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黄海清 《福建地质》2011,30(4):320-326
紫金山悦洋县多金属矿区岩层县三层结构,已开采多年存在较强的游散电流和电磁场干扰,尝试采用被动源面波勘探法进行分层以,以探明目的层。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天然源瑞利波频散曲线提取技术的被动源面波勘探方法。可有效地寻找、追索层状、似层状简单结构的矿体。含矿岩体或岩层,是一种可行的间接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壳聚糖对酸性蓝黑B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吸附时间、溶液的初始浓度和溶液温度等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酸性蓝黑B具有优良的吸附效果,在溶液初始浓度小于400 mg/L,pH=3.5~6,温度约为30~40℃,吸附处理30~40 m in,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区SeaWiFS资料大气校正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光谱辐射传输理论,结合海上同步实测资料,开发出我国海区SeaWiFS资料大气校正模型。经卫星资料处理结果比对,本模型在一类水体,基本消除了412nm和443nm波段离水辐射率小于0的现象;在二类水体,利用临近一类水体的大气条件进行了有效的大气校正;同时建立了670nm,765nm,865nm波段的大气校正模型,这三个面适用于高浓度悬浮泥沙的信息提取。本模型用于处理我国海区的SeaWiFS资料比美国NASA模型更适合我国海区特定的大气和海洋环境,为SeaWiFS资料海洋水色信息提取和我国海洋一号(HY-1)及风云一号(FY-1C)卫星资料的大气校正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Himawari-8数据的夜间海雾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雾是一种发生在海面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掌握海雾的分布与生消变化,能有效地减少海雾带来的危害。卫星遥感观测具有近实时、大范围覆盖、连续观测等特点,特别是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观测系统,能够对海雾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进行动态跟踪观测。本文以2018?2019年黄、渤海发生的海雾事件为样例,利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Himawari-8(H-8)红外辐射数据,分析海雾的多通道红外亮温辐射特性,通过不同波段差和波段比组合,定义海雾和晴空水体分离指数、海雾和一般云系分离指数、多通道亮温差斜率指数以及中红外亮温纹理指数,提出基于多指数概率分布的夜间海雾监测算法;算法分别应用于H-8和韩国静止气象卫星GEO-KOMPSAT2A(GK-2A)数据,对2020年2?6月发生的6次海雾事件多时次卫星观测识别出的海雾位置分布和覆盖面积进行对比实现互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夜间海雾监测算法能有效地实现夜间海雾的识别;选择2020年4月29日夜间H-8和GK-2A 每10 min一次连续观测数据的监测结果,对海雾的发生区域进行跟踪分析,清晰地展现出此次海雾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说明算法能清楚地监测出各时段海雾的分布,跟踪海雾的发展变化,可为海上大雾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