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刘沂轩  李明武  王猛 《化工矿产地质》2005,27(2):121-124,128
徐州市区岩体可分碎屑岩(碎屑硬质岩、碎屑软质岩)及碳酸盐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硬质与软质岩互层、碳酸盐岩硬质岩)。土体可分为砂土类、粉土类和粘性土(新粘性土、老粘性土)。根据各类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可知,基岩和老粘土一般可作为高层建筑持力层。一般砂土、粉粘土、粉土等可作一般建筑物地基。对易液化的砂性土、淤泥质软土则需做一定的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32.
现在已确定MICAPS系统为预报员的工作平台,本文结合实际论述预报员在预报工作中运用MICAPS系统的一些经验、体会、特别是在MICAPS系统中将天气图实况场同数值预报产品有机地结合,详细地介绍了综合指标方法在降水分级预报中应用研究和综合指标方法.  相似文献   
33.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打造高阶性、创新性和具有挑战度的金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地理信息科学教学模式中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对于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求,急需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  相似文献   
34.
开展煤矿区碳排放的系统评价和减排路径的综合分析,是落实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的具体行动。针对煤矿区碳排放源边界不清、核算模型缺乏及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方向等问题开展分析。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方法,厘清煤矿区碳排放源边界,并建立碳排放量核算模型,明确煤矿区低碳绿色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煤矿区碳排放(CH4和CO2)来源可划分为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两大类,并细分为5种类型,针对不同碳排放源提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煤矿区要加大节能和低碳技术的投入,提高综合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瓦斯的监测力度,加强绿色矿山修复和建设,积极参与碳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及培育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低碳、绿色产业体系;此外,煤矿相关单位应高瞻远瞩,深入分析并发挥政府的低碳环保政策的作用,与相关高校加强合作,在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大力推动煤制氢技术的发展,突破CO2-ECBM和CCUS关键技术中的运输、封存选址、安全稳定性评价、成本降低等瓶颈问题,以期在双碳背景下碳减排过程中实现经济、环保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35.
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在耕地资源供给不足情况下高质量的农田受到巨大威胁,进而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尽管已对中国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估,但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未见报导。本研究利用MODIS的净初级生产力产品(MOD17)数据,基于发展的累积概率分布法确定耕地质量标准,以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三期基于Landsat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得到低、中、高质量农田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城市化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城市化占用耕地面积占耕地减少总面积的比例由2000–2005年的47.29%增加到2010–2015年的77.46%。2000年,中国耕地质量以中低产田为主,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81%和48.74%,高产田仅占10.44%。随着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化占用高产田面积在全国耕地面积中的比例从2000–2005年的9.71%上升到2010–2015年的15.63%,高产田受到严重威胁。从空间上看,该现象已由华东、华南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西北地区,其201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高产田达到52.97%。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评价耕地质量的方法,同时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占用高质量耕地的趋势。未来占用高质量农田的趋势可能会持续,必须构建以振兴乡村为主的新型发展模式,可能是缓解土地资源紧缺情况下城市化和粮食安全矛盾的可选途径,值得土地利用规划和政府决策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6.
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残余倾斜对采空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针对采空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评价,笔者提出了基于概率积分法和Knothe时间函数的地表残余倾斜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路基稳定性的条分法计算原理及残余倾斜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推导了基于解析法的路基最不利滑动面计算公式,使用C#语言编制了路基稳定性系数计算软件,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提出的方法和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地表残余倾斜、路基边坡坡率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东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低孔低渗储层的油气资源占比约2/3,勘探前景广阔。在勘探期间,偶尔见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低产的现象。为了明确储层低产的原因,改善储层的产能问题,研究发现水基泥浆对油气层有着不可逆的污染现象,为此东海推行油基泥浆新体系。在新泥浆体系下,测井和录井等资料采集的环境发生改变,油基泥浆环境下,油气层与水层的侵入现象与水基泥浆完全相反,油气层无侵入,水层侵入明显;录井中气测组分以及荧光信息受油基泥浆影响较大,气测组分容易被油基泥浆吸收,并且荧光信息混杂有泥浆荧光,因此,对油气水层识别及定量评价不能忽略油基泥浆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比不同泥浆环境下测录井资料解释方法的差异,为东海建立快速有效的油气识别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王敏  王猛  赵志中  钱方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21-2022030021
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质遗迹的研究,是研究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很广,类型多。最北的大兴安岭、南部的广西大明山、东部的长白山和台湾玉山、最西的喀喇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国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概况,结合开展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为基础,系统开展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根据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侵蚀、冰碛物的搬运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总结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为开展同类地质遗迹调查提供方法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9.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广泛用于天然气水合物、海底油气资源勘探和地质构造勘查。在海上作业时,船载甲板供电单元通过深拖缆向海底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机提供电能。利用深拖缆传输高压大功率电能的过程中,需要对高压供电回路的绝缘电阻进行自动实时测量和监测,确保电能的安全传输和供电异常时的及时处理。本文基于高压宽频耦合器件、绝缘检测模块、远程数据传输部件和上位机监控软件,通过收集高压端至外壳地之间的漏电电流,将其模拟放大,通过测量电压值,反算绝缘电阻,实现了对高压回路对大地之间绝缘电阻的自动测量和监测。所形成的自动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经过海上试验验证,能够满足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系统的要求,很好地在线评价了系统的绝缘性能,为海洋仪器同类功能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0.
甲烷是最主要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煤炭甲烷是我国最主要的甲烷排放源类型,我国也是世界煤炭甲烷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煤炭甲烷的有效排放管控与高效开发利用兼具温室气体减排、能源气体开发利用和灾害气体防治三重意义。基于系统调研和研究工作积累,概述了煤炭甲烷排放管控背景,总结了全球与代表性国家煤炭甲烷排放及其管控现状,阐释了我国煤炭甲烷开发利用与排放管控历程及发展趋势,讨论和前瞻了我国煤炭甲烷减排路径与减排潜力。已有研究工作表明:我国煤炭甲烷排放主要来自煤炭地下开采风排瓦斯,且较长时期内仍是我国煤炭甲烷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关闭矿井增多,由此产生的关闭矿井甲烷排放量呈增长趋势,是我国煤炭甲烷不容忽视的来源。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导向逐渐成为我国煤炭甲烷排放管控的重点,明确了煤炭甲烷减排方向。我国煤炭甲烷排放管控形成了以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关闭/废弃矿井瓦斯抽采利用、乏风瓦斯利用等全浓度利用,煤炭采前、采中和采后全周期利用为特征的关键技术路径。我国煤炭甲烷排放管控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诸多政策、机制、技术问题亟待破解。突破复杂地质条件适配性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