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949-2015年中国典型自然灾害及粮食灾损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研究其自然灾害演变特征及粮食灾损规律,对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基于Python语言编程获取1949-2015年中国31省市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构建灾害强度指数分析不同灾种的时序特征分异,利用趋势分析、ESDA方法分析不同灾种在省域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冷热区;再获取1949-2015年粮食种植数据,通过粮食灾损估算模型、定义粮食灾损率、地理空间探测器,计算并检验中国粮食损失时空特征及分异性。结果表明:① 相比受灾面积曲线,本文构建的灾害程度指数能够更好揭示自然灾害时序演变特征;② 1949-2015年期间中国两大主力灾害(洪灾、旱灾)交替出现,未来5~10年以洪灾为主;③ 灾种排序旱灾>洪灾>风雹>低温>台风,其中旱灾、洪灾受灾占比过半;④ 省域不同灾种间空间趋势变化特征明显,区域受灾面积东部>西部,北部>南部,且北部灾种单一、南部多灾并发;⑤ 自然灾害受灾总和、旱灾、雹灾、低温空间上全局自相关性不显著,呈随机模式分布,洪涝、台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全局自相关性,呈集聚模式;⑥ 1949-2015年灾害、灾损量、灾损率整体时序趋势呈现先升后降,2000年为临界点,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单因子解释力度差异显著,多因子交互均呈非线性增强关系,胡焕庸线两侧冷热点分布呈两极化且其重心向北迁移。建议政府加强除旱减雹(西北)、除旱排内涝(东北)、排涝防冻(中部)、排涝预台(东南沿海)等工程技术措施;同时西北(环境恶劣)、东北(中国粮仓)应作为防灾减灾重点保护区,制定专项保护方案,以保证中国粮食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72.
乌鲁木齐旅游业与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发展乌鲁木齐的旅游业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重点开发博格达峰冰川公园景区、南山西景区、南山东景区、亚洲大陆中心景区、水磨沟景区、天山一号冰川景区、达坂城景区、月亮台子景区。以博格达峰冰川公园、亚洲大陆中心、南山二个滑雪场开发为先导,重点规划设计,重点投资建设。完善已有的南山东、西两个景区建设,使旅游业产生新的经济动力。同时,发挥乌鲁木齐市的枢纽和纽带作用,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3.
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分类及系统设计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的基本特征,从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对流域信息进行分类,提出以计算机管理流域信息的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流域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完成过程。  相似文献   
74.
本文根据天山雪崩普查资料写成。研究结果表明,天山雪崩遍及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和东天山广大山区及其各个自然垂直带。其中中天山伊犁河流域、南天山阿克苏河西支托什干河流域、北天山博尔塔拉河流域,雪崩普遍、频繁。其它地区都有零星分布,但其频数不高。高山地区雪崩通常发生在暖季,而中、低山区则在初冬、隆冬和冬末。雪崩的成因分别或同时和降雪直接效应与降雪间接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5.
An 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 was employed to screen for dominant fish in the waters surrounding the Taishan Islands, China, using data from four seasonal trawl surveys undertaken between 2012 and 2013. Niche breadth and niche overlap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Feinsinger and Morisita-Horn indices, respectivel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niches of dominant fish were assessed via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 and cluster analysis. A total of 80 fish species, including 16 dominant species, were recorded. Only 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 was dominant in all seasons. According to niche breadth values and NMDS, the 16 dominant species were group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 (1) wide niche breadth species, including Cynoglossus macrolepidotus, A. hexanema, and Trypauchen vagina, among others; (2) medium niche breadth species, including Setipinna taty and Johnius belangerii; and (3) narrow niche breadth species, including Atrobucca nibe and Coilia mystus. Most species with a wider niche breadth were demersal fish with a lower swimming capability and even distribution. The niche breadth of migrating fish was narrower than that of settled fish. At a given spatial scale, fish with stronger swimming capabilities had a narrower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niche specialization, ranged from 0.000 to 0.886 and had an annual mean value of 0.314. In summer and autumn, niche overlap was relatively high within species of the Sciaenidae family and within species of the Gobiidae in autumn. Differences in thermophily, feeding habits, food organism abundance/distribution and predator-prey relationships affected the niche overlap of fish in this area. Clust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pecies with the narrowest niche breadth and lowest niche overlap values usually displayed lower aggregation and greater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other species.  相似文献   
76.
苏慈  陈宇琪  王晓佳  朱书敏 《测绘》2016,(4):155-158
针对跨河高程测量中测区天气条件恶劣、测量效率低等特点,本文利用高精度智能全站仪设计了一种施测方法。该方法无需量测仪器高,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折光、地球曲率等影响并且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应用于虎门二桥二等跨河高程测量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可为今后同等条件下高精度跨河高程测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从患"摇头病"清溪乌鳖(Pelodiscus sinensis nigrum)的肝脏、脾脏、肾脏、肺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菌落为圆形乳白色凸起,融蜡状,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整齐;对该菌进行染色镜检可见其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呈单个或链状排列。结合生理生化检测结果、16S rDNA基因和gyrB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系统进化树结果,该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群(Bacillus cereus group)内新种。用不同浓度的分离菌腹腔注射感染健康的清溪乌鳖,观察发现死亡的清溪乌鳖出现与自然发病鳖相似的症状且从病鳖内脏中可分离得到同样的菌;经统计和计算,其LD_(50)为2.42×10~5 CFU/kg体重。应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氨苄、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五种药物敏感;对利福平、头孢他啶则耐药。本研究为清溪乌鳖细菌性病原的报道,旨在为该病的确诊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8.
氮、磷对金藻的增殖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水体中氮、磷含量变化及氮、磷交互作用对金藻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形态的氮盐对该藻增殖的反应。试验得出该藻生长的氮氨(氯化铵)最适浓度水平为150μmol-N/L,相应的无机磷的最适浓度水平为10μmol-P/L;有机氮(尿素)的最适浓度水平为250μmol-N/L,相应的无机磷最适度水平为5μmol-P/L。氨氮和尿素的试验中,金藻的生长趋势相似,但是相对应浓度下,氨氮的增殖效应大于尿素。氮的形态不同时,藻类对同一种磷的利用也可能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79.
利用GC-FID对厦门西港1998年7月采得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种多环芳烃总量分布范围为247-480ng/g,平均为367ng/g。与1993年的厦门港的分析结果相比较,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降低;同世界其他港口相比较,其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分析了厦门港PAHs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污染来源,表明其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油污染及燃料燃烧引起的。  相似文献   
80.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和PCBs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含量范围:HCHs为0.14-1.12ng·g(-1),DDTs4.45311ng·g(-1),PCBs0.05—7.24ng·g(-1)。与香港维多利亚港表层沉积物含量进行比较,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的PCBS含量低于维多利亚港,DDTs含量则高于维多利亚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