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秋中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构造组合为类安第斯型,具时间分段性。按岩浆-构造事件序列,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呈顺时针的pTt轨迹,而从晚侏罗世源于软流圈的岩浆底侵陆壳底部并对陆壳底部并对陆壳加热开始至早第三纪期间呈逆时针的pTt轨迹。说明粤中地区在中生代时期极可能是一大陆碰撞造山与大陆边缘造山复合的造山带。  相似文献   
92.
在非正则性条件下,研究了窄四边形类Wilson非协调元.通过参考元和双线性变换,构造出了任意窄四边形上的类Wilson元.利用窄四边形双线性元的插值定理和有关技巧,得到了窄四边形上类Wilson元的插值误差;同时,具体给出了各估计式中的常数.  相似文献   
93.
堤坝隐患探测中ρa资料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射系数K法并结合常夫的电测深ρa资料解释方法解释堤坝隐患探测中的视电阻率ρa资料,用于区分堤坝中不同性质的隐患,确定引起堤坝渗漏的地质原因以及堤坝内隐患的部位,能进一步提高堤坝隐患探测的分辨能力,为根治堤坝隐患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4.
程锡良  张绪安 《地下水》2000,22(3):126-128
本文通过对牙系下统馒头组地层断裂,向斜及岩脉等构造富水规律的探讨,发现岩石的富水性受断裂的力学性质、规模、断裂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断裂与岩性组合关系的制约,亦受向斜和岩脉构造产状与岩层产状组合关系的影响。同时提高了不同构造条件下,井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5.
震情过程追踪与发震时间的综合概率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大震前主破裂潜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出小震活动、地壳形变异常以及伴随地壳形变而产生出的地下水、水化学、地电阻率等前兆现象随时间变化显示出的动态异常图象,依据河北省及周围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中强震前的前兆异常资料的研究,提取出了9个前兆异常因子的异常变化规律及特征,并建立了务因子的概率预报模型,同时计算出相应的前兆发生后不同时段内地震发生的概率。最后在多个因子随时间推移而逐次出现前兆异常的情  相似文献   
96.
反演潜在震源力学参数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潜在震源力学参数问题,并提出轮回搜索的反演方法,此方法具有搜索范围大,对初始值要求不高,结果比较可靠等优点,根据Alekseev的形变模型,用轮回法,利用1989年大同地震前的水准测量资料(1984-1987)和张北地震前的水准测量资料(1984-1987及1984-1991)对这两个地区潜在震源的力学参数进行实际计算,结果力源中心与后来实际发生地震的震中相差不到40km。  相似文献   
97.
BPM时号点频接收机是一种接收BPM时间信号的短波接收机,本文对它的整机构成及工作原理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98.
纯橄岩中橄榄石的铬铁矿出溶页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芜铁铜沟闪长岩体中发现了大量的超镁铁质岩捕掳体,其中纯橄岩捕掳体中的橄榄石含有多种矿物包裹体,包括罕见的页片状铬铁矿、自形粒状铬铁矿以及单个的圆粒状单斜辉石。含水矿物的存在、铬铁矿页片偏高的Fe^3 含量以及定向生长的方位表明,铬铁矿页片只大量出现在强烈变形纯橄岩内的橄榄石残斑中,页片主要沿橄榄石的(100)位错壁生长,纯橄岩曾受到流体的影响(含金云母、角闪石)。铬铁矿页片只是橄榄石降温和氧化的结果,和降压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99.
秦岭大陆碰撞金成矿机制与金矿带时空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秦岭巨型金矿带内353处岩金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带内矿化强弱变化有序,由NE向SW依次分出小秦岭-熊耳山强矿化带、北秦岭弱矿化带、中秦岭强矿化带、南秦岭弱矿化带和松潘-甘孜强矿化带5个亚带。它们的成矿时代始于印支期,经燕山期,终于喜马拉雅早期。其中小秦岭-熊耳山亚带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中秦岭亚带主成矿期为燕山早期,松潘-甘孜亚带主成矿期为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期。金矿带时空定位在于控矿构造带的时空定位。空间上,控矿构造带包容金矿带或基本一致;时间上,金矿带与控矿构造带基本同步或滞后。金矿带时空变化原因在于控矿构造带的构造迁移,从控矿构造带的主断面向两侧迁移,迁移速率0.78~3.5km/Ma。金矿带及其控矿构造带的形成和迁移原因在于大陆碰撞。大陆碰撞及其俯冲带下插构造位的加深,依次形成变质岩及变质成矿热液-改造系列花岗岩及气液成矿流体-同熔系列花岗岩及超临界成矿流体。不同构造位的成矿流体特征不同,形成不同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上升形式和构造空间不同,形成不同的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对我国20个地倾斜基本台站的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日均值作了富氏谱分析,并以自相关函数进行了卓越周期测定。 文中对卓越周期的物理机制作了简要的解释,并依B·古登堡公式推导了地倾斜的热倾斜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