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Mon.  JWH 胡克 《世界地质》1991,10(1):84-85
很显然,北美板块的西部位于太平洋壳-包括古生代以来的古太平洋壳的侧翼。从晚古生代至今,洋壳碎块伴随着洋壳的俯冲和钙碱性岩浆岩的形成而增生到北美板块西沿。增生物质构成了“可疑地体”,它们占加拿大科迪勒拉西部的2/3,这里海拔高度2000~5000m,地壳厚度32~25km,是由硅镁质和幔源岩浆岩组成的新陆壳。构造研究和深部地震反射研究表明,形成科迪勒拉地壳的基础构造是由逆冲断层限定的岩片的堆砌作用。愈靠近堆砌岩片的底部,其断裂的时代愈新。这种现象与众所周  相似文献   
72.
研究表明,大别地块中榴辉岩形成时的变质压力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由2.8~3.5GPa降至约1.0GPa,而温度变化则不明显,由647~755℃略增至684~829℃.榴辉岩的围岩中某些残留高压矿物或其假象的发现证明它们与榴辉岩一起经历了原地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不同地区榴辉岩的退变组合及P—T条件与围岩同步变化,从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从而表明现今围岩所展示出的“递增”变质带是由榴辉岩相退变质作用造成的,其形成时代可能不早于晚元古代.  相似文献   
73.
东北平原西部的碱性尘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冬春季节在东北平原的西部常有碱性尘暴发生。碱性尘暴是指地表碱性物质被风吹扬、在空中悬移造成的能见度低于 1 0 0 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碱性尘暴以碱性物质为主 ,并伴有一定的沙尘和盐尘物质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尘暴。碱性尘暴发生时 ,白色的盐碱物质大面积地弥漫在空中随风迁移 ,所到之处均披覆了一层白色的碱尘物质 ,当地群众称这种碱性尘暴为“刮白烟”。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美国西部的Owen和Mono湖盆区就有关于碱性尘暴现象和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报道。碱性尘暴不仅造成土地沙化 ,而且大量的碱性物质沉降在土壤表面造成了土地碱…  相似文献   
74.
Ellis和Green(1979)对石榴石—单斜辉石KD(Fe,Mg)地质温度计的实验校正与B类、C类榴辉岩主要相和次要相的简单体系实验资料相吻合,亦与相平衡结果的热力学简单外推相吻合。使用榴石石—单斜辉石KD标度计时,自然组合的显微探针分析必须对Fe~(3+)做校正。榴辉岩的地质测压术更为困难。斜长石的缺失定量地确定了石英檀辉岩的压力下限。平衡压力的其它资料来源于榴辉岩次要相的稳定性实验工作。诸如硬柱石、黝帘石,滑石,钠云母,钠长石和透闪石。根据热力学分析,许多研究详细的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产区所需压力最低为12~13kb。根据高温下干的基性成分实验工作的远外推,早期6~9kb的估计是不正确。榴辉岩很可能形成于很高的水压下;水压远小总压的条件可以出现,但一般不是必须条件。地壳榴辉岩可以概略地划分为三类。低温类(450~500℃),有硬柱石的假象;高温类(600~750℃),含有滑石和蓝晶石或者产于同变质泥质岩含有这一组合的地体中;中温类(500~600℃),既无硬柱石亦无滑石—蓝晶石。这些岩石的推测压力变化在12~18kb之间,一些地区在形成粗粒石榴石和绿辉石的过程中,其压力可达20kb,或更高一些。如此高的压力必然是大陆边缘俯冲作用的结果。塔斯马尼亚和挪威南部的石榴石—绿辉石核部与边部的成分差,以及厄瓜多尔Raspas组的榴辉岩矿物成分范围均指示了温、压增加的递进变质的俯冲作用过程,但没有得到证实。许多榴辉岩的次生绿片岩组合标志着在相对高温条件下的上升活动。另一方面,等压冷却之后,上升至地表之前,可能在浅部发生另一期的、温度上升的变质作用。最低的T/P平衡条件见于较年轻(晚白垩—第三纪)的产区,包括了所有的与硬柱石有关的实例。它们视平均俯冲作用地热梯度约为埋深的11℃/km,或者更低些。最老的(晚元古—早元古代)榴辉岩见有最高的视地热梯度约为16℃/km。这包括与白云岩有关的样品。尽管样品相对较少,计算中误差较大,但这一视俯冲作用地热梯度范围亦可表明,适于形成低温地壳榴辉岩的条件在较晚的地质历史中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75.
