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354篇
地球物理   491篇
地质学   753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3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4年   16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几年来,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有了重大发展,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合作发展更快。两国政府已决定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苏联中亚地区可以直接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这完全符合两国科学家的愿望。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苏联吉尔吉斯科学院地震研究所于1988年12月6日在乌鲁木齐签定的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是这一合作的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在西伯利亚地台东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划分出一个构造活动区,这里记录下无数次地震,其中最强的地震震级为8.0级。由於贝加尔-阿穆尔干线的建设和该区列入了经济开发区,现在非常尖锐地存在一个关於详细进行地震区划、研究地震前兆的问题。为此,人们便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方法及大地测量方法)对地壳现代运动和最新运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6.
世界上每年发生几千次地震,其中很多地震是灾害性的。为了完善地震预报方法,科学家们在做些什么呢?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是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苏联科研单位之一。1966年4月的塔什干地震悲剧过后,由于建筑工作者的努力和地震工作者认识的深化,使新住宅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塔什干的居民感到比较放心。根据科学的建议,乌兹别克斯坦水库的大坝也进行了加固。然而,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更加完善的预报地震的方  相似文献   
77.
引言麦克因蒂尔一霍林格尔矿山杂岩位于提敏斯霍林格尔境内、珍珠湖斑岩的西南部,于1909年地表发现含金石英脉才开发的(图1)。走向延伸向东北成为霍林格尔矿山的中矿带,随后,在1910—1911年延至麦克因蒂尔境内。地下开发和勘探结果发现沿珍珠湖斑岩北部和南部接触带含金岩脉进一步倾伏延伸。麦克因蒂尔矿山铜矿带是1960年在珍珠湖斑岩内发现的,从1963—1982年进行了开采。  相似文献   
78.
Ubendian造山运动影响了中非东部很大区域,它产生于早元古代期间,在马拉维、坦桑尼亚、扎伊尔和赞比亚境内发育成一条主要呈NW—SE向特征的带。在东北部的沙巴(扎伊尔),常见到新鲜的、保存完好的、裸露的Ubendian侵入岩和火山岩,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描述。深成—火山杂岩研究结果,显示出3个岩浆旋  相似文献   
79.
采自西德Eifel东Laachef Sce晚第四系具不同成份分带的火山碎屑岩层的二十六个全岩、七个基质和五十三个单矿物样品用中子活化仪器进行了分析。这些资料表明喷发前Laacher See岩浆房内的化学变化与其它资料导出的一致。岩浆房顶部是高度分异的晌岩,底部是富含铁镁质的响岩。一些不相容元素如Zn、Zr、Nb、Hf、U、LREE和HREE在顶部相当富集,而相容元素如Sr、Sc、Co、Eu强烈地亏损。中等可溶元素Ta和一些MREE在中间层位被耗损。全岩和基质资料表明,响岩溶体在化学成分上的分带性与斑晶含量无关。混染岩(响岩—碧玄岩)中相容元素的丰度最大。所有元素(除Rb外)对于浮岩地层层位来说,都出现连续的成份变化。依据这些资料我们能划分出三个主要的单元:早期喷出的高度分异岩浆,发生演化的响主体和作为最终产物的铁镁质响岩。九个矿物相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K)的巨大变化就地层层位而论不能用常规的机制进行解释。我们假定响向岩熔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由结晶作用控制着分异作用,而分异同时和(或)之后的液—液两相分异作用所控制。这又引起了斑晶和主岩基质之间不平衡。所以分配系数不同于平衡分配系数,相当于后期结晶作用总和。不同于基质成份。这样,就能利用△K—△M图(K的变化相对于M的变化关系图)讨论变化的分配系数K和基质M之间的关系。这个图的不同部分与不同参数有关(T、P、聚合作用,杂岩建造,分带岩浆柱中的平衡结晶作用晚期结晶作用和非平衡效应),这些参数能大体说明分配系数变化的原因。△K—△M图能够区别由分异岩浆系统产生的天然火山岩中影响分配系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80.
所收集的两个岩石样品,一个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另一个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主要是研究黑云母粒度与Rb和Sr含量及黑云母的Rb—Sr放射性年龄的相关变化。为此,从这些岩石样品中分离出黑云母晶体颗粒精制,分选成大小碎片,然后再分析。取自系岛和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显示出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具有相同性。且在粒度为500μm处有明显的间断(图1)。粒度由粗到细,Rb含量先是逐渐衰减、间断后急剧上升到高值,再降为平缓。这一间断解放释为存在有基性岩浆贯入到冷却的花岗闪长岩浆中,结果花岗闪长岩浆被加热。因为在结晶作用期间,岩浆不可能逐渐地消耗Rb,所以,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取次于黑云母与共生岩浆之间的温度与Rb分配系数的相关变化。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确定了一个单一的其年代为87.3±0.5Ma、原始~(87)Sr/~(86)Sr比值为0.70629±0.00013的等时线。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未确定出单一等时线,但表明了粒度与年代的相关变化(表2)。粒级大于24目时,得到这样的年代如93.4Ma和92.2Ma。这些年龄值可以解释在结晶作用期间所发生事件的集中原因。粒级小于32目时行到较为年轻的年龄值87.6±0.4Ma。这一年龄有可能圈出完整的结晶作用时间。24目~32目之间的粒级,给出人们难以理解的年轻年代值82.6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