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冬季黄渤海大风天气与渔船风损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尹尽勇  刘涛  张增海  赵伟 《气象》2009,35(6):90-95
选用1987-2006年NECP 500hPa高度场及海平面气压场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及沿海岸基、石油平台、海岛及船舶实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冬季造成黄渤海海域8级和10级以上大风天气过程;选用中国渔船安全分析报告1999-2005年风灾船损事故资料,分析了大风和船损灾害的关系.结果显示:(1)冬季影响黄渤海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是来自西北路径,占全部冷空气过程的50.4%.(2)造成海上8级以上大风的冷空气过程的天气类型主要是小槽发展型112次,占全部冷空气过程的50.0%;其次是横槽转竖型61次,占全部冷空气过程的27.2%.(3)近20年冬季冷空气大风过程次数呈下降趋势;(4)风灾事故占渔船全损事故的51.85%,冬半年突发性的冷空气大风是导致木质渔船出现风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2.
阿克达拉可吸入颗粒物本底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2007年全年监测发现,以北疆经济区为背景区域的大气中PMIO的年平均本底浓度为10.08Ug/m3.可吸入颗粒物的本底浓度采暖期是非采暖期的两倍左右.可吸入颗粒物本底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月平均本底浓度最高为12月,次高为3月.PMIO本底浓度的日变化不规则但基本呈上升趋势,PM1.0和PM2.5的本底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特征,本底浓度1d内的最高值和次高值出现的时间段与城市相关研究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33.
从对全疆的L波段雷达基本工作状态进行全网监控入手,建立为技术装备应急保障的体系平台,系统基于支持服务器/浏览器(B/S)模式运行,采用J2EE架构技术来组建整个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34.
雷达天线的水平是对于雷达能否正常工作,能否正确反映雷达回波强度的大小、面积的大小,雷达机械部分工作的准确工作值的显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新一代雷达天线的水平测试和调整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5.
通过该矿12煤老空积水的疏放试验,选取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太原组12煤老空积水区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充水系数;为滕北矿区类似条件下的老空积水疏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试验提出了利用集水廊道原理,扩大钻孔涌水量,节约工程费用,提高疏放效率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6.
乌鲁木齐市冬季混合层厚度及对大气污染影响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国标法、罗氏法对乌鲁木齐市2008年1月11—13日的混合层厚度进行了计算,并用实测的混合层厚度验证了两种方法在乌鲁木齐的应用效果,最后分析了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标法、罗氏法计算的混合层厚度比实测的偏大,在用国标法与罗氏法求一个地区的混合层厚度时,进行大气稳定度分级及选用地面风速时要适当进行调整;观测期间乌鲁木齐市的平均混合层厚度在154 m左右,最大值在350 m左右;相对于地面风速,地面气温对混合层厚度的影响较为明显;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刘涛 《地下水》2001,23(2):98-99
天生桥水库枢纽山体防渗 ,上层帷幕 (L M)段工程 ,地质条件复杂特殊 ,灌浆技术性强 ,施工难度大。会同设计、监理、地质研究探讨 ,解决施工难题 ,选择最佳方案 ,采用先进技术 ,对“46”缝、(L M)段坍塌区特殊处理 ,效果明显 ,被评为优良分部工程。  相似文献   
138.
论文讨论了水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平面型滑动及其边坡后缘出现拉张裂缝等两种计算模式,着重分析了水下岩质边坡的受力机理,推导了考虑动水的水流速度及不同的滑动面倾角等水下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公式,得到了岩质边坡稳定系数与水流速度的关系曲线和岩质边坡稳定系数与滑动面夹角的关系曲线。通过实例计算,讨论了水下岩质边坡后缘出现拉张裂缝后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当考虑水流速度对边坡的作用时,边坡的稳定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9.
时间域瞬变电磁法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卫  杨生  王有霖  刘涛 《矿产与地质》2006,20(4):538-542
在介绍对瞬变电磁法原理、方法技术以及资料解释等的基础上,论述了该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深埋矿体的探测、划分构造格局以及利用井中TEM确定井旁盲矿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在固体矿产找矿中,具有工作效率高、分辨率高且勘探深度较大和空间定位效果好等优点,它是固体矿产勘查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0.
中国五大城市群人口流入的空间模式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广忠  陈思创  刘涛 《地理学报》2021,76(6):1334-1349
城市群在中国城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主要人口流入地。本文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利用人口普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入人口分布格局、流动范围和来源地等多维度剖析城市群人口流入的空间模式,并从居留和落户意愿空间差异的视角探讨空间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城市群流入人口向中心城市持续集中,等级和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稳定;流动范围有所扩大,省内流动增速普遍高于省际;沿海城市群人口吸引范围大但仍服从距离衰减律,不同来源地流入人口的城市群偏好存在差异。在流入地,沿海城市群中心城市面临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持续挑战,内陆城市群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吸引力并存;在流出地,平等开放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是吸引人口回流的重要途径,少数地区的人口流失可能成为较长期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