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郑文衡 《地震研究》1998,21(3):236-240
地震孕震体是一个非线性双稳整系统,具备发生随机共振的条件。而地震的孕震过程与发生现为有量输入和大功率的能量输出。本用随机共振理论,解释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22.
在芬诺斯坎迪亚地区及邻近地区建立了一个地壳及上地幔的三维地球物理模型。这个模型采用地震学结论、重力场和热流量数据进行组建。根据地震学数据得出的地层以及P波速度在这些地层中的分布,定出基本的初始地震模型。而速度、热产生和密度之间的关系的经验公式用来将地震模型变换成热学模型与密度模型。在变换过程中,压力与温度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已经搞清楚并已加入计算。在解决地热和重力数据的反演问题时,使用速度、热产生和密  相似文献   
23.
探讨了识别地震前兆信息的新途径。使衙“机器发现”方法,即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递归函数理论处理前兆观测资料,建立其解析函数表达式,并以解析表达式的外推值作为识别异常的标准,实现了对地震前兆信息的定量分析。对倾斜固体潮M2波潮汐因子γ值进行实际处理,与平静期或有强震异常的时段进行映震分析,其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24.
提出了控制地震概念和用时间反转方法实现非均匀地壳中波的聚焦,从而实现动力触发地震的思路。采用了有限元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了在波的遍历模型、线性不均匀的介质、以至非线性介质中的时间反转,探讨了在潜在震源区域人工聚能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这种聚能是可行的,在考虑介质非线性的条件下,波能量至少可以近似地聚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