由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协作,对安徽境内大别山区的榴辉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出露较好的地区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填图工作,采集了大量的岩石标本,逐一进行了薄片鉴定,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同时,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博士研究生胡克对山东、江苏两省的榴辉岩做了较为详细的工作,在岩石学、矿物学等研究方面获得了很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76.
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晓春  胡克 《地质论评》1994,40(6):494-501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别—苏鲁高压变质带中的榴辉岩是多种多样的。与蓝片岩共生的C类榴辉岩可能由俯冲洋壳经低温高压变质作用(t=523℃,p=1.2—1.5GPa)形成;与片麻岩共生的B类榴辉岩则可能是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由俯冲陆壳中的基性成分岩石经原地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t=651—828℃,p=1.2—3.8GPa)形成;侵入于B类柯石英榴辉岩中的脉状榴辉岩(A类)可能是在相对高温高压条件下(t=769℃,p>1.8GPa)由偏超基性岩浆直接结晶出来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榴辉岩不是一次简单高压变质事件的产物,表明华北—扬子板块边界经历了漫长而多期次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7.
在海平面变化和海陆变迁的研究中,需要对海岸平原沉积物中所含的微体古生物(如硅藻、有孔虫等)和贝壳进行鉴定,统计出各个层位不同种属的百分含量。再根据各层位不同的微体古生物或贝壳的组合,区分海陆相沉积及恢复海岸平原的古环境。由于微体古生物或贝壳的鉴定较为复杂并受分析鉴定者熟练程度的制约,或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或贝壳还常因保存不好,往往难以得到连续系统的鉴定结果。因此,近年来,在国外一种操作简便的判断海岸平原沉积环境的方法———沉积物的粘土混浊水导电率的测定方法被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对样品的要求不高,无论是新…  相似文献   
78.
东北地区泥炭表土中植硅体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新荣  胡克  王东坡 《地理科学》2007,27(6):831-836
表土沉积物中植硅体组合研究是恢复第四纪古植被、重建第四纪古环境、划分对比地层的基础。对东北地区41个地点的泥炭表土进行植硅体分析,发现东北泥炭表土中植硅体含量丰富,主要可分为哑铃型、鞍型、扇型、帽型、尖型、齿型、棒型、方型、长方型、梯型和其它11种类型。植硅体表面形态特征不一,表面纹饰多为突起或凹坑,其中哑铃型植硅体可细分为2种,扇型、齿型和棒型植硅体各分5种,帽型和尖型植硅体各分3种。  相似文献   
79.
20 0 0年 4月 5日至 8日 ,我国西北地区北部、华北、东北南部和黄淮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的扬沙或沙尘暴。 4月 7日下午至夜间 ,吉林省长春市出现浮尘与降雪相间的特殊天气过程 ,最终形成了特殊的“泥雪”景观。市区地面存留的降雪分为截然不同的上下两层 ,上层浅黄色而下层洁白。远源沙尘集中在上层 ,为研究降尘提供了绝好的样品。笔者对降尘雪样进行了研究 ,取样时间为 4月 8日早晨 ,地点选取长春市区中西部解放立交桥、民航机场、文化广场、南湖公园四处 ,每取样地点采取上层含降尘雪样各 2份 ,每份样品的采集面积为 50cm×50cm。据 4个…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辽东半岛大清河海岸平原的地貌考察和人工钻孔取样,对研究区内7个钻孔不同层位的113个样品进行了混浊水导电率测定;根据钻孔剖面海陆相沉积环境变化与导电率曲线特征值,推断出大清河海岸平原全新世时期海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1和g2的导电率曲线有2个明显的峰值,显示研究区发生了一次完整的海侵过程,且海水到达接近g3孔位置之处;另外,靠近陆侧的g3孔在海拔2.1 m处出现一小峰值,推测由于海水到达此处使得导电率变大,由此进一步得出研究区海侵时海平面(即平均高潮线)达到的最大高度为海拔接近2.1 m处,比现今海平面低1.0 m左右,说明全新世高海面之后,研究区表现为构造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