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对沾化凹陷东部主要断裂发育演化的特征和主要地震测线的平衡剖面、伸展率分析,对该地区潜山发育过程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就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沾化凹陷东部潜山发育可以划分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潜山发育前期,晚侏罗世—白垩纪的潜山发育期,古近纪的潜山改造、定型期和新近纪—第四纪的潜山成藏期,断裂活动是本区潜山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沾化凹陷东部潜山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该区中、新生代盆地的叠合关系,中生代凸起和古近纪凹陷的叠合部位是最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中生代凸起和古近纪凸起的叠合部位不利于潜山成藏,往往形成潜山披覆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2.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常用于烃源岩评价、油气源对比研究中.生烃动力学参数结合盆地热史,可恢复烃源岩在任一时代的生烃史,对构造复杂盆地的二次生烃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可以实现有机质总量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对高-过成熟样品原始有机质丰度是否有必要恢复进行了讨论;而基于生烃动力学的油气源对比综合考虑热史、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各种地质参数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3.
在2010年以前,美国环境卫星上的大约一半仪器都将因服役期满而停止工作,这会使气候研究、预防自然灾害和监测陆地利用的观测数据难以为继。为此NASA和NOAh应该对已有和以前规划的卫星项目保证提供长期的支持,在2010和2020年期间执行17个新的卫星项目。这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最新发表的一篇名为《基地球科学和应用:今后10年和更长时间国家的急需》报告上阐述的观点。这篇在2007年初发表的关系到今后美国天基环境观测发展的重要报告,是200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受NASA、NOAh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委托,就NASA研究项目和NOAh及美国地质调查局业务应用中天基观测的系统方法问题开展的专项研究取得的成果。报告分三个部分,即空间地球科学和应用的综合战略、使命概述和今后十年研究应用,全面阐述了美国天基环境观测取得的成绩、地位和面临的挑战。报告强调了天基观测对于天气、气候变率和变化、水资源和全球水文循环以及人类健康安全等的重要性。本文摘译自该报告的详细摘要。  相似文献   
154.
从《青海省土地利用图集》的内容结构设计、总体设计特点、编制要求、技术路线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图集的设计思想,介绍了图集的编制方法,能为其他同类图集的编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为合理反映钢筋锈蚀后黏结滑移性能劣化对钢筋混凝土(RC)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既有黏结应力分布模式的基础上,推导得到钢筋应力-滑移关系,进而通过分析锈蚀对混凝土与钢筋界面黏结滑移机理的影响,建立考虑钢筋锈蚀损伤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基于已有拉拔试验结果,与仅考虑纵筋锈蚀率影响的Cheng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基于OpenSees有限元平台,采用纤维梁柱单元和零长度截面单元串联的方式,将所建钢筋黏结滑移模型嵌套于零长度截面单元的钢筋本构中,建立可考虑黏黏结滑移的锈蚀损伤纤维梁柱模型,并通过6根锈蚀RC柱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发现所提考虑黏结滑移的锈蚀RC纤维梁柱模型计算所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良好,累计耗能最大误差不超过15%。此外,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影响锈蚀钢筋滑移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屈服滑移量与极限滑移量随体积配箍率的增大而明显减小,随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直径之比(c/d)增大而变化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6.
冻融循环对黄土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茜  苏立君  刘华  杨金熹 《冰川冻土》2020,42(3):843-853
为了反映冻融循环作用对原状黄土渗透各向异性及原状、 重塑黄土渗透差异的影响, 以西安Q3黄土为研究对象, 通过三轴固结渗透试验对比分析了冻融前后水平、 竖直向原状黄土及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初始含水率、 围压、 冻融循环次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未冻融时各级围压下竖直向原状黄土的渗透系数为2×10-6 ~ 18×10-6 cm?s-1, 水平向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为0 ~ 4×10-6 cm?s-1; 经历冻融循环后, 水平、 竖直向原状黄土及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分别呈现逐渐上升、 抛物线形式与变化平缓的不同特征, 而三者的渗透系数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数量级增大的趋势; 原状黄土的竖直 - 水平渗透系数比(kv /kh )由冻融前的4.38逐渐减小到0.90, 可见冻融循环作用在显著提高黄土渗透性能的同时, 可以强烈弱化其各向异性特征。通过建立围压、 渗透系数与土体孔隙率的相关关系可知, 原状、 重塑黄土的孔隙率与围压存在极强的负线性相关性, 渗透系数随围压的增大呈典型指数衰减特征, 渗透系数与孔隙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因此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孔隙率的改变是导致其渗透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7.
董吉  刘华 《西部资源》2023,(3):121-122
本文以贵阳市南明区沙冲南路朝阳巷后山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治理工程为例,对贵阳市南明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在对场区不同状态下的危岩单体进行建模计算、分析评价稳定性的基础上,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8.
通过SeisDig软件与Matlab软件的结合,实现了对模拟记录地震图的数字化。实现的过程主要分3个步骤:扫描地震模拟图纸、图纸扫描后的图形处理、SeisDig软件对图纸的数字化。数字化的对象是模拟记录时期记录了重大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经过数字化后的地震波形还原程度高,效果明显。此数字化方法在成都地震台2002年编号660号地震图(DK-1)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模拟记录地震资料的保存意义重大,为今后地震研究时引用历史地震资料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59.
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地电阻率交、直流2套观测系统为并行观测,选取2022年1—2月观测数据,分别从观测结果、抗地铁干扰、对同台地磁观测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套观测系统地电阻率测值相近,交流观测系统精度更高,数据质量更佳,抗地铁干扰性能良好,且在供电测量时不会对同台地磁观测造成干扰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加深对观测系统和各类干扰的认识,并为其他电磁观测台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倾斜影像匹配正确率低、匹配时间较长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注意力机制优化的倾斜影像局部特征匹配算法。该算法以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为基础,通过特征点优选及深度学习匹配策略提高匹配正确率及效率。构建尺度空间进行SIFT特征点检测并确定主方向;根据地物反射光谱特性构建可见光植被指数,引入语义信息约束剔除不稳定特征点,并基于特征点邻域梯度统计值计算特征点描述向量;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注意力机制图匹配算法进行特征匹配,通过注意力机制图神经网络聚合特征点空间及上下文信息,再求解聚合后特征向量的最优部分分配矩阵,并基于阈值确定匹配点。利用不同类型无人机航空倾斜影像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比现有算法匹配正确率有较大提升,匹配耗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