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0篇
  免费   2815篇
  国内免费   3721篇
测绘学   1059篇
大气科学   3143篇
地球物理   3487篇
地质学   6893篇
海洋学   1930篇
天文学   635篇
综合类   1349篇
自然地理   144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639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635篇
  2019年   672篇
  2018年   787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805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516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根据湍流封闭理论,建立一种适用于正压浅海湍流运动的雷诺应力封闭模型(RSM),以代替目前三维浅海动力学模型中普遍采用的湍粘性系数的传统假设。通过直接建立并模化f—平面上正压海洋的雷诺应力传输方程,分别得到的微分形式和代数形式的RSM方程组。并讨论了进行数值计算所需要的边界条件。利用该模型可以进一步研究浅海潮流、风暴潮流及风海流等浅海流动的三维结构和湍流特性。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3.
徐清明  穆旭 《海岸工程》1997,16(3):47-54
本文介绍的基岩水下爆破属临近重要建筑物的水下控制爆破。当岩石裂隙发育,且岩面有较厚的石碴覆盖层,其技术难度大,采取的诸如搭钢平台钻孔。塑料套管护孔,以及孔间、排间塑料导爆管雷管接力式微差起爆网路等措施,都是成功之经验,值得今后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An infinity of conservation laws of fKdV equation is derived in terms of the Miura and Gardner''s transform.The pseudo-mass and energy theorems are studied by the first two conservation laws.As a typical example,the theoretical mean wave resistance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energy of the precursor soliton generation a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onservation laws.  相似文献   
105.
-Morphology, reproduction, ecology and isoenzyme electrophoresis of a Capitella complex in Qingdao were examined from 1983 to 1984. We determined that the Capitella complex in Qingdao was composed of at least three sibling species: Capitella cf capitata, Capitella sp. I and Capitella sp. IT. Although these three species are very similar in morphology, they differ in: three kinds of isoenzyme electrophoresis, staining reactions, developmental pattern, larval morphology and dispersal,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breeding season and population ecology. In addition, they show a series of minor quantitative variations in adult morphology, especially in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setae. Such differences can be detected only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Some ecological data such as density, growth rate, mortality and sex distribution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讨论了太平洋西部3个岩芯孔的粒度组成、天然湿容重和含水量的变化。沉积物组成以粉砂和粘土细粒为主,砂粒含量很少,而且多为有孔虫介壳。容重与沉积物粒度呈正相关,含水量则呈负相关。当粒度组成不变时,容重随岩芯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含水量则减少。  相似文献   
107.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周围环境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 2011?2017年间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基本以淤积为主,北港北汊河槽中央局部形成?2 m心滩,?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基本稳定,整体呈“长高不长大”的格局;(2)海洋来沙是其淤积的主要物源,汊道涨落潮时空分异而形成的两大环流是塑造此地形的主要原因;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的淤积直接挤压北港北汊的发展,沙体淤积可能会引起未来两大沙体的并靠;(3)崇明东滩、北支南沿的滩涂整治工程是促进北支萎缩和崇明东滩淤积的重要因素,另外横沙通道落潮分流增加,青草沙围水工程改变了北港河槽的曲率,也有利于北港北沙的淤积。  相似文献   
108.
1 组织与分工日本 Argo计划由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 (MEXT)和国土、基础设施、运输部以及气象厅和海上保安厅等 4个部门联合制定 ,并组织实施。日本海洋科技中心 (JAMSTEC)与全球变化探测性观测研究系统组负责延迟模式高质量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处理和分发 ;日本气象局 (JMA)则负责运行日本 Argo实时数据库以及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实时分发。2 计划与实施日本于 1 998年建立 Argo工作组 ,是国际 Argo计划的发起国之一 ,故也是国际 Argo科学组的首批成员 ,曾派代表参加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并于 2 0 …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介绍了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非自航式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了仪器的组成、原理及工作流程,阐述了地面处理系统的功能,并对仪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用北太平洋(含赤道太平洋区)1949~1979年的COADS资料,通过矢量EOF分解得到北太平洋异常风场的分布型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分析表明,EOF1~5场与大气活动中心、海洋相互作用有联系,具有明显的天气学意义。此外,还讨论了EOF异常风场间的转换及其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