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首先在分析地学虚拟环境和虚拟地理信息系统的同时 ,指出当前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模型上的不足 ;然后具体介绍了我们设计的虚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在该数据模型中通过引入结构对象 ,支持地理数据在空间数据库中的管理和在地学虚拟环境中表达 ;同时介绍了该数据模型基于主动式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实现 ,并在其支持下的地理对象中引入了对象事件属性 ;最后文中给出系统应用示例图。  相似文献   
42.
面向Web的地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地学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地学数据Web共享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该共享服务平台由5个层次组织,分13个功能模块,其中元数据管理和元数据服务是该平台的基础设施。利用W3C推荐的RDF/XML设计和构建了该模块,并用ArcIMS提供的空间数据发布引擎和7个必要的元数据接口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发布。平台体系通过A鄄pache+Tomcat+ArcIMS的系统部署,提供Web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43.
基于WSRF的网格空间服务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网格能够汇集各种空间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支持资源共享,提供"按需服务"的能力。"按需服务"要求能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多样性服务,即能自动发现所有满足用户需求的空间信息资源或其组合,并评估各个资源或其组合,按一定目的选择资源,提供服务。但是由于网格的动态性,使得使用者较难得到现势性很好的空间信息资源的信息,直接影响了空间信息网格"按需服务"的能力。将传统的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直接融入网格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高"按需服务"的可靠性,本文根据支持资源状态和服务分离的网格框架W SRF,提出了W SRF设计网格空间服务及其管理的方案。即在空间信息资源节点,除了将信息资源以标准服务的方式提供使用,还以W SRF的方式组织资源的状态并提供访问和订阅;网格中央节点收集、维护和管理各子节点的服务和资源状态信息,提供信息访问接口以支持"按需服务"所必需的资源选择。最后按照该方案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空间数据网格。  相似文献   
4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ng-term variation in the salinity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SYSCWM) and examine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YSCWM based on hydrographic datasets of the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section and the Korea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 The mean salin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SYSCWM showed a decreasing long-term trend. I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the second EOF mode showed a similar long-term trend. The mean salinity of the center of the SYSCWM was related to the intrusion of saline water from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YSWC), the salinity of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SWC, the evaporation minus precipitation (E–P) flux, and discharge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decreasing salinity trend to the southwest of Cheju Island produced a freshening trend in the YSWC,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in the salinity of the SYSCWM. The freshening trends of the water from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seen as the reason for the decreasing salinity trend from the intrusion of water into the Yellow Sea (YS). The freshwater flux influenced the surface salinity and was brought to deep layers by strong mixing in winter. The mean E–P flux signal and Changjiang River discharge signal lagged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SYSCWM by approximately 5 mon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