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为了研究海带自然病烂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在实验生态条件下,人工促使海带病烂,每隔3d取样,对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的变化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表明,在海带幼苗由健康到病烂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逐渐下降;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2.
王蒙  范子良  徐晓春  江峰  黄马  何俊 《地质学报》2015,89(Z1):38-40
<正>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发育一系列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中酸性侵入岩。近年来,应用锆石U-Pb定年技术在铜陵矿集区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一批精细的年龄数据,对于深化区域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铜  相似文献   
33.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全省铁矿可归纳为5种成因类型,即沉积变质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对不同类型铁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全省铁矿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河北省铁矿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矿勘查、开发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采样率以及非接触式测量优势,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模式,非常适用于获取矿山的复杂表面和高危区域的空间三维信息。文章阐述了三维扫描仪的种类、技术原理和在矿山开采沉陷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三维扫描点云数据的后期处理过程及应用。在工作实例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与精密全站仪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技术方法获取的信息数据基本相符,可以满足生产需要,进一步论证了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矿山沉陷区进行监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及其沉积意义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的一类重要荒漠景观,戈壁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广,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对解释它的物源和发生过程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筛分处理对戈壁表层不同粒径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戈壁表层沉积物的主要元素组成特征基本相似,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主要元素的含量略有差异.与UCC的平均化学组成相比,戈壁表层沉积物中主要元素除Si基本与UCC保持一致外,其余各主要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富集和淋失特征,微量元素在两大类型戈壁中随沉积物粒径的变化与主要元素基本一致.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戈壁表层沉积物缺少有效的化学风化过程,基本处在未受或较弱的大陆化学风化的初、中级阶段.各个粒级的沉积物在经历侵蚀和风化过程中较好的继承关系表明,戈壁砾石层下伏的细粒沉积层不是外源搬运沉淀,而是局地岩屑通过就地风化和成壤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36.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植被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在巴丹吉林沙漠野外植被调查,描述了植被的生活型和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植被多样性、优势度及均匀度指数,并探讨了历年来气候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巴丹吉林沙漠植物种类较少,可分为小乔木、灌木、小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6类生活型。其中灌木种类最为丰富,小乔木最少。(2)巴丹吉林沙漠东南一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西北一带,南缘地区植被群落分布及植被群落多样性亦均高于北缘地区。(3)近53 a巴丹吉林沙漠气温发生显著变化,蒸发量增加。南缘地区增温而降水减少。这种变化对于以水分为主导因子的沙漠地区植被发育来说极为不利,有加剧沙漠南缘荒漠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37.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航带拼接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航带拼接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扫描带间点云数据的拼接,相邻扫描带间的高程漂移大大降低,证明了研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8.
室内定位数据记录了用户在室内空间活动的时空轨迹,是研究人群室内行为的重要信息源。室内数据时空耦合、分布复杂,可视化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其规律。然而,与室外数据不同,室内数据具有时空粒度细、定位精度高等特点,与POI之间的空间关系更为明确,其轨迹受到室内设施和空间的制约,出现高维和不规则的特征,而这给室内行为研究提供依据的同时,又给可视化分析带来一定的挑战。现有的可视化方法主要应用于室外定位数据,关注轨迹自身的活动轨迹分析,往往忽略了所经过POI语义信息表达。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室内空间结构与定位数据的特征,阐述室内空间可视化分析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面向室内人群的时空分布、移动模式及相关POI之间的对比、关联分析的需求,细化可视化分析的内容,明确可视化分析与展示的对象,并设计数据结构;从数据结构、可视化方法、展示图件及用户交互4个层次构建时空行为可视化分析模型;基于上述方法,采用WebGIS和WebGL技术综合设计和实现了面向商场定位的商场客流分析系统;最后,通过某一大型商场的用户定位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根据521份调查问卷,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河南省农户种粮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体样本农户的种粮获得感较低,且经济获得感低于精神获得感;农户的种粮获得感受家庭类型的影响较大,纯农户、农业为主兼营其他、非农为主兼营农业、非农化类型农户种粮的经济获得感、精神获得感和总获得感均逐步降低。(2)农户种粮获得的3种指标(经济获得感、精神获得感和总获得感)所受需求层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3)5种需求层次对农户种粮获得感的影响差异比较明显。(4)不同家庭类型农户的种粮获得感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所有类型农户的种粮精神获得感主要受高层次需求的影响,而自我实现需求对所有类型农户的种粮总获得感均有影响。根据农户种粮获得感的大小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