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苍梧县各个镇低温冷害的分析,找出影响苍梧县砂糖桔生产的4个气候关键因子,通过归一化方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出苍梧县砂糖桔低温冷害风险区划专题图.区划图明确分出苍梧县低温冷害的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风险区域进行了分析与评述,特别指出了防御低温冷害的措施,为苍梧县砂糖桔生产趋利避害和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2.
动三轴采集的试验数据点(剪应变与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之间)具有离散性和有限性,为方便应用需要对数据点进行拟合,但现有经验公式不一定很好吻合试验数据。为得到不同剪应变与对应的动剪模量和阻尼比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渤海某海洋平台地基土进行动三轴试验获得的动剪模量、阻尼比与剪切应变的数据进行了分段多项式的拟合。数据处理过程是先对剪应变值进行了压缩处理,然后再分段低次多项式拟合,得到多项式拟合参数。通过此项改进解决了正规方程解中的病态问题,且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3.
Tree mortality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duced drought has emerged as a global concern. Small changes of tree mortality rates can profoundly affect forest structure, composition, dynamic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carbon sequestration. Our analyses of longitudinal data from natural stands (82 plots) in Beijing showed that tree mortality rate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two decades from 1986 to 2006. In contrast, recruitment rat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his period. The increase in overall mortality rates resulted from an increase in tree deaths dominantly attributed to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esulting in drier conditions across latitudes, elevations, tree species, and tree size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tality rates of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iformis) (β 1 ?=?0.0874)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induce drought were much smaller than oak (Quercus) (β 1 ?=?0.1583).  相似文献   
84.
The Jilongshan skarn Cu–Au deposit is located at the Jiurui ore cluster region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metallogenic belt. The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NW‐, NNW‐ and EW‐trending faults and the mineralization occurs at the contact of lower Triassic carbonate rocks and Jurassic granodiorite porphyry intrusions. The intrusiv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O2, K2O, and Na2O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61.66 to 67.8 wt.%, 3.29 to 5.65 wt.%, and 2.83 to 3.9 wt.%, respectively. Their A/CNK (A/CNK = n(Al2O3)/[n(CaO) + n(Na2O) + n(K2O)]) ratio, δEu, and δCe vary from 0.77 to 1.17, 0.86 to 1, and 0.88 to 0.96, respectively. The rocks show enrichment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a/Yb)N = 7.61–12.94) and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 and depletion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such as Zr, Ti. They also display a peraluminous, high‐K calc‐alkaline signature typical of intrusives associated with skarn and porphyry Cu–Au–Mo polymetallic deposits.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LA‐ICP‐MS) zircon U–Pb age indicates that the granodiorite porphyry formed at 151.75 ± 0.70 Ma. A few inherited zircons with older ages (677 ± 10 Ma, 848 ± 11 Ma, 2645 ± 38 Ma, and 3411 ± 36 Ma)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an Archaean basement beneath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region. The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of the porphyry estimated from zircon thermometer ranges from 744.3 °C to 751.5 °C, and 634.04 °C to 823.8 °C. Molybdenite Re–Os dating shows that the Jilongshan deposit formed at 150.79 ± 0.82 Ma. The metallogeny and magmatism are correlated to mantle–crust intera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from the east.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5.
