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四川川西甲基卡地区伟晶岩脉在地表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征。通过对498条伟晶岩脉的统计表明,含锂辉石矿化伟晶岩脉体数量超过1/5,但达到大型矿床规模以上的概率仅为0.42%左右。因此,按照传统的地表填图,发现矿化露头—探槽揭露—深部钻探验证规模的勘查流程往往易陷入周期长、勘查成本高、找矿成功率低局面。该文以甲基卡新三号超大型锂辉石伟晶岩的发现过程为实例,探讨找矿方法巧妙组合,在找矿过程中的重要性。新三号脉综合了中大比例尺的地质、物、化探等手段,并不断对新方法、新手段进行工作方法试验,建立了物探定体化探定性对勘查对象作出远景评价,再结合地表掩盖区第四系寻根溯源转石法充分确定钻探验证位置,以达到经济-有效-找矿效果好的目的,对区域上开展同类型稀有矿床找矿工作勘查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2.
内蒙古突泉盆地南部突D2井钻遇厚层的暗色泥岩,发现具有晚二叠世特征的孢粉化石。为获取精确的地层同位素年龄,对500.0m井段发育的粉砂岩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到100颗锆石的谐和—近谐和年龄。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按年龄和频率分布特征可以分为5组:245.0~279.0 Ma(12颗,占12%),峰值年龄为263.0 Ma;282.0~346.0Ma(48颗,占48%);355.0~531.0Ma(21颗,占21%);615.0~993.0Ma(6颗,占6%);1.022~2.163Ga(13颗,占13%,207Pb/206Pb年龄)。最小年龄段年龄的加权平均为(261.7±6.2)Ma(MSWD=0.93,12颗),与最小峰值263.0 Ma的年龄吻合,测年样品沉积时间下限为263.0 Ma,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证实突泉盆地存在林西组暗色泥岩,以及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上存在的第二套广泛连续发育的低阻层为林西组。沉积物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来自东北各地块,同时存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物源信息((1.658±0.023)、(1.877±0.016)、(1.891±0.041)、(2.163±0.011)Ga)。林西组沉积时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开始俯冲碰撞过程,最终闭合时间在晚二叠世之后。  相似文献   
483.
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是导致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的诱因和动因,通过分析岩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临沂市城区岩溶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预测了2007年6月至2019年6月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过程。从流场拟合情况看,所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客观反映了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预警预报,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84.
深海遥控潜水器多体系统非线性耦合动力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带缆遥控潜水器(TROV)系统空间运动模型,探讨支持船-吊缆-中际站-脐带缆-潜水器多体之间的强非线性耦合运动机理。潜器的运动考虑为六自由度,缆索分段的三维动态方程中采用了"凝集参数"模型与平均切向量非线性流体动力载荷处理技术,通过计算非均匀缆索的动张力和瞬态构型,预报导致脐带缆保护层及其内部光电传输芯线结构破坏的巨大瞬间突变载荷,对避免谐振,延长缆索寿命和最大限度地扩大ROV系统安全操作的范围,确保潜水器安全入坞和回收,节约试验费,避免作业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5.
对松辽盆地北部地区黑富地l井钻遇的上二叠统林西组碎屑岩样品进行微体化石以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进而探讨该区林西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获得的Protohaploxypinus fertilis-Piceaepollenites opimus-Alisporites communis孢...  相似文献   
486.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灾害严重,科学预估未来全球升温1.5℃和2.0℃下淮河流域极端降雨的变化特征对流域防洪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新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22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利用改进的可靠性集合方案与概率比法,采用6个极端降雨指标预估了全球升温1.5℃和2.0℃下淮河流域未来极端降雨的时空变化与风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改进可靠性集合方案对淮河流域极端降雨的模拟性能要优于单一气候模式与算术平均集合方案;全球升温达到1.5℃与2.0℃阈值的平均时间段分别约为2017—2046年和2026—2055年;全球升温2.0℃下极端降雨指标增幅约为升温1.5℃下的1.4~2.6倍,其中流域北部地区为极端降雨增幅大值区;2种升温条件下极端降雨发生风险呈增加趋势,且额外增暖0.5℃将导致淮河流域极端降雨风险更高,如100 a重现期的极端降雨在升温1.5℃和2.0℃下将分别变为32年一遇和22年一遇,未来淮河流域极端降雨将会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