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李艳伟  郑国光 《气象科学》2007,27(6):666-671
为检验新旧配方三七炮弹的增雨效果,选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层状云催化模式对河南省春季的一次层状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新旧配方催化后云体的动力过程和微物理特征,并与未催化情形进行对比。得出新配方的增雨效果优于旧配方;催化后冰相粒子出现时间提前且含量增加,特别是用新配方催化后云体反应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02.
青海省秋季一次对流云人工增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三维对流云数值模式,模拟了青海省2002年秋季一次对流云过程,分析了青海省秋季对流云云体发展的动力学特点和微物理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海省秋季的对流云降水几乎全部是由霰的融化形成的,而自然云中冰晶含量少、冰霰自动转化形成霰胚的过程非常微弱。但采用合适的方法催化以后,冰晶的核化、繁生量增加,通过冰霰自动转化过程形成大量霰胚,霰胚再通过其他冷云微物理过程迅速增长,融化成降水。催化后各种微物理机制都比催化前活跃,同时催化改变了云体的动力场分布,在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的相互促进下,使增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制定的背景及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扼要地介绍了《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防灾减灾、保护气候和大气环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科技与教育、政策法规、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104.
气象探空测风软件系统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空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气象情报和资料的主要来源。气象探空测风软件是高空气象站探空测风综合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一系列严密的处理方法,同时又融汇了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其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新一代探空系统效益的发挥。该文介绍了高空气象台站探空测风标准化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重点在软件需求、系统结构、实现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设计出适合于各种高空探测系统,方便实用的“标准化”探空测风软件,为进一步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听了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的汇报,对黑龙江省气象局贯彻今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是满意的,特别是在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深化改革、科技服务与产业、实施人才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强调了创新.我觉得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各方面工作做的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对在黑龙江省局党组领导下的黑龙江省气象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另外,我希望大家在省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继续努力,使黑龙江省气象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6.
阻力系数是冰雹运动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参量。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圆锥形冰雹的阻力系数,给出了不同锥角不同底面曲率的圆锥形冰雹阻力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冰雹风暴中的流场结构及大冰雹生成区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采用对风暴每6min一次CINRAD/SA的立体扫描资料,分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几次冰雹云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风暴中存在中尺度气旋,中尺度气旋低层气旋性辐合、中低层纯气旋性旋转、中上层气旋性辐散、高层辐散。在中高层气旋的右后侧紧挨着有一个反中气旋伴随。中气旋与反中气旋形成了一个“8”型流场和“S”型的强回波区。在中层到中高层,“S”型强回波区有利于形成“穴道”,而在“S”的两个拐弯处的内侧,水平速度更小,更易形成“穴道”,成为大冰雹生成区。  相似文献   
108.
1国际防灾减灾面临的一些问题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联合国曾经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热带气旋、地震、洪涝、雷暴与龙卷、雪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风暴潮与海啸、热浪、雪崩),其中大部分是气象灾害引起的。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由气象现象引起的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每年由气象现象引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500亿美元,1965年以来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达20亿人口,有300万人失去了生命。当今世界,经济的发达与社会的发展,使得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