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0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集能力受泥页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的复杂成岩改造影响,纵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相关研究仍不够深入。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典型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多尺度观察手段,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物性分析及能谱分析等测试资料,开展泥页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控储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可识别出7种成岩作用类型,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以方解石重结晶、黏土矿物转化及白云石化作用为主; 沙四上亚段整体处于中成岩A阶段。(2)方解石重结晶、黏土矿物转化及白云石化作用在垂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演化特征,重结晶成因的亮晶方解石主要发育于纯上3小层与纯上2小层,黏土矿物转化所形成的晶间中—高孔区主要发育于纯上2小层; 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类型的白云石,其中,泥晶白云石主要发育于纯上3小层,微晶铁白云石主要发育于纯上1、2小层。(3)方解石重结晶和黏土矿物转化的协同使得纯上2小层产生了大量微孔,同时适量的铁白云石可作为骨架矿物支撑孔隙,有利于中深层孔隙的保存,是该小层成为优质储集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及沉积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槽实验模拟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发育,剖析其沉积动力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斜坡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沉积动力机制不同,导致各相带的扇面坡度和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以水流推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以滚动、跳跃方式搬运,粒度最粗;前缘斜坡以重力作用为主,沉积物顺坡向下滚动、沉积,粒度略细,且具有明显的正粒序特征;前扇三角洲以浮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为悬移质沉降,粒度最细.整体上,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沉积物不断前积和垂向加积的过程,湖平面变化不同,二者作用强度不同,致使扇体形态有所差异,但扇面各部分基本维持相对固定的坡度,且沉积物的整体粒度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3.
在充分利用岩芯、录井、测井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的沉积相类型,首次提出运用相对单因素综合作图法来绘制各沉积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综合探讨了沙河街组的沉积特征及空间沉积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滨浅湖相和半深湖—深湖相4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砂体为欢喜岭地区主要的储集砂体,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持续发育,主要发育于盆地缓坡部位;湖底扇主要发育在SQ3和SQ4沉积时期,主要分布在广阔的半深湖—深湖环境内;相对单因素综合作图法可以弥补传统的沉积相作图方法精度低的不足;沙河街组的沉积相垂向演化的旋回性明显,自下而上分为两个水进旋回,分别为SQ2~SQ5沉积时期和SQ6、SQ7沉积时期;每个水进旋回初期,盆地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水体较浅,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湖底扇沉积规模较小;每个水进旋回中后期,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湖盆水体加深,扇三角洲规模减小,而湖底扇沉积规模明显扩大,形成非常有利的储集砂体,在研究区广泛发育,是研究区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4.
李晨  陈世悦  楼达  付立新  鄢继华 《地球科学》2021,46(8):2903-2918
中生代黄骅坳陷位于华北克拉通汇聚与破坏的中心,为各物源的汇集地,记录了华北中生代盆地的构造及物源演化.对研究区中生界砂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样品SiO2、Al2O3、Na2O、K2O和Fe2O3T平均含量分别为66.98%、13.65%、2.74%、3.03%和3.26%,砂岩为岩屑砂岩、长石砂岩和杂砂岩.砂岩CIA和ICV的平均值分别为56.12和0.94,均经历了一定的化学风化及再旋回作用.砂岩的母岩为长英质火成岩和再旋回沉积岩,并混杂少量基性火成岩.由三叠纪到白垩纪,中生界砂岩物源逐渐由华北北缘大陆弧演化为燕山造山带和黄骅坳陷内的岩浆作用及古隆起.   相似文献   
25.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及四段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变形构造,如微断层、层内小褶皱、液化砂岩脉、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和火焰构造等。通过牛110、利 981、车古 201和义 377等井的系统观察,发现震积岩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震裂岩和震塌岩层段、阶梯状正断层层段、振动卷曲变形层段、液化砂岩脉层段、碎块层段和均一层段,分别对应于强震期、地震衰减期和余震期。震积岩的发现不但有助于分析判断控盆边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震积岩自身也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集体,因而地震事件沉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6.
常嘉  陈世悦  鄢继华 《沉积学报》2019,37(5):968-980
为揭示渤海湾盆地陆表海背景下的煤系层序地层界面形成机制以及层序地层格架内的聚煤作用特征,以淄博博山地区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古构造运动形成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正常海退形成的下切谷冲刷面、盆地基底构造运动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以及最大海退面等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区含煤地层划分为三个七级层序。经对比研究层序内的煤层的发育特征后认为,潮坪泥炭坪、潟湖及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为煤层最有利发育相带。SQ2、SQ3、SQ4、SQ5、SQ6层序内均有可采煤层发育。  相似文献   
27.
扇三角洲亚相定量划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相的定量划分一直是沉积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水槽实验发现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向前缘和侧缘前积、向上加积的过程,加积层和前积层分别代表了扇三角洲的平原部分和前缘部分。从剖面上来看,自扇三角洲根部至前端,平原部分的厚度逐渐减薄,而前缘部分的厚度则逐渐增厚。提出以剖面上前积层和加积层厚度相等的点作为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的厘定界限,由此可以解决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在平面上的定量划分问题。根据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实验发现,剖面上前积层厚度与加积层厚度相等的点随着扇体的生长而不断变化,但平原部分与扇体延伸长度的比值λ保持不变,只受原始地形坡度α和扇面坡角β的影响。扇面坡角β是一个经验值常数,因此,在勘探过程中,只要通过地层倾角测井求出原始地形坡度α,再根据地震剖面或单井资料统计确定扇体的延伸长度,就可以计算出前缘亚相的分布范围,从而为预测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通过野外露头详细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大河沿地区塔尔朗组细粒沉积岩矿物成分、沉积构造、岩性岩相类型及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尔朗组细粒沉积岩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长石及黏土矿物;沉积构造类型包括较强水动力下的粒序层理、小型交错层理、脉状层理以及静水环境下的纹层状构造;以颜色、矿物成分、沉积构造等因素为依据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5种岩相,包括灰黑色薄层状混合细粒岩相、深黑色页状黏土岩相、灰黑色纹层状混合细粒岩相、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相、灰白色页状灰岩相;岩石类型包括碳酸盐岩类、细粒长英沉积岩类、细粒混合沉积岩类3种岩石类型。塔尔朗组细粒沉积岩沉积期温暖湿润,整体上属于还原的半咸水-咸水湖盆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