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一、概述昆马力克河位于我国天山南坡的中苏边境地区,发源于海拔7435m 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北坡的冰川作用区,从苏联境内由西向东横切南天山后进入我国新疆温宿县境内,并与托什干河汇合成阿克苏河后流入塔里木盆地。河流从南伊内尔  相似文献   
22.
叶尔羌河是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其中, 气温起主导作用. 基于1972-2011年近40 a的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实测资料,分析叶尔羌河上游不同流域地区夏季气温、降水、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性. 结果表明:库鲁克栏杆站夏季降水显著增加,蒸发减少,其余要素没有变化趋势;后20 a(1992-2011年)较之前20 a(1972-1991年)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分别为-0.6℃、40%、4%,径流的增加是春季融雪增多、降水增大、蒸发减少和溃决洪水补充的结果. 塔什库尔干站夏季各要素均没有变化趋势,后20 a较之前20 a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分别为0.4℃、27%、20%,径流的增加主要是由气温增加引起的,降水的增加补充一部分径流.  相似文献   
23.
利用实测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海拔4800 m和5333 m,以及北坡5400 m的土壤温、湿度和地表气温一年的数据,对该地区水热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气温差冬季大夏季小,且相对邻近地区偏大。同时地温与气温有良好相关,但随深度增加,相关系数减小。土壤热力梯度的方向低海拔由下而上,高海拔则相反。土壤湿度高海拔略大于低海拔,干季和湿季分别受冻融过程和印度洋季风降水影响。高海拔冻结期比低海拔长3~4个月,其下层土壤湿度在冻融交替期表现一个剧烈的跃变现象。念青唐古拉山南、北坡海拔相近区域相同层位土壤温度差异在0~8℃之间。南坡土壤温度年平均高于北坡3~4℃。南坡冻结比北坡晚而融化比北坡早,上层土壤湿度南坡小于北坡,而下层土壤湿度南坡大于北坡,南北坡水热过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天山玛纳斯河冬季径流对暖冬和冻土退化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天山高山地区大范围为冻土区,冻土的存在对水文过程有极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玛纳斯河流域气温10 a升高了0.54℃,以冬季升温为主,降水量没有增加趋势.应用1957—2004年近48 a的气候和水文月资料,研究了具有多年冻土的高海拔河流的冻土和水文响应.检测到12月至翌年2月气温升高0.8~0.9℃时冬季径流量响应显著,冬季径流在12至翌年2月份增加了14%~26%,其中1月份增加26%.遥相关分析表明,10~11月的水量增大也可导致冬季河流水量增多,1.5~3.0 m的活动层的深度和温度变化导致了这些响应.冻土区的冬季径流水文响应比气温更快、更显著.但冻土和积雪观测的不足使冬季水文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5.
根据1959年和2009年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获得的冰川消融数据, 分析了该冰川消融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 在珠峰绒布冰川表碛覆盖区, 表碛厚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 不同厚度表碛下的冰川消融速率差别较大; 当表碛厚度>8.5 cm时, 消融速率随表碛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促进冰川消融的表碛厚度阈值大于5 cm. 3) 从冰川消融速率的空间分布看, 绒布冰川大部分区域的消融速率<20 mm·d-1, 最大消融速率出现在海拔5 400~5 450 m处. 4) 绒布冰川消融速率受表碛厚度和气温综合影响, 低海拔处表碛太厚, 高海拔处气温较低, 冰川消融在上述两海拔处均受抑制, 冰川消融速率较小; 在中海拔处, 表碛相对较薄, 气温相对较高, 冰川消融速率最大; 冰川日均消融速率与日均正积温正相关. 5) 喜马拉雅山南坡冰川消融速率大于北坡冰川消融速率.  相似文献   
26.
拉萨河流域高山水热分布观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架设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坡9个海拔高度(4300~5500m)的自动气象站一年(2006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的实测数据,对山坡1.5m高度的气温和季风期(6-9月)降水随海拔梯度和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明4300~4950m存在一个逆温带,逆温时间自10月至翌年4月.年逆温频率为11.5%(42天).4300~5500m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61℃/100m;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季风期各月最大降水带都在海拔5100m.最大降水高度以下,山坡降水量递增率为4~7mm/100m,最大降水高度以上,降水递减率数值上为降水递增率的1.6~2.3倍.7月和8月降水量占季风期总降水量比例大于6月和9月.降水月内分配山坡上部总体较山坡下部均匀.降水主要发生在4:00-10:00以外的时间段,而大一中雨(3~14mm/h)主要发生在18:00-22:00.山坡强降水段相对集中在4650~5100m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27.
卡鲁雄曲是喜马拉雅that坡唯一具有长期常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的冰川流域.根据中国冰川水文和气候的分布特征,可推导出一组以水文、气象观测数据计算流域冰川平均物质平衡的公式.据此恢复了1983-2006年卡鲁雄曲流域冰川平均物质平衡各分量的逐年值序列,并用SPS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r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3-2006年的24 a里,卡鲁雄曲流域的冰川消融逐步加剧:多年平均值为-136.3 mm/a,前12 a(1983-1994年)多年平均值为-83.61 mm/a,后12 a(1995-2006年)多年平均值为-188.98 mm/a,且1986、1998和2005年出现较大的波动,冰川物质平衡值分别为:149.19mm、-654.36 mm和-316.43 mm.通过对影响冰川物质平衡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主要由强烈消融期(5-9月)的平均温度决定,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86,并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MB=-331.8T_(5-9)+2683.5.  相似文献   
28.
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架设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坡9个海拔高度(4 300~5 500 m)的自动气象站1 a(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的实测数据,对山坡1.5 m高度的近地面气温随海拔梯度和时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念青南坡4 300~4 950 m冷季(10~4月)存在逆温。利用高山各观测高度的温度与当雄气象站气温具有良好相关,推算出多年平均情况下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各观测高度的年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气温。并由此推测念青唐古拉山南坡海拔5 100 m以上存在高山多年冻土,此多年冻土下界高度比《中国冻土》指出的高度高约200 m。  相似文献   
29.
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水文过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2005年4月8日至10月11日对珠峰地区绒布河水文过程进行了连续6个多月的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文过程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6~8月3个月流量约占观测期内总流量的80%.对比该地区1959年和2005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发现2005年同期总径流量比1959年有较大幅度增加,6~8月3个月月均流量2005年较1959年分别增加69%、35%、14%.分析冰芯恢复的降水量资料和珠峰附近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降水自1950年以来保持下降趋势,而气温却呈缓慢升高.气温升高是径流量增大的关键因素.2005年观测期内控制流域径流深为622 mm,径流模数为38.52 L·s-1·km-2.  相似文献   
30.
青藏高原纳木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中国科学院纳木错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塔观测(30°46.44′N,90°59.31′E,4730ma.s.l.)资料,初步分析了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3日一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纳木错站年平均气温为0℃,最冷月为12月,最热月为7月;全年降水量为281.8mm,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6%,雨季和干季分明,全年夜雨率为78.6%;年平均气压值为571、2hPa,9月最大,1月最小;年平均风速为4m·S^-1,1月风速最大为6.1m·S^-1,上午风弱、午后风强;全年大风日数为53天,1月大风日数占全年的36%;全年盛行风处在东南至西风(135°--270°)之间,夏季有明显的湖陆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