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8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1376篇
测绘学   471篇
大气科学   1062篇
地球物理   950篇
地质学   2714篇
海洋学   644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457篇
自然地理   63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main drill hole (0–3000 m) in Donghai, southern Sulu orogen, consists of eclogite, paragneiss, orthogneiss, schist and garnet peridotite.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of Raman, cathodoluminescence, and microprobe analyses show that zircons from most eclogites, gneisses and schists have oscillatory zoned magmatic cores with low-pressure mineral inclusions of Qtz, Pl, Kf and Ap, and a metamorphic rim with relatively uniform luminescence and eclogite-facies mineral inclusions of Grt, Omp, Phn, Coe and R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UHP metamorphic mineral inclusions in zircon are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matrix of the host rocks. Similar UHP metamorphic PT conditions of about 770 °C and 32 kbar were estimated from coexisting minerals in zircon and in the matrix.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all investigated lithologies experienced a joint in situ UHP metamorphism during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In rare cases, magmatic cores of zircon contain coesite and omphacite inclusions and show patchy and irregular luminescence, implying that the cores have been largely altered possibly by fluid–mineral interaction during UHP metamorphism.

Abundant H2O–CO2, H2O- or CO2-dominated fluid inclusions with low to medium salinities occur isolated or clustered in the magmatic cores of some zircons, coexisting with low-P mineral inclusions. These fluid inclusions should have been trapped during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and thus as primary. Only few H2O- and/or CO2-dominated fluid inclusions were found to occur together with UHP mineral inclusions in zircons of metamorphic origin, indicating that UHP metamorphism occurred under relatively dry conditions. The diversity in fluid inclusion populations in UHP rocks from different depths suggests a closed fluid system, without large-scale fluid migration during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相似文献   

72.
1IntroductionPhosphorus,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the primaryproductivity in freshwater systems,is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olling lacustrine eutrophication.Although ex-ternal input of phosphorus has been assumed as the vi-t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utrophication of lakes(ZhuJun et al.,2005),the remobilization of phosphorus insediments has a distinct influence on it as well(Bostr m et al.,1982).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phosphorus(Ptotal)in the sediments are often related tothe trophic st…  相似文献   
73.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4.
MODIS数据在乌鲁木齐地区植被景观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EOS/MODIS卫星时次高覆盖面广的特征,选取从4.10月的MODIS晴空资料,对整个乌鲁木齐地区植被景观进行动态监测,利用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制作了每月植被指数专题图。为了能够结合物候更好地分析乌鲁木齐地区植被随季节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期植被生长状况,我们还制作了植被景观专题图及其变化评价图。评价图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地反映植被变化的趋势,并能将变化的程度数字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图叠加DEM做相应的分析。为乌鲁木齐地区植被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利用中国东部1990~2000年旬平均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通过对0~50 cm层次土壤湿度进行旋转主分量分析 (REOF),重点分析了淮河流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初步研究了土壤湿度与前期、同期和后期不同时段降水与气温的关系。发现春季以30 cm为界,30 cm以上各层土壤湿度异常的第一旋转空间模态十分相似, 其大值中心主要位于淮河流域,而30 cm以下 (30~50 cm) 各层的第二旋转空间模态与之亦十分类似, 因此称该模态为“淮河型”,而夏季和秋季虽然该模态也很显著, 但特征不如春季突出。该模态在各层次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征,均存在40旬左右的显著周期;并与前期和同期降水(气温)呈显著正 (负) 相关关系,与约半年后的降水 (气温) 呈负 (正) 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6.
K 近邻非参数回归概率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参数回归技术制作概率预报存在拟合好、但预报结果不稳定的现象, 提出了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技术制作概率预报的新途径。K 近邻非参数回归技术包括历史样本数据库、近邻子集生成和优化以及预报量估计4 个主要部分。利用该技术进行了单要素概率预报(主要包括云量和降水)和多维联合概率预报(降水、总云量、风速和气温)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检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所给出的计算方案预报稳定性好, 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亚洲赤道地区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 1980~ 1997年 85 0hPa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亚洲赤道地区 (0°~ 5°N)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特征。结果表明 ,在亚洲季风区内 ,赤道地区大气动能 (K)的最强中心位于 75°~ 90°E ,次强中心在索马里急流区 (5 0°E附近 )。在 0°~ 5°N ,90°E以东 ,平均的大气动能扰动和赤道上经向风扰动主要起源于西太平洋 ,并向西经南海传播到孟加拉湾。而在孟加拉湾动能中心与索马里急流区之间 ,动能传播方向比较复杂。以上事实说明赤道地区东亚季风系统确实是存在的 ,与印度季风系统中扰动的传播方向不同 ,东亚季风系统中动能和经向风扰动在东西方向上主要受西太平洋的影响。在亚洲赤道季风区 ,这两个系统的交界处约在 95°~ 10 0°E附近 ,比过去界定的偏西 5~ 10个经度。  相似文献   
78.
波包传播诊断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实际观测资料研究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 (WPD) ,并通过理想资料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79.
大气污染物SOx输送方程的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 ,尤其对 3种起汇作用 (去除机理 )的机理 (化学转化、干沉降和湿清除 )在不同尺度大气污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SO2 的气相化学作用小于干沉降和湿清除的作用 ;干沉降作用很依赖于模式最底层厚度的选取 ;在有降雨时湿清除作用一般较大。文中还对大气污染物SOx 输送方程各项特征量的量级作了分析对比 ,得出了控制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的零级近似方程和一级近似方程 ,并指出了这些方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0.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环流型及水汽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冬、春季雪灾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利用历史天气图和国家气象中心T106L19全球模式的分析值格点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近20年来冬,冬季降雨的天气形势和水汽场。结果表明,北脊南槽型、乌山脊型、阶梯槽型和国境槽型是造成高原东部牧区降雪的四类主要环流型;在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过程时气柱可降水量有明显增加,记要降雪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吻合,主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