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化学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及动物体内实验等方法,进行了鳀鱼蛋白水解物的一般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抗高血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蛋白水解物含蛋白质20.50%、脂肪9.63%、水分67.37%、灰分1.09%;在必需氨基酸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及缬氨酸达到FAO/WHO(1973)提出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中相应氨基酸的88%-100%;该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抑制由高脂类饲料喂养导致的高血脂大鼠的TC、TG、HDL升高,其抗高血脂作用可能来源于它本身的功能因子(包括牛磺酸、DHA、EPA、Ca、P和Fe等)。  相似文献   
32.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化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是单一的用户界面严重制约着用户对地图可视化系统应有功能的使用。基于此,提出了用户界面模板的观点,通过对用户界面元素和用户界面类型的研究,设计了几种常用的用户界面模板,并说明了模板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3.
Preparation of Fe^2+ chelate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 (Fe-FPH) obtained from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was introduced and its bioactivity was studied by compound enzymolysi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hydrolysate chelating Fe^2+ are DH (degree of hydrolysis) at 5%, pH 7.0, 20℃ and 15 min chelating time for FM (material not being defatted). Four types of Fe-FPH including CA (deposit after chelating), CB (deposit in 5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CC (suspended deposit in 8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and CD (bottom deposit in 80% of absolute ethanol solution) were fractionated with absolute ethanol from FM. Structural analysis through infra-red spectrum revealed that Fe^2+ was combined strongly with amino-group and carboxyl-group in each chelate and each Fe^2+ could form two five-member ring structures. All of the four chelates were shown more significant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nd can be used as natural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antioxidant. Among all the chelates, the CB possesses the most effective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t 92% as high as that of a-tocopherol. Among all Fe-FPHs, only CD showed the most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lmonella typhi, and Bacillus subtilis and can be used as natural antibacterial. It provides a more effective way for utilization of low value fish proteins and key information of Fe-FPH as additive in food industry.  相似文献   
34.
为降低单个模式预报的不确定性和提高多模式集成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精细化程度,利用Cressman插值初步建立了我国0.25°X0.25°网格化污染物实况。结合4套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通过均值集成、权重集成和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分别逐格点建立了集成预报。在预报当天各单一模式和集成方法前50 d预报效果评估基础上,建立了最优集成预报。对2018年12月19一22日一次重污染过程中集成预报的PM_(2.5)浓度评估结果显示:在污染较重时刻,最优集成预报与观测之间的归一化平均偏差(NMB)值在重污染地区保持在—20%~40%,对污染程度为良及以上区域的预报范围相较于单个模式更接近观测。整个过程中,最优集成在大部分污染区域与观测之间的NMB值为—20%~20%,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35~75μg·m~(-3),相关系数(R)值大于0.4。相较于所有单一模式和其他集成方法,最优集成在全国最多的格点有着较高的总体评分。在污染最重区域的8个城市,最优集成预报的污染过程平均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比观测时间早1.8和6.9 h。未来需融合卫星反演和地表观测来提高网格化污染物实况的精细化程度,利用降尺度、主客观融合和滚动订正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网格化多模式集成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5.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用户模型构建与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超  陈毓芬  吴增红 《测绘学报》2011,40(1):118-124
为增强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用户模型构建和匹配的准确性,提出四元组交互用户模型及基于概率的相似度匹配算法.该模型充分考虑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的"人""机"交互特征,能更加全面反映用户在使用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时的特征.详细地介绍概率的相似度匹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最后进行实例验证.实例证明,所提出的用户模型构...  相似文献   
36.
林琳  孙嫒  谢超 《海洋与湖沼》2014,45(1):178-182
为了预测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鱼干的货架期,对贮藏在30°C、35°C、40°C下的小黄鱼干的品质进行测定,通过测定菌落总数、酸价、过氧化值三个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分别对这三个指标与贮藏时间、温度建立一级动力学方程及Arrhenius方程,建立小黄鱼干货架期预测模型。经计算得出,菌落总数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指前因子(k0)分别为29.26kJ/mol和4.46×102,酸价预测模型中的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47.05kJ/mol和4.1×105,过氧化值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49.76kJ/mol和1.53×106。在37°C和42°C条件下验证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分别为?4.68%和?6.25%,准确性较好。进一步推算得出,在20°C和25°C常温下贮藏小黄鱼干,产品的货架期为500d和352d。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模型和Matlab语言在矩阵运算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发实现了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程序。简要介绍了利用Matlab语言开发此程序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8.
谢超  饶晓琴  尤媛 《气象》2022,(2):254-260
2021年11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显著偏强,欧亚中高纬环流呈纬向多波动型,冷空气活跃,东亚大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均偏西偏强.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3.8 mm,比常年同期(18.8 mm)偏多26.7%;全国平均气温为2.9℃,与常年同期持平.月内气温冷暖起伏较大,出现了2次全国型寒潮过程和3次大范...  相似文献   
39.
40.
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质构法等方法研究了鲣鱼在热处理过程中鱼肉的外形尺寸、质构特性、营养品质和酸度等随中心温度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鱼体中心温度不断升高,鲣鱼的长度先快后慢的发生了收缩,80°C时收缩率达24.56%;宽度先膨胀后收缩,80°C时膨胀率达到12.15%,厚度则一直膨胀,80°C时膨胀率达22.17%;鲣鱼硬度和咀嚼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弹性则一直降低,内聚性波动很大,但总体上升;盐溶性蛋白、碱不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逐渐减少,且60°C时已检测不出水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和非蛋白氮逐渐增加;鲣鱼肉的酸度不断增加。同时对鲣鱼热处理过程中组胺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鲣鱼中组胺在热处理后有所增加,且初始原料组胺含量越高,热处理后增加越明显。该研究成果将为鲣鱼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