好有关。该带孢粉浓度也最高,阔叶乔木绎种花粉丰富,湿生及水生植物经常出现。总体上为相对暖湿阶段,其中仍有凉湿波动。2400-1600aBP,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约2400-2000aBP,CD、TD、Myx含量明显较低,水生、湿生草本减少,气  相似文献   
63.
龙感湖钻孔揭示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环境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龙感湖滩地钻孔24.4m深度以内的沉积物岩性、生物和物理指标分析,在^14C年代测定的基础上,对龙感湖末次盛冰期以来的环境演化进行了恢复,15.0kaBP前和10.0-6.3kaBP,龙感湖区发育河流沉积,以低生物量和高磁化率为特征;约15.0-10.0kaBP期间的晚冰期,龙感湖首次成湖,湖泊中生物量明显提高;现代龙感湖雏形始于约6.3kaBP后,至3.7kaBP后发展为稳定的湖泊环境,此外,花粉结果显示,龙感湖湿地相干被大致形成于3.3kaBP后,然后,龙感湖的成因和演化,及其与长江关系的研究,还必须重视对沉各物物源的追踪。  相似文献   
64.
西藏错鄂湖沉积旋回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湖泊作为陆地上相对独立的自然综合体,是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和陆地水体相互作用的联接点,是区域环境的镜子。青藏高原中部从班长错至怒江分布密集的构造湖群,其东部位于印度季风区边缘的西藏那曲错鄂湖,发育有巨厚的湖泊沉积物,是研究高原环境演化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采自西藏那曲地区错鄂湖盆中心钻孔近200m、形成于2.8Ma以来的湖泊沉积物中的沉积旋回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沉积岩性、粒度和孢粉组合等,分析了该地区2.8Ma来的古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2.8Ma来错鄂沉积物揭示了10个沉积旋回的变化和3大古环境演化阶段(2.8~2.5Ma,2.5~0.78Ma,0.78~0Ma)与8个次级环境波动过程。初步研究认为,错鄂地区的环境演化主要是由高原构造活动和气候波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总体上,大的环境演替与构造运动有关,各旋回中的次级波动则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