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513苏迪罗和1307苏力是两个路径和强度均相似的台风。相比而言,苏力登陆点更靠近温州,但在温州的降水反而小一些,苏力是暴雨量级,而苏迪罗却出现特大暴雨。利用Ncep2. 5°×2. 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两个台风影响温州期间的形势场、温度场、水汽通量、高低空散度场的配置等,得出降水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低空冷空气侵入、台风进入"冷或暖场"不同温度环境、东风急流和水汽通量输送强弱及厚度、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等的差异,是决定着台风降水强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以安徽旌德-宁国地区大气干湿沉降物为研究对象,共采集6处干湿沉降物样品24件,对大气干湿沉降元素含量特征、通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干湿沉降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加以统计研究,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环境地球化学评价.结果显示:1)大气干湿沉降元素主要以矿物相形式存在或吸附在固体颗粒上,且受周边环境影响;2)干沉降中Cd、Se的高含量会对研究区土壤污染造成较大影响,湿沉降中部分样点pH超灌溉水水质标准,所有点均达到地表水Ⅱ类环境质量标准;3)区内重金属元素年沉降通量密度为,As年沉降通量低,Hg、Ni、Pb、Cr、Cu、Cd偏低,Zn偏高;4)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通量一般表现为丘陵山区小于城镇及工矿区,主要受燃煤燃烧、尾气排放及人为活动等影响;5)大气干湿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均为一等.  相似文献   
53.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温州地区2007年梅汛期雨量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低涡东移是造成这次局地大暴雨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往往发生在低涡移动的前部和右侧.大暴雨落区与水汽通量散度负中心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并指出华南低涡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产生强降水的水汽源地有所不同;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源地有两个,分别是南海和西太平洋;在沿海地区来自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对华南低涡暴雨有增幅作用;低涡前部中、低层强烈的上升气流为浙南沿海持续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54.
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央,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沙漠之一。该沙漠早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先后有不少探险家,地理、地质学家到过这里进行考察;但是,关于沙漠和各种沙丘形态的成因,迄今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搞清楚。  相似文献   
55.
风沙运动的动态摄影实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风力作用下,地表沙粒运动,特别是沙粒的跃移运动是造成各种风沙危害的重要原因,而风沙运动又是从固体颗粒—气体,这种二相流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因此,在国内外曾引起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的极大关注,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实验研究和理论上的探讨。尽管如此,风沙运动过程在许多方面至今还没有搞清楚。然而,要想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56.
吴正将 《贵州地质》2002,19(4):264-270
计算机制图已成为一种基本技能和普遍要求,成图质量、成图效率直接关系有着工作质量、效率。本文从地质勘察图的特点,介绍了索伏图形编辑系统在地质工程勘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其简便、智能化的操作功能,开放的成图系统,十分方便的解决了地质制图过程中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57.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现状与趋势之窥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正  钟德才 《中国沙漠》1993,13(1):21-27
近30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漠的面积有所扩大,但扩大不多;而主要表现为固定沙丘植被遭受破坏,面积减少,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面积相应大大增加,沙漠化程度明显加剧。沙漠的演变趋势主要受控于未来气候的变化,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浓度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地区的东部大部分(除华北地区外)沙区降水可能增多,有利于沙漠化过程减缓甚至逆转;西部沙区干旱加强,将促使沙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8.
华南海岸沙丘岩的特征及其形成发育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正  王为 《第四纪研究》1990,10(4):334-343,T002
海岸沙丘岩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干旱及季节性湿润地区特有的碳酸盐胶结的风成碎屑岩。本文对华南沿海沙丘岩的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特征,地球化学与古生物特征,及其胶结类型、成岩机制和发育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讨论了与海滩岩的区别。  相似文献   
59.
60.
吴正  王为 《地理研究》2007,26(6):1069-1076
本文为缅怀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和教育家曾昭璇先生的纪念论文,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曾昭璇教授学识渊博,在自然地理、地貌、历史地理、人类地理、方志学以及民族学和民俗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卓有建树。他先后开创"岩石地貌学"、"历史地貌学","人类地理学"三个新领域,填补了学科的空白。曾昭璇先生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提倡"地理科学乃经世致用之学",主张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曾昭璇先生除科研外,一生以教书为业,致力于地理人材的培养。他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认为教材决定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提出高等师范的地貌学教材要在"浅、广、新"三方面下功夫。这不仅是编写地貌学教材的要求,更是一种独特的高校地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