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92.
云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区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基础环境竞争力和旅游潜在竞争力三大维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8个边境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进行了量化测评。研究表明:(1)云南边境地区8州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层级分为较强旅游竞争力区、一般旅游竞争力区和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三种类型;红河、临沧属于较强旅游竞争力区,西双版纳、德宏、普洱属于一般旅游竞争力区,文山、保山、怒江属于较弱旅游发展竞争力区;(2)在空间布局形态方面,较强旅游竞争力发展州市呈现"分散状"布局,主要集中于滇南地区,其余非较强旅游竞争力区州市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空间布局。整体上旅游竞争力水平层级形成了以滇南地区为核心向周边州市等外缘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式空间发展格局;(3)边境各州市旅游资源呈现区块聚焦性,旅游形象和客源市场定位仍存在雷同现象,且边境各州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明显。为此提出了旅游产品及资源、旅游市场、旅游空间及旅游线路整合和完善旅游管理机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3.
在大量分析数据基础上,总结了吐哈盆地侏罗系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组成及其在纵横向上的分布特征,重点对吐哈盆地侏罗系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组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吐哈盆地的成岩过程中砂岩孔隙介质条件,不同沉只环境砂体渗滤条件的差异,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构造发育史以及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古气候变化等是影响盆地砂岩粘放物组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由此可以为寻找有利储层和设计酸化采油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系统拟采用以 ARC/INFO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 ,VISUALFOX PRO为其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 VISUAL BASIC为数据库的前台开发工具。开发测绘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使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计算和分析的功能。为测绘资料的管理和应用提供方便、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5.
高速铁路的修建需要对线下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和沉降评估。本文深入研究了常用的5种预测函数模型及其参数的一般解算方法,并基于Matlab软件的lsqcurvefit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解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数据检验,证明了该方法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96.
Duan, W., Cai, B., Tan, M., Liu, H. & Zhang, Y. 2012 (January):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aragonitic stalagmite laminae from Yunnan Xianren Cave, SW China revealed by cave monitoring. Boreas, Vol. 41, pp. 113–123. 10.1111/j.1502‐3885.2011.00226.x. ISSN 0300‐9483. Stalagmites from Xianren Cave in Yunnan Province, SW China have visible bands of alternating compact and porous sub‐layers, which have recently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nual: the compact sub‐layer consists of elongated columnar aragonites with a general longitudinal orientation (parallel to the vertical growth axis), while the porous sub‐layer is composed mainly of needle aragonites forming radiating mass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is type of stalagmite laminae, factors that could determine the growth rate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modern carbonates, such as cave‐air temperature, CO2 concentration, drip rate and the hydrochemical parameters of drip water, have been monitor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five active drip sites to monitor for two years at a monthly frequency.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and the analyses of stalagmite laminae, we conclude that the compact sub‐layer forms in winter, when the drip rate is moderate and the degassing is slow, continuous and prolonged. The porous sub‐layer forms in early spring, when the drip rate is lower and Mg/Ca is higher than that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act sub‐layer. We also found exceptionally some calcite laminae. Furthermore, we discovered modern calcites precipitating at all study sites in the first hydrologic year when the rainfall was very abundant.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localized calcites in an aragonitic stalagmite indicates an interval of higher rainfall.  相似文献   
97.
利用埋栖性双壳类生物泥蚶(Tegillarca granosa)重组铁蛋白富集锰铁的性质,在不同锰铁浓度下制备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高、中和低三个浓度下制备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通过PPMS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测定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学性质。结果显示,在低浓度(0.1mmol/L)锰铁制备的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粒径均一,分散性好;发现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的磁滞回线均表现为超顺磁性,且随着重组铁蛋白对锰铁富集量的增加,磁性强度随之增大,增加速率逐渐减小。通过本实验探索高、中和低三个浓度下制备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化强度变化规律,为Fe-铁蛋白和Mn-铁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8.
为科学配置我国无居民海岛资源,促进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文章基于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属性,研究无居民海岛的等别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以充分体现海岛价值、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及具有导向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划分等别;遴选权益价值、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3类要素及其14个指标,构建无居民海岛等别划分指标体系;除直接定性划分为禁止开发利用等别和最高等别的无居民海岛外,依据海岛的面积、离岸距离、植被和沙滩情况,将无居民海岛划分为6个等别。基于自然属性的无居民海岛等别划分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
介电常数是频域反射法测定土样含水率的关键参数之一。为获取温度对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不同含水率、含盐量的试样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介电常数。通过分析土样介电常数随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最后建立了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土样介电常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冰水剧烈相变阶段。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或者高于冻结温度后,介电常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负温条件下,土样介电常数随含盐量增大而增大。引入阶梯函数建立的三阶段模型,可有效描述土样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0.
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寒区工程的诸多领域。然而,在服役过程中,保温材料往往会受到浸水、冻融和盐蚀等多场耦合的循环作用,导致其保温、防水和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目前,保温材料的类型非常多,但其性能和耐久性有所不同,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保温材料不仅关系到其长期保温效果,同时对于工程构筑物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循环冻融作用,选取寒区工程中常用的4种保温材料[聚酚醛(FLK)、聚氨酯(PU)、聚苯乙烯挤塑板(XPS)和聚苯乙烯发泡板(EPS)]开展了浸纯水、浸盐水和干燥状态下的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对经历了不同冻融次数的样品进行了表观密度、吸水率、导热系数、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微观结构系列测试。结果表明:浸润作用对保温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显著,亲水性材料FLK的保温和力学性能退化显著,而憎水性材料PU、XPS和EPS变化相对较小。干燥条件下,冻融循环作用对FLK、XPS和EPS吸水率以及FLK的导热系数影响量值可观,但对4种保温材料的压缩和弯曲强度影响不大。浸纯水和盐水条件下,经历30次冻融循环后,FLK的导热系数增加约50%,弯曲强度降低超过0.3%,EPS的压缩强度降低超过10%。浸盐水后保温材料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其物理力学性能退化程度与浸纯水条件下有所不同,该差异值得关注。通过扫描电镜图像能够识别4种保温材料的孔隙尺寸、孔隙致密度和固体颗粒胶结方式,但对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变化难以识别和量化。基于试验结果,结合寒区交通工程应用场景,分析了4种保温材料的冻融耐久性,以期服务于寒区交通工程保温材料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