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华北地区地震短期综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华北地区114项骨干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提取与计算基础上,结合华北地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壳厚度,特别是现今动力学环境因子等因素,研究了华北地区地震短期异常前兆信息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给出了华北地区Ms≥5地震短期综合预测的指标和方法。经R值评分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地震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前,山西省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大都不是气象专业人员,因此,解说词的编写质量高低就成了整个天气预报节目能否取得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编一份成功的解说词,不仅要及时掌握大量的实时气象信息,也要充分了解本地天气气候背景,还要学习积累气象科普、专业服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娴熟的文学技巧,从通俗易懂的角度向观众朋友们传递方便实用的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103.
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数字城市中的作用 ,从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其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 ,介绍了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研制。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 初春温度变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刘洪滨  邵雪梅 《地理学报》2003,58(6):879-884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秦岭地区树轮长年表资料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表明各气象站点重建序列与器测序列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重建序列与实测记录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以上,其他站的相关系数取值也均接近或超过0.6,说明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对重建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近300年来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冷暖时段:1715~1740年、1773~1804年和1893~1958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分别为26年、32年和66年;而1741~1772年、1805~1892年、1959~1992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分别为32年、88年和34年,在整体上具有升温快速降温缓慢的特征。重建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极为一致。但是在20世纪后期,无论是在重建序列还是在器测序列中至少到1992年均未反映出明显的增温趋势。秦岭西部地区初春季节变冷与增暖的幅度均大于秦岭中东部地区。此外,秦岭地区初春温度变化具有100年左右、50~60年、7~8年以及2~3年等准周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采自柴达木盆地内部牦牛山的祁连圆柏树木样芯,新建采样区域过去2710 a的树轮宽度年表,并计算了器测时期(1957—2017 AD)气象数据与树轮宽度年表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树轮宽度年表与上一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最高(r=0.753,n=60,p <0.01),基于此重建了该区392 BC—2017 AD上一年7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量变化。器测时期方差解释量高达64%。重建结果显示,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9个湿润期(106—75 BC、6—39 AD、179—229 AD、581—646 AD、823—914 AD、1026—1095 AD、1378—1414 AD、1567—1609 AD和1985—2017 AD)和7个干旱期(328 BC—297 BC、86—151 AD、694—747 AD、1168—1199AD、1444—1525 AD、1680—1725 AD和1792—1860 AD),1792—1860 AD是过去2400 a最干旱时期。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过去2400 a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地区降水量存在2~8 a、40 a、80 a和225 a准周...  相似文献   
106.
选取集中率、地理集中度、变异系数和区位熵等指标分析2001—2012年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特征和差异。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集聚性呈现起伏波动态势,且出现开始减弱趋势;从空间差异看,离散程度偏高,说明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总体呈现不稳定性,市场波动大、市场结构不稳定对全省的旅游发展有抑制作用。形成这种特征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条件等。据此,提出促进山西省国内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因子与地表植被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利用重庆市50年来气象站点数据和1999年以来的SPOT4-VGT NDVI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时空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年均温、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活动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50 a间年均温、年降水量波动明显,其中年均温2002年以后增温趋势显著。植被覆盖近10 a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空间上,三峡库区及长江、嘉陵江沿岸NDVI增加最为明显;时间上,春季、秋季NDVI增加最为显著。植被覆盖年内周期变化与降水、特别是气温的相关性显著,但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相关性不显著。初步分析表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耕地保护和植被生态建设等,是近10 a重庆市植被覆盖上升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The location and occurrence time of convective rainfalls have attracted great public concern as they can lead to terrible disasters. Howev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convective rainfal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often show significant discrepancies from the observation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lies in the inaccurat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land surface properties used in the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In this study, we replaced the default soil and vegetation datasets o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with two refined datasets, i.e. the GlobCover 2009 (GLC2009) land cover map and the 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 (HWSD) soil textur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vegetation and soil on the rainfall pattern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imulation patterns of convective rainfalls obtained from the coupled refined datasets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default ones. By using the coupled refined land surface datasets, the overlap ratio of high precipitation districts reached 36.3% with a variance of 28.5 km from the observed maximum rainfall position, while those of the default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dataset an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set are 17.0%/32.8 km and 24.9%/49.0 km,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ed total rainfall amount and occurrence time using the coupled refined datasets are the closest to the observed peak values. In addition, the HWSD soil data has improved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amount, and the GLC2009 land cover data also did better in catching the early peak time.  相似文献   
109.
新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8年新疆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计量地理学模型,并借助SPSS软件和ArcGIS软件,对新疆各地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全国土地利用结构对比。结果表明:新疆现状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明显优于南疆,这种差异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集中度由北向南递减;新疆的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系数普遍不高,反映出新疆土地利用的整体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0.
城市化对广州降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1959—2009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广州51 a来降水的变化规律。发现城郊增城年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大暴雨降水日数有所增加;广州年降水总量总体呈波动变化,1991年以来有微弱的增加趋势,增率为105 mm/a。而从降水等级日数和降水负荷上分析发现,1982年以来,广州年降水日数有下降的趋势,减少率为72 d/10a;而1991年以来,广州大雨以上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负荷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大雨降水日数增长率为28 d/10a,暴雨降水负荷增长率为24%/10a;城市化造成了广州大雨、暴雨和大暴雨等年强降水日数增加,相比1960—1979年,分别增加了6%、11%和23%;相对于城市化之前,从1991年开始,城市化过程使得广州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明显,城市化对广州城市降水增加的贡献率为4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