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土工合成材料的蠕变折减系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维列  王钊  林晓玲 《岩土力学》2004,25(12):1961-1963
比较了获得拉伸蠕变破坏荷载-时间曲线以及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的试验方法,给出了外推这两种蠕变曲线数据的处理步骤。用其他研究者和笔者的试验成果说明怎样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的长期蠕变强度或容许应变,来确定蠕变折减系数,并简要介绍了时温叠加法获得历时更长的蠕变曲线的概念。  相似文献   
72.
电渗的二维固结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金强  王钊 《岩土力学》2004,25(1):125-131
在Esrig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分块处理的办法,就阴极排水,阳极不排水;阴极不排水,阳极排水;阴极排水,阳极排水三种情况进行了二维固结理论的解析,证明了电渗最终产生的超孔隙压力可正、可负,其极值决定于两极所加电压大小,其分布与电压的分布和边界条件有关,和初始条件无关。  相似文献   
73.
基于MODIS时序数据提取河南省水稻种植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2009年多时相8d合成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提取水稻种植分布。根据稻田含水量变化特征及水稻生长规律,构建水稻种植分布提取流程。为减少云等噪声的影响,对地表水含量指数(ILSW,land surface water content index)和增强型植被指数(IEV,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的时序数据进行平滑重建。然后,依据豫北和豫南稻区水稻物候期差异,分别建立标准水稻IEV生长线,以计算像元尺度的水稻相似性指数作为影像分类的特征波段。同时,对重建的ILSW和IEV时序数据分别进行主成份分析,选择各自的前3个成份作为特征波段。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对组建的特征波段进行分类,提取影像中水稻的种植分布。结果显示,提取的河南省水稻种植分布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豫北稻区水稻分布呈现集中连片的特征,多分布在沿黄河两岸,而豫南稻区水稻种植广泛,多在大型水库灌区周边及沿淮和低洼易涝地区。与各地区水稻统计面积相比,MODIS提取的水稻面积平均相对误差为6.56%,根均方误差为5.63khm2。受到混合像元影响,以及个别地区水稻种植分散且面积相对较小,使该地区水稻面积相对误差超过±60%。  相似文献   
74.
黑河流域日蒸散发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表蒸散的估算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NOAA/AVHRR遥感资料、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和气象站点资料,根据能量平衡模型和FAO-17 Penman公式,计算了研究区域内逐日蒸散发量;对于晴天,用遥感模型反演出瞬时蒸散,进而推算出日蒸散;同时用FAO-17 Penmen公式和气象资料,计算研究区域内的同一天的蒸散,利用气象资料计算得到的蒸散与遥感估算的蒸散的关系,估算非晴空日的蒸散,进而得到逐日蒸散发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估算逐日蒸散发,通过气象与遥感资料结合,提高了气象格点资料的空间分辨率,弥补了难以得到遥感逐日晴空资料的不足,同时也为流域内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王钊 《陕西气象》2018,(1):10-16
利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OLS数据以及2000—2008年陕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卫星灯光指数和城市化水平指数(ULI-NCLI)模型,分析了1992—2013年间灯光指数的变化特征和陕西省城市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灯光指数(NCLI)和城市化水平指数(UL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陕西省1992—2013年城市化过程发展南北不均衡,关中城市群城市化过程发展快于陕北和陕南;1992—2010年全省城市发展过程较缓慢,空间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和大城市周围的面状发展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发展过程,陕北、陕南区域内新型小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为特征的点状发展过程等三种基本过程;本世纪初关中城市群落基本形成,随后从2005—2013年为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关中以西咸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并向周围扩张发展,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城市点状发展过程开始呈现面状扩张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6.
在薄片和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和离子探针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深-大北地区白垩系砂岩储层裂缝中首次发现了“石英桥”.石英桥是裂缝内高度局部化的孤立石英次生加大堆积体,离散分布于裂缝面,呈“桥”状跨越裂缝壁.石英桥内部发育多个近平行于裂缝壁的流体包裹体组,其均一温度范围(150~176℃)与石英骨架颗粒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90~120℃)差异较大.此外,石英桥的氧同位素组成(平均δ18OVSMOW为17‰~21‰)与石英骨架颗粒和次生加大的氧同位素组成(平均δ18OVSMOW为8‰~17‰)亦差异较大.克深-大北地区石英桥主要发育在平行褶皱轴裂缝中,其形成可能与深埋高温环境下褶皱变形过程中的伸展作用以及古近系蒸发岩流体(富集18O)的运移有关.石英桥是一个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领域,对于恢复裂缝张-闭历史和保存裂缝物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有纺土工织物加固软土地基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伟  王钊 《岩土力学》2001,22(2):219-223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有纺土工织物加筋地基土的横向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加筋砂垫层的剪应力分布、加筋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以及土工织物预应力处理后对控制地基土早期变形的作用等,还讨论了施工加质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应用实例的成功表明,按研究成果要求实施工程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黄土强夯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香泽  王钊  周正兵 《岩土力学》2002,23(4):437-441
利用读数显微镜位移跟踪法,对黄土进行了强夯的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参数对强夯加固范围的影响程度和相互关系,提出了考虑这些主要因素的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并对强夯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强夯在高路堤填筑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钊  姚政法  范景相 《岩土力学》2002,23(4):498-503
介绍强夯法在填筑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的一个41高路堤中的应用。分析了夯期检测和长期监测的结果,并与分层碾压法进行比较,说明强夯法具有压实度高,含水量适宜的范围宽和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可在高填方工程中推广应用。还简要介绍了袋装砂井在过湿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  李涛  杨山 《地理研究》2020,39(4):892-906
以中国省际入境旅游流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耦合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空间经济学理论揭示了2005年、2016年各省市“势-效”空间关系演化规律,并据此提出省际入境旅游与当地旅游经济间“势-效”空间关系优化的方式。研究发现:集散优势度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随时间变化发生冷热点迁移。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最具集散优势。旅游综合效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两极分化现象显著,至2016年基本形成南北高低相间、东西高低分化的“S”型格局。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资源要素投入等因素影响,“势-效”耦合的空间关系不断调整。针对部分地区“势-效”关系存在失调,研究提出了失衡型、低水平协调型旅游地的协调机制与路径,促进“势-效”关系在空间上良性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