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长江上游重点产沙区地表侵蚀及河流泥沙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毅  张平 《水文》1991,(3):6-12
  相似文献   
192.
193.
80年代,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促使日本经济迅速重新构造。出口产品的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日益扩大已引起日本与美国和西欧等国家严重的经济摩擦,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引起了与日本工厂更强烈的竞争。1984年日本的贸易顺差为450亿美元。其后到1989年,日元较其它货币已升值50—100%。因而现日本贸易顺差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上述变化使部分日本公司由于原材料进口费用降低而受益,同时也使另一些公司将生产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并实施包括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提高质量水平,增加花色品种和应用新技术工艺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益并降低成本的计划。然而,这些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使日本工业的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常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区域发展目标相低触。本文论述了由日本经济迅速重新构造引起的国家政府、地方当局与企业间的冲突,并以机械工业的发展过程来说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4.
195.
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关于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研究非常多,其中关注的主要热点除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和基于以上因子的征兆环流模型外,还包括高低空急流、季风环流、低频振荡、与加热场异常的相关研究等方面,根据研究进展,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阻塞高压形势维持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或减弱、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弱、邻近海域海温异常、高、低空急流、征兆环流模型等均可作为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预报因子。其中高、低空急流时效性较短,季风环流和低频振荡虽对于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6.
晋陕蒙宁交界地区一度被称为污染“黑三角”。依托丰富的煤炭、电力资源等,前些年这一区域电石、铁合金、焦化等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务院领导自2003年以来,就其清理整顿工作先后做过15次批示。2005年5月,全国人大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宁夏执法检查时,对从宁夏石嘴山市到内蒙古乌海市近百公里黄河沿岸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景象深表忧虑。  相似文献   
197.
颗粒流厚度及其演化趋势是碎屑流物理模型试验中重点关注的要素。目前试验中颗粒流厚度的监测主要有传感器监测、机械原件测量、人工测读等方法。随着计算机跨学科的应用及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被应用于工程地质领域。以颗粒流斜槽试验为依托,基于自适应中值滤波、图像二值化、图像腐蚀及种子填充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高速相机所采集的颗粒流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分析并编制了相关程序,实现了连续提取颗粒流运动过程中的厚度值。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的颗粒流厚度在颗粒流主体区段与实测厚度值相吻合,在颗粒流尾部由于颗粒离散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是由于部分三维空间中的颗粒在二维图像中呈现出重叠的形式,造成颗粒连续的假象。总体而言,通过该方法获取的颗粒流厚度值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精度,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效率高、获取参数多、采样频率高、扰动低等优势,可作为颗粒流试验中流态参数动态获取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8.
德城区是鲁西北砂岩热储地热资源开采的主要地区,地热水开采是否对地面沉降造成影响尚未开展研究,这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对地热资源开发的决策及规范管理。根据土体固结理论,在相同固结条件下,同等水位降幅,热储层有效应力增量占该层自重应力的比值远低于深层地下水开采层有效应力增量占该层自重应力的比值。结合钻孔资料,认为该区热储层为泥质胶结,属半成岩状态,其可压缩性远低于深层地下水开采层。结合该区地热资源开采政策,通过分析已有的分层标监测数据,发现在现状开采条件下,该区砂岩热储地热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9.
???Compass???????????????????????????С?????????????????????????????????????????????????Compass??????????????????С????????????????????????????????????Compass?????????????????????????????Ч???  相似文献   
200.
 经济不均衡增长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差异及成因,对于认识和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黄土高原地区近20年来以县市为单元的经济增长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GDP水平呈现出持续的快速增长态势。近20年来,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增长最为迅速;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两高一低"的带状分布格局,且这种格局明显地受到极化增长的扰动和重塑;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极化增长特征,且经济增长极的极化作用与增长极之间地位的调整是同时进行的;与常态化的城市产业集聚推动型经济相比,机遇性的资源开发拉动型经济对人均GDP的拉动速度更快,但可持续性较差。未来,黄土高原地区应走以中心城市带动为主,以能矿产资源开发拉动为辅,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更快、更好、更可持续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