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6篇
  免费   2739篇
  国内免费   4005篇
测绘学   1566篇
大气科学   1837篇
地球物理   2531篇
地质学   7203篇
海洋学   2273篇
天文学   352篇
综合类   1260篇
自然地理   1768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751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677篇
  2015年   716篇
  2014年   765篇
  2013年   870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060篇
  2010年   1053篇
  2009年   1027篇
  2008年   967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FITS、BMP和SCR图象格式及相互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图象的FITS格式、BMP格式和SCR格式。FITS格式已经是天文界的通用格式,几乎所有的天文软件包都支持这一格式,而BMP格式在PC计算机上有广泛的运用,有大量PC软件支持BMP图象的显示,处理和打印。云南天文台的SCR格式是PC机采集CCD图象所使用的格式。实现这三种格式的相互转换,就可以自由的将CCD图象在PC机和工作站上进行各种处理。转换的包括图象头和图象数据的转换,其关键在于交换数据的高低字节。  相似文献   
12.
卫星电视授时系统及精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建成短波、长波授时台,进行毫秒级、微秒级的时间服务.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上述方法已不能满足国家及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文提出卫星电视授时系统,同步卫星定位精度小于110m,卫星授时精度为亚微秒。两原子钟利用卫星进行时刻同步,其精度与两原子钟的距离有关,相距3千多公里的两钟同步精度小于35ns,相距数百公里的两原子钟同步精度小于20ns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Thorne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吸积盘中黑洞的有关参量的演化,以及由Schwarzschild黑洞吸积盘向Kerr黑洞吸积盘演化过程中对吸积盘辐射通量的影响,最后针对几个典型的辐射过程,分别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在牛顿框架中的温度分布方程与广义相对论的温度分布方程的热不稳定性,并给出此类问题的热不稳定性的判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windows软件平台及foxpro工具软件开发的“测绘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应用系统 (PPCMAS)”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测绘生产管理模式 ,具有较先进的技术性和通用性 ,并以多媒体方式实现信息查询和综合统计图形显示、文字说明及统计报表 ,解决了规划和管理等问题 ,提供了数据录入、资源查询、统计生成、专家系统壳、显示输出、信息通讯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磁带回放的不稳定性及磁带与处理机的不匹配 ,导致由磁带导入硬盘的数据误码率很高 ,影响了送入处理机的数据可用率。结果显示 ,采用核对软件能将数据可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Clusters,definedasgeographicallyproximategroupsofinterconnectedcompaniesandassociatedinstitutionsinparticularfields,linkedbycommonalitiesandcomple-mentarities(PORTER,2000),havearousedanintenseinterestofurbanandregionalplanningresearchersandpolicymakersoverthepastdecades.Itiswidelyrecog-nizedthatclusterscanpromoteproductivityandinno-vation,developlocalcompetitiveadvantages.Popular-izedbyMichaelPORTERinhisbook“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in1990,theclusterisnotanewcon…  相似文献   
17.
宁潭岩体是由马田、亭子、陈冲、老虎头 4个单元组成的遭受了变形变质改造的花岗岩复式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岩体属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其源区既包含有不成熟的富含长英质物质的特性 ,也有成熟的、富含粘土的特性。岩体的形成温度为 85 0~ 92 5℃ ,同位素年龄为 35 4~ 4 4 0Ma。可能是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后 ,在拉伸构造作用下岩浆底辟侵位而成  相似文献   
18.
Biogenic silicate accumulation in sediments, Jiaozhou B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Silicate, or silicic acid (H4SiO4), is a very im- portant nutrient in the ocean. Unlike other major nu- trients such as phosphate and nitrate or ammonium, which are needed by almost all marine plankton, silicate is an essential chemical req…  相似文献   
19.
On September 14–18, 2000, a medium-small solar active region was observed at Ganyu Station of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Its spots were not large, but it had a peculiar active filament. On Sep.16, a flare of importance IIIb with rather intense geophysical effects was produced. Our computation of the 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region reveals that the rope-shaped filament was concerned with a low magnetic arc close to magnetic neutral line. An intense shear of magnetic field occurred near magnetic rope. The QSL analysis shows that a 3-D magnetic reconnection might appear in the vicinity of filament, and this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flare.  相似文献   
20.

Study is made on a 45 km-long artificial ecosystem without irrigation in Tengger desert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ecohydrological fundamentals. Changes in water allocation, utilization, cycle and balance patterns in more than 40-year evolution of the soil-plant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formation of a drought horizon in shrub rhizosphere and its effect, ecohydr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crust and its effect on the soil-plant system change are discussed. Driven by water self-regulation and water stress, the soil-plant system is going to develop towards the steppe desert to ensure more effective use and optimum co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