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河南内乡夏馆一西峡二郎坪一带金矿床(点)广泛分布,成矿类型多样,产出条件复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中都有金矿形成。根据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制,将产于接触带和地层中的金矿体分为5种类型,它们是在火山、火山沉积和正常沉积等不同背景下,由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再造)形成的,每类矿床都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成矿过程,以后期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主。构造对金矿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成矿带,二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三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和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就位。构造一热液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主导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2.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相似文献   
73.
桐木沟锌矿床产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在其层状矿体的底板整合地发育一种主要由钠长石和方解石组成的岩石——方解钠长石岩。本文通过对方解钠长石岩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属热水沉积成因,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早期产物。  相似文献   
74.
室内外一体化的建筑物模型是智慧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倾斜摄影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是当下两种主要的建筑物模型数据获取方式。针对单一数据采集方式受诸多因素制约,难以获取完整建筑物室内外三维数据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倾斜密集匹配点云与地面激光扫描点云融合的技术路线,利用地面激光扫描获取建筑物立面与室内点云,利用倾斜摄影获取建筑物顶部点云,并将两者结合构建室内外一体化的完整建筑物点云;以高密泥塑展馆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及融合精度,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以最新卫星影像结合专业部门资料为基础,对1∶1万基础地理信息DLG进行及时更新。以具体实践探讨技术路线,对生产过程提出作业要求,为"十二五"期间一年一次山东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DLG及时更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对2007年8月15日秘鲁近海MW8.0地震在全球数字地震仪台网(GSN)83个台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进行分析,在短周期(SP)、中长周期(SK)和长周期(LP)记录上均识别出在震源破裂过程中由主要破裂激发出的破裂震相。由破裂震相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地震是一个由4次主要破裂构成的地震事件,第2次破裂、第3次破裂和第4次破裂与第1次破裂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约9.1 s、48.5 s和63.3 s,与震源破裂时间函数的结果一致。4次主要破裂激发的破裂震相在GSN台站可识别的震中距范围为1.4°—153.8°。本文给出的破裂震相记录特征,为分析识别其他地震的破裂震相提供了参考。从地震记录图上直接识别破裂震相有助于快速判断震源破裂过程,有助于快速判断震灾损失。  相似文献   
77.
南秦岭震旦系中发现微细浸染型金矿隗合明(西安地质学院,西安710054)关键词震旦系,微细浸染型金矿,矿源层,韧-脆性剪切带,南秦岭80年代以来,黔东南、桂西北、川西北、南秦岭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带和一批较大规模的金矿床,由此我国的金矿地质...  相似文献   
78.
近几年我们在西天山博罗霍洛山北坡开展科学研究首次发现了西天山的热液沉积岩及其热液沉积型铜矿床,填补了该区这一岩石类型及成矿类型的空白,并为今后西天山寻找铜等多金属矿床拓宽了思路。本文主要对热液沉积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进行初步探讨。1.热液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本区的热渡沉积岩按成分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有的类型在国内属首次发现。(1)硅质岩类:包括微晶硅质岩、碧玉岩、白云石硅质岩、钾长硅质岩和透辉硅质岩等不同类型。微晶硅质岩主要由粒径0.005—0.01mm 的等轴状微晶石英组成,并见有玉髓球粒和胶状构造残余。石英晶粒之间紧密镶嵌,接触边界呈港湾状,晶间无碎屑、泥质或  相似文献   
79.
西天山博罗霍洛一带蓟县纪角砾岩成因类型及其研究意义隗合明(西安地质学院,西安710054)关键词蓟县系,角砾岩,西天山西天山博罗霍洛一带蓟县系库松木契克群中有大量角砾岩。研究表明,这些角砾岩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其形成和分布与沉积环境、古构造和海底喷气...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陕西灞源地区湘子岔与安岭沟两个金矿床以及小秦岭其它地区典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因素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本区金矿勘查预测的若干准则,并依据上述准则对不同区段的找矿远景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出该区今后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