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我国夏季主雨带的形成,是从上一年夏季开始的,共经历3个阶段①上一年5~9月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孕育期;②10~3月西风急流发展期;③西风急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替代期(本年5~9月)--主雨带形成.在3个阶段中,北半球大气加热场上制约西风急流变化的最活跃的因子,是高、中纬地区由波状低云和冰雪盖交替进行的冷却大气过程.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65~2000年资料证实,基于冬季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之间存在的动能互补属性,用冬季资料预测夏季大范围旱涝分布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3.
蔡尔诚 《气象》1982,8(9):23-23
从实地观测和资料分析中发现,强烈的暴雨云型之一是:在层状云内有对流云发展。通常,层状云所在的高度附近、大气层结是稳定的,因而它将仰制低空对流云的发展。可是若层状云侵入后,其下部对流云反而旺盛发展起来。这表明:①低空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②大范围的层状云将提供充沛的水汽平流;③旺盛发展的对流云将供应足够的冰晶。这都为强烈暴雨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1981年7月29日14时,测站(▲)位于一条地面  相似文献   
24.
蔡尔诚 《气象》1977,3(8):18-18
毛主席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认为县站预报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加以讨论。 第一、单站天气可分吗? 大范围天气是可分的。例如:气压场可分解为高气压与低气压的对立统一;温度场可分解为冷区与  相似文献   
25.
卷云与天气     
蔡尔诚 《气象》1976,2(3):20-21
如果把降水分为系统性(即从外地移入的)降水和局地性降水,那么在我们黑龙江宝清地区出现系统性降水之前,往往会有卷云出现。 但也不是每一次卷云出现都预兆未来有降水天气。以1974年为例(见表1),在147次卷云出现后,只有102次发展的卷云才预兆未来24小时内转阴雨天气。因此,认真分析总结卷云发展与不发展的各项特征,是用云天做单站预报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6.
用云天气学方法分析省区域地面图上“强降水构造”与700hPa天气图上水汽辐合轴的不同配置,建立河南中尺度概念模式。经历史回报和1994年汛期实时业务应用,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2004年夏季中国气候预测结果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从一个新视角——冬季西风急流与夏季副热带高压能量互补关系,预测中国夏季降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蔡尔诚 《气象》1982,8(6):11-13
单站(局地)观测到的云,不仅是代表观测场上空的一个“点”,还是方圆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左右的一个“场”。为了了解这种中小尺度的云场对地方降水预报的可能性,我们作了以下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9.
蔡尔诚 《气象》1980,6(2):5-6
在一次中期(3—7天)回暖少雨过程中,并不是天天碧空无云,而常常有或多或少的高、中云侵入,有时甚至有低云和少量降水。同样,一次中期低温久雨过程,也不是每天都有降水,其间也有短时的无雨间歇。因此,我们按照云、雨侵入本地的阶段性,能把一次中期天气过程分解为至少两次短期“起云”或降水的过程。通过仔细观测各次短期云、雨过程,可以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中期过程转折前,其表现的短期云、雨特征有一次(少数时候出现两次)“显著变化”——指由前期一种云系变为后期性质相反的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