地热是主要地球物理场之一,地热能是地球的本土能源。李四光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我国地热科学。到90年代,学科体系基本建立。在过去20年里,我国地热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本文从大地热流、岩石圈热结构、地热系统、油气盆地地热、矿山地热、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回顾地热研究代表性的创新进展,并对深层地热、海洋地热、环境地热等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本文认为,过去20年我国地热研究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力得到提高,未来发展势头强劲。在经历了由浅入深,从今到古的成长之后,地热研究还将不断拓展领域,为我国地球科学,特别是能源与环境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6.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01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公路零担专线数据,从城市节点、城际联系、子网络3个层面对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上海、天津、郑州、广州、杭州在网络中处于主导性地位,根据货流组织系数,可将城市节点划分为强中心、次强中心、弱中心、从属型4种类型。2)在首位联系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输出型城市和输入型城市的比例为4∶1,反映货流流向的不均衡性。由公路零担专线数据刻画的网络空间呈现显著的距离衰减规律,集中在500 km的专线数量占比为41.9%。3)公路零担专线网络形成东北―冀鲁蒙社区、中原社区、关中社区、江淮社区、泛珠三角―长三角社区、长株潭社区6个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城市社区,社区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跨行政区特征。最后,提出以下建议:增强成渝城市群公路零担专线服务能力,发挥核心城市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优化边缘城市产业结构,加强交通与产业融合;积极引导无车承运人平台发挥网络规模化效应,提高公路货运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87.
临沂市认真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基本国策,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特别是适应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稳步推进市辖区旧城、旧村改造为突破口,不断开辟存量土地挖潜和集约利用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立足存量抓挖潜、节约集约促发展的用地路子,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大力推进旧城旧村整合改造近年来,临沂市把旧城旧村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挖掘存量土地开发潜力的重要举措。两年来,全…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物质来源及钼-镍、钒多金属形成的沉积环境与成矿作用,在钼-镍、钒多金属层及其顶底页岩、底部硅质岩中采集样品测试分析。通过对样品中金、铂族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值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岩系中金及铂族元素含量显示协同变化特征;Pd富集,Ru、Ir亏损明显,Pt、Rh、Os基本持平或略有变化;样品的原始地幔标准值标准化模式配分曲线从Os、Ru、Rh、Ir、Pt到Pd大致呈“W”型,配分曲线略呈左倾,总体上呈现w(Pd)>w(Pt)>w(Os)>w(Rh)>w(Ru)>w(Ir)的变化关系;黑色岩系铂族元素来源与正常海水及海底热水喷流作用关系密切,地外来源可能性极小;黑色岩系钼-镍、钒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富集存在单独成矿作用或成矿作用的叠加,而且在钒多金属层内局部存在分层或条带分异。  相似文献   
89.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对动物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总结了建德市耕地表层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土壤硒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黑色岩系之间的成因联系,探讨了黑色岩系富硒机制,研究了水稻植株中硒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建德市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介于0.06~11.5 mg/kg之间,均值为0.35 mg/kg,不同地质背景、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中土壤硒含量差异显著。根据土壤硒和重金属含量,圈出清洁富硒土壤2 647 hm2,主要分布于寒武系灰岩、碳质页岩、钙质泥岩等岩石出露区,指示土壤富硒与这套寒武系“黑色岩系”有密切关系。古沉积学研究认为,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滞水的沉积环境,富含有机质的海底沉积物大量吸附来自地幔的硒,成岩后形成富含硒等元素的黑色岩系。水稻根系土中硒形态组成分析表明,醋酸溶解态硒占比较小,残渣态占比较大,说明水稻根系土中硒可利用性较低。稻米、莲子、草莓及其根系土采样分析表明,稻米对土壤硒的富集系数最高,水稻植株中硒含量具有根>叶>茎≈籽实的特征。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汉江上游详尽的野外考察,在湖北郧县晏家棚河段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中发现3层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在沉积学的基础上,使用OSL技术断代,确定3期特大洪水事件分别在1 000~900 a BP,1 800~1 600 a BP和3 200~2 800 a BP期间发生。采用"古洪水SWD尖灭点高程法"确定这3期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介于176.20~176.73 m。运用Arc GIS耦合HEC-RAS水力模型,推求这3期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流量介于53 770~55 950 m3/s,并从多种角度验证了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此结果与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资料接续,构成万年尺度洪水水文数据序列,得到汉江上游晏家棚河段万年一遇和千年一遇洪水的流量分别为59 100和45 200m3/s。采用HEC-RAS模型对研究河段进行古洪水模拟,方法科学,结果可靠。将该河段洪水水文数据序列有效地延长到万年尺度,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洪水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