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云南腾冲云峰山道观古建筑群防雷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腾冲云峰山道观古建筑群防雷系统的分析,解决这两个防雷难题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2.
提出了屏蔽电极法——一种通过电流补偿来改变地下电流密度分布,从而突出深部目标体的异常,达到提高电法勘探深度目的的方法.先从理论上作了分析,然后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直流电阻率剖面和电阻率测深法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屏蔽电极的位置和补偿电流的大小选择合理时,屏蔽电极法较之一般直流电阻率法的探测深度有明显提高,提高程度与地质体本身的形态、产状有内在的联系.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都说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直流电阻率法的勘探深度.  相似文献   
173.
给出了位场场源边界识别的最新技术,利用斜导数法、斜导数水平梯度法及theta图法对山西境内古裂陷带和古拼接带及山西地堑系主要断裂构造进行了边界位置识别研究,并与常规水平梯度法进行对比分析。对理论模型和山西实际资料的边界识别结果表明:这些新技术的识别效果都优于传统水平梯度法,能获得更丰富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74.
测量与友谊     
~~测量与友谊@赵斌~~  相似文献   
175.
赵斌 《测绘科学》2007,32(1):150-152
GIS中大量用户的交互都要通过用户界面完成。本文在分析了GIS中传统用户界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柔性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它建立了面向对象的GUI模型,使用基于消息的松散耦合方式对界面进行控制,通过界面元素配置解决了界面的可组织性,界面元素定制解决了界面的可扩充性,实现了界面的柔性。最后通过实践,本文给出了柔性图形用户界面的特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176.
中条山涑水杂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条山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拥有著名的晚太古代"变斑岩型"铜矿峪大型铜矿床和元古代"层控型"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床,近年来又在中条山西南段的涑水杂岩中发现以变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为容矿岩石的桃花洞铜矿。为了弄清楚该铜矿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地质背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MC-ICP-MS)方法对桃花洞铜矿容矿围岩—涑水杂岩中的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寨子—西姚灰色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脉和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 625±11)、(2 592±16)、(2 548±15)Ma;岩石中古老继承性锆石的年龄分别为(2 790±15)、(2 773±24)、(2 782±34)Ma;三种不同成生顺序的岩石中均有大于2 700Ma的锆石存在,且年龄相当接近;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可能最初形成于太古代。涑水杂岩作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容矿围岩,其成岩时代可以间接指示成矿时代,由此得出赋存在变基性火山岩层中的古火山含矿原岩建造型铜矿有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铜矿之一。  相似文献   
177.
一种新的固体潮观测数据特征量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应用于固体潮观测数据的处理,通过对模态分量从频域上以及从固体潮调和分析结果上与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证明:经验模态分解可以将固体潮观测数据完整地分离成5种特征量:潮汐观测高频信号、半日波信号、周日波信号、潮汐观测低频信号和观测数据的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78.
小波分解-STFT方法在地形变观测数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小波分解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相结合,实现了对信号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的精细分解,同时给出信号高频部分的时频谱,结果直观明确,计算过程简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作为连续形变观测数据的常规分析方法,也可用于其他连续观测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9.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13年的GPS区域网资料,并结合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3年的GPS资料以及境外天山、帕米尔等地区公开发布的最新速度场结果,获取整个天山及邻区较为完整的地壳运动图像,以此研究天山及邻区的现今地壳缩短速率及其空间变化。初步结果表明,自西向东分别横跨帕米尔北缘逆冲断裂带、柯坪塔格逆断裂 褶皱带、库车逆断裂 褶皱带、玛纳斯逆断裂 褶皱带和吐鲁番中央隆起逆断裂 褶皱带的5条GPS速度剖面显示,整个天山南北向的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逐渐减小,且剖面内的地壳缩短与变形并非线性分布,其现今地壳缩短速率分别为26、20、12、9和4 mm/a。  相似文献   
180.
汶川 Ms8.0地震同震倾斜应变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汶川地震震中附近450 km范围内倾斜仪、应变仪记录到的同震变化做了筛选统计,并根据弹性半无限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分别采用远场地震波资料、近场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同震滑移分布模型,正演计算震中附近台站的同震倾斜、应变变化.通过对实际观测与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初步表明:实际观测的同震倾斜变化方向与模拟计算结果存在75%的一致性,实际观测的同震倾斜变化比模拟值大约1~2个量级;实际观测的同震应变方向与模拟计算结果仅有33.3%的一致性,实际观测的同震应变变化与模拟计算值相当或仅大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