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的邀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震研究所专家潘林、别洛斯留得采夫、库尔什格娃于2001年3月12日至3月17日来我局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双方专家就综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员朱令人、研究员王海涛、高级研究员别洛斯留得采夫还分别做了《地震复杂性前兆及高维统计预测》、《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地震短期预报》的学术报告。哈方专家还考察了乌鲁木齐基准台、红山地震台和乌什城遥测台。  相似文献   
32.
33.
<华南地震>从1981年创刊以来,已经历了20年风雨历程.20岁,对一个人来说,正是青春年华,大有作为的开始;20岁,对一个刊物来说,也正是处于成熟期,它的办刊方针更明确,刊登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作者群体的面更广,编委会的组成更具代表性(编委会成员中有港、澳及日本学者),读者群体除了一批固定的老订户外又增加了众多的新朋友.2001年也是<华南地震>编委会的换届之年,第六届编委会在第五届编委会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调整,有三分之一的编委继续留任.第六届编委会在编委组成中将专业的广泛性,地域的分布面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作为调整的重点,使编委会更具广泛性、权威性和对新思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4.
陈上及 《海洋学报》1987,9(4):456-463
本文用聚类、判别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对渤海湾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表层重矿物组合可分为两大类,以磁铁矿-钛铁矿为主体的多矿种组合和角闪石-绿泥石组合,分别在东部深水区和近岸带出现两个端元点(带),形成了滦河矿物区、海河矿物区和过渡性矿物区.经过逐步判别,建立了这3个矿物区的判别函数,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不仅为渤海湾重矿物区划分类提供了定量指标,亦为该海域物质来源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日本东海大学在我国台湾—日本西表岛间的锚系测流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出了各层潮流的调和常数、椭圆要素,分析了黑潮潮流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流速、温度、盐度的谱分析。结果表明,黑潮除有明显的中频潮振动外,还显著地存在着以数天乃至数十天为周期的各种低频振动。在最大熵谱分析中,经显著性周期检验,有不少谱峰已超过显著性水平,其中有的谱峰值为日潮振动的3—5倍,仅次于半日潮振动。此外,各层之间频域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半日潮为最大外,低频段上有的凝聚函数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36.
This paper,with a finite element method,studies the interaction of a coupled incompressible fluid-rigid structure system with a free surface subjected to external wave excitations.With this fully coupled model,the rigid structure is taken as "fictitious" fluid with zero strain rate.Both fluid and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by velocity and pressure.The whole domain,including fluid region and structure region,is modeled by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hich are discretized with fixed Eulerian mesh.However,to keep the structure's rigid body shape and behavior,a rigid body constraint is enforced on the "fictitious" fluid domain by use of the Distributed Lagrange Multiplier/Fictitious Domain(DLM/FD) method which is originally introduced to solve particulate flow problems by Glowinski et al.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model presented herein,a 2D numerical wave tank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small amplitude wave propagations,and then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Finally,a 2D example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under wave dynamic forces provides convincing evidences for the method excellent solution quality and fidelity.  相似文献   
37.
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南海全年皆夏的海区是否终年如一,有无季节性差别,根据南海季风显著、台风频繁的特点,在分析中国近海季风和热带气旋活动的统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季风和热带气旋对南海水文特征和季节结构的显著影响,认为南海的全夏海区,虽全年皆夏,但并非终年如一.根据冬、夏季风各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日期和台风频率的季节性特征,南海全夏海区的水文季节结构可分为孟夏、仲夏、盛夏和晚夏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具体划分和水文的季节性特征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8.
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共同发起的“东中国海及其它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定于1983年4月12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会议将涉及陆架沉积作用的地质、物理、生物及化学诸方面。主要内容有:河口环流和沉积作用;陆架水系环流及其沉积作用过程;陆架沉积中的生物改造作用;水体和底质中化学组分的迁移和再循  相似文献   
39.
陈上及 《海洋学报》1994,16(1):1-11
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南海全年皆夏的海区是否终年如一,有无季节性差别,根据南海季风显着、台风频繁的特点,在分析中国近海季风和热带气旋活动的统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季风和热带气旋对南海水文特征和季节结构的显着影响,认为南海的全夏海区,虽全年皆夏,但并非终年如一。根据冬、夏季风各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日期和台风频率的季节性特征,南海全夏海区的水文季节结构可分为孟夏、仲夏、盛夏和晚夏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具体划分和水文的季节性特征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0.
A novel VOF-type volume-tracking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free-surface flows based on the unstructured triangular mesh is presented. Owing to the inherent merit of the unstructured triangular mesh in fitting curved boundaries, this method can handle the free-surface problems with complex geometries accurately and directly, without introducing any complicated boundary treatment or artificial diffusion. The method solves the volume transport equation geometrically through the Modified Lagrangian-Eulerian Re-map (MLER) method, which is applied to advective fluid volumes. Moreover, the PLIC method is adopted to give a second-order reconstructed interface approximation. To validate this method, two advec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solutions.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se complex tests provide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the excellent solution quality and fidelity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