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4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04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新疆阿舍勒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登红 《地球化学》1996,25(6):582-590
通过对矿石矿物与容矿围岩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阿舍勒铜矿区Ⅰ号矿床与Ⅱ号矿床在成因上具有显著差异,即Ⅰ号矿床成矿金属与细碧岩同源,硫则来自于火山喷气;Ⅱ号矿床成矿金属可能来自石英角斑质凝灰岩的海水淋滤,硫可能是多源的。这一认识为开拓找矿思路提供了新的依据。铅同位素资料还反映基-酸性火山岩来自两个源区。  相似文献   
133.
新疆阿舍勒铜矿区火山岩与成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登红 《地质科学》1996,31(2):163-169
阿舍勒铜矿曾被认为是次火山热液矿床。根据岩芯观察研究和同位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矿属海相火山喷气沉积成因,成矿作用与双峰式火山岩密不可分,细碧岩是成矿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而作为沉淀剂的硫主要由酸性火山喷气作用提供。  相似文献   
134.
广西大厂层状花岗质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毓川  王登红 《地质论评》1996,42(6):523-530
在广西大厂拉么矿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周围的层状花岗质岩石,其地质产状、成岩时代、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与一般的交代岩不同,也与一般的岩浆成因花岗岩不同;成岩物质既有岩浆来源又有地层来源,反映了与笼箱盖岩体同源的岩汁或热液沿层交代泥盆系的成因特征。它与层状锡多金属矿体、层状夕卡岩及层状锌-铜矿体等共同构成燕山期酸性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层状交代体系。  相似文献   
135.
地慢柱与热点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登红 《地球学报》1996,17(4):393-400
地幔往与热点是当今地质学前沿课题之一,但研究程度较低,国内更是刚刚起步。本文从时空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地幔柱一热点的成矿作用。地幔柱与热点既可见于板块内部,也可见于洋中脊和造山带等板块边界,既可见于现代更可见于古代,因此它可能影响到地表各处以及地史上各阶段的成矿作用.而且在其自身演化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类型的矿化特征。已知的矿床类型包括锡、铜、铅锌、铀、稀土及宝石等。我国华南东钨西锡、东老西新的成矿规律、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白云鄂博稀土矿以及阿尔泰与碱性岩有关的锡多金属成矿系列等,都可能与地幔柱-热点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6.
金顶及其外围新发现的白秧坪矿床令人关注, 它们产在兰坪中新生代陆相碎屑沉积盆地内, 这易使人把它们与以沉积岩为主岩铅锌矿床对比. 但盆地处在大陆地壳强烈运动背景下, 能够有效沟通下地壳和上地幔, 矿体受构造控制, 没有同生沉积成矿事实, 也许代表了以沉积岩为主岩铅锌矿床新类型. 大规模成矿主阶段流体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演化显示成矿流体中混有2%~32%的地幔He(3He/4He = 0.19~1.97 Ra), 50.1%的地幔Ne(20Ne/22Ne=10.45~10.83, 21Ne/22Ne = 0.03)以及显著的地幔Xe (129Xe/130Xe = 5.84~6.86, 134Xe/130Xe = 2.26~2.71), 地幔流体具有重要成矿意义. Re-Os法和40Ar-39Ar法测定成矿时代是67~60 Ma, 晚于矿化主岩, 与喜马拉雅期幔源和壳幔源碱性岩浆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致. 地幔流体或随岩浆活动或沿穿壳断裂系统上至地壳并与大气成因盆地卤水混合是大规模成矿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37.
湖南芙蓉锡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珍珠山群是发育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接带东段之婺源-乐平地区的一套中元古代蓟县纪变质深海浊积岩-火山岩组合,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佛子坑组,鄣山组,周溪组,中洲组,火山活动呈现由弱-强-弱的演化规律,岩石化学特征反映其大地构造环境属火山岛弧或活动边缘盆地,其层位与弧后盆地双桥山群修水组,溪口群,弧间盆地诸家群,铜厂岩群,张村岩群,火山岛弧双溪坞群相当,但岩性组合差异甚大,属同时异相产物,它们共同构成扬子陆缘的双列岛弧造山带模式,是中元古代末华夏板块与扬子板俯冲-碰撞造山的结果,珍珠山群的建立,为华南中元古代板块碰撞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8.
滇西兰坪盆地构造体制和成矿背景分析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国内外矿床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从盆地整体着眼,从盆地构造-沉积-岩浆-变质作用过程着手,通过盆地内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等事实分析了滇西兰坪盆地的构造体制和成矿背景。兰坪盆地在古特提斯构造基础上发展起来,近南北向盆缘超岩石圈断裂和盆中央穿壳断裂及近东西向隐伏构造共同控制了盆地的动力过程,中-新生代经历了印支期裂谷、燕山期拗陷及喜马拉雅期走滑拉分的性质演变。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制约,板内构造体制下的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幔流上涌、地层中不整合及壳幔相互作用等所体现的大陆地壳强烈运动是兰坪盆地的成矿基本地质背景。推测兰坪盆地具有大规模有效沟通地幔的盆地动力学体制。  相似文献   
139.
成矿谱系研究及对东天山铁矿找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论述了成矿谱系研究的概要过程,指出了成矿谱系两方面的内涵,即“矿床成矿(亚)系列随着地质历史时期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和“成矿元素在同一地区长期聚集”。区域成矿谱系实际上就是区域成矿作用的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结合哈密小红山铁矿的发现,本文从铁的成矿谱系的角度出发,认为东天山地区具有寻找铁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借鉴华北陆块北缘铁矿的成矿谱系和阿尔泰的成矿谱系,开拓找矿思路,尽早开展东天山地区铁矿资源潜力的评价和新一轮找矿工作,立足于新的成矿时代、新的矿床类型和老矿山的攻深找盲,要取得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0.
南岭地区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和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近20年来地质找矿与科研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南岭地区一些优势矿产储量消耗过快,影响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岭地区芙蓉锡矿等一批新矿产地和八仙脑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钨矿等一批新矿床类型的发现,充分说明,只要认真开展成矿预测研究,配合地质找矿实践,在南岭地区取得找矿突破的可能性并不亚于西部地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对南岭地区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加强矿床成矿系列、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及其超常规富集成矿机制、大型超大型矿床与矿集区、常规优势矿产与非优势矿产之间相关关系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与探索,为危机矿山“探边摸底”和新矿产地的发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