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213篇
地质学   1087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新疆东天山地区泥盆纪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广泛发育。火山岩系由钙碱系列(占75%)石英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碱长流纹岩以及大量的火山碎屑岩,和拉斑玄武系列(约占25%)的石英拉斑玄武岩,少量橄榄拉斑玄武岩组成。岩石普遍富含Na_2O,SiO_2,而贫MgO,K_2O,以CaO,属钠质型和普通型。稀有元素配分型式具“三隆起”特征,过渡族元素呈明显的“W”形态,稀土元素为铕平坦或略具亏损的轻稀土富集型。据研究,火山岩由南至北具明显的钾元素地球化学极性。反映其板块构造环境为一俯冲带倾向北的陆壳型岛弧。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35.
136.
本矿床赋存于晚侏罗世仇山火山断陷盆地中劳村期的火山碎屑流沉积相底部地层内,矿体呈层状,多层产出,具稳定的层位及明显的标志层。矿体围岩的蒙脱石化、硅化、滞石化、高岭石化等蚀变较普遍,尤其是顶板的硅化。矿石结构、构造反映了火山碎屑沉积的特点。矿石是自生的粘土矿物富集体,没有或很少有碎屑物质混杂。矿体厚度和品位变化系数较小,属厚度稳定型—较稳定型和质量均匀的矿体。根据仇山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我们认为该矿床属于陆相火山沉积型。  相似文献   
137.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文杰  彭军 《矿物岩石》1993,13(3):21-28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含量95%以上,几乎都为泥晶—微晶石英,石英结晶度平均为6.35。岩石具菌藻生物结构,以纹层状构造为主。其中丰富的菌藻生物化石,按形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岩石属原生沉积成因,二氧化硅的聚沉一方面通过菌藻有机体的硅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菌藻生物化学作用引起微环境变化而导致二氧化硅的聚沉。  相似文献   
138.
断层的脆—韧性转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形岩石的脆—韧性转换■其剪切带是自然界常见的构造现象之一,也是目前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80年代以来关于脆—韧性转换及其剪切带研究的某些进展,重点介绍了脆—韧性转换过程(?)变形机制、脆—韧性转换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脆—韧性转换标志和特征,最后概要讨论■脆—韧性转换及其剪切带研究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9.
本文用車貝雪夫多項式分解了1952—1961年逐月500毫巴等压面平均位势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溫度的季度特征.討論了分解誤差及其訂正和車貝雪夫系数在环流分型中的应用.把車貝雪夫系数和环流型的时間序列看成状态数目有限、时間疏散的馬尔可夫鏈,計算了系数和环流型的轉移概率和絕对概率,并估計了結果的誤差,討論了鏈的性貭,并用轉移概率作出了未来形势場的預报。  相似文献   
140.
坑道探矿是地質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正確地查明矿体的产狀、規模及質量变化情況,同时还有可能为今后生产所利用。在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矿床,特別是在第三、四勘探类型矿床的勘探中,坑道探矿的作用尤为显著。但是坑探并不是地質勘探的唯一手段,它與其他勘探手段相比較,也還有其缺点。这就是一般掘进速度慢,技术設备复杂,掘进成本高。故在設計坑探中,除了根据不同矿床特性的地質要求加以适当地运用外,还必須注意施工技术上的可能性号經济上的合理性,这是采用坑探做为勘探手段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回顧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冶金工业部的地質勘探部門共投入了100余万公尺的坑探工程量,其中絕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