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奥运主场馆区工程环境高分辨率遥感监测与虚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航天、航空遥感数据,对北京奥运主场馆区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交通、场馆、绿地等焦点问题的改善和变化指标进行了立体的连续观测,并以季报、年报形式予以发布,开发了奥运主场馆区工程环境监测虚拟仿真示范系统、具有自主版权的基于Internet的虚拟奥运场景发布与浏览系统.这些立体、连续、累积的观测数据与标准化系列产品直接提供给了奥运组委会和北京市相关部门,切实服务于奥运规划建设,为落实"绿色奥运"提供了科学数据与信息;完成的航空遥感影像图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工程规划部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所采用,用于奥林匹克公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地区的交通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2.
汶川地震重灾区堰塞湖次生灾害危险性遥感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震堰塞湖的破坏性不亚于地震灾害的直接破坏,开展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估,对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辅助数据,确定了汶川灾区52处主要堰塞湖的名称、空间位置,识别出其鲜明的线状空间分布特征.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价,分为极度危险(1个)、高度危险(5个)和危险(46个)3个等级.遵循溃坝威胁区确定原则和方法,对堰塞湖溃坝威胁区进行了分析和划分,结果表明,重灾区受堰塞湖溃坝威胁的总面积为963.27km2,涉及18个县市(区)的134个乡镇.最后,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重建规划和堰塞湖风险规避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双视向补偿的最佳入射角组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模拟的最优化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DEM数据模拟2个视向不同入射角下的叠掩和阴影掩模图像,用补偿效果作为评价函数选择最佳的入射角组合.将该方法应用于地形平缓、适中和陡峭3个实验区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最佳入射角组合,为双视向补偿应用中的SAR图像数据订购提供了科学依据,是SAR图像双视向补偿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54.
邵芸  廖静娟  范湘涛  刘浩 《遥感学报》2002,6(6):440-450
利用已有的微波后向散射模型模拟计算了水稻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分析了一个生长周期内水稻冠层与微波电磁波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植物物理参数对其后向散射特征的影响及其随极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特征在整个水稻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输入后向散射模型的数据包括通过田间测量获取的水稻物理参数。在地面测量的同时或准同时获取了中国广东肇庆试验区的多时相雷达卫星(RADARSAT)遥感图像。雷达卫星观测结果和后向散射模型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水稻的后向散射特征随其物理参数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极化状态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这从理论上预示了多时相多极化雷达遥感技术进行水稻长势监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55.
海底自然烃渗漏在海洋表面形成的油膜分布对海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利用3 m分辨率的RadarSAT-2数据在渤海海域开展海洋表面油膜检测同步现场试验,利用机油在海面生成表面油膜,14 min后接收SAR数据,测量并分析海洋表面油膜雷达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合海况条件下,3 m分辨率SAR数据可以检测到几个微米厚度的表面油膜,此时C波段对海洋表面波有5 dB的阻尼作用。油膜漂移的SAR测量结果进一步证实表面油膜的扩散与漂移受风场、流场影响。  相似文献   
56.
邵芸  宫华泽 《遥感学报》2011,15(3):645-648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历史上,曾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物产丰富,景色秀美,养育了众多文明,包括楼兰、米兰、小河等文明,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夏训诚,2007).今天的罗布泊已经彻底干涸,只剩下广袤无边的干涸湖盆、剧烈起伏的盐壳层、风成沉积物和沙漠,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被称为"死亡之海",地球"旱极",是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和塔里木盆地的积水积盐中心,其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邵芸 等,2003;Elachi 等,1983;Farr 等,1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