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综合工程物探在上海地铁四号线抢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海地铁四号线抢险工程中,综合工程物探快速、准确地圈定了受地面沉降影响,周边土体的扰动范围及深度,并对江底隧道的状况进行了调查。文章介绍了用地质雷达、高分辨率SH波浅层反射波法、瞬态瑞雷面波法勘探及水上高密度多波列地震影像法等综合工程物探方法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前提及效果。  相似文献   
32.
1 SPIE学术交流。 2 0 0 2年 7月 7~ 11日 ,第 47届光学和技术国际讨论会———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OpticalScienceandTechnology(SPIE)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华盛顿会议中心举行。SPIE年会分为遥感与空间技术、信息、图像处理和传感器、光学系统工程、辐射技术以及材料与纳米技术等 5大专题。会议由美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 5 0 0 0余名 ,主要为美国、欧共体、日本及俄罗斯的专家 ,中国、印度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专家人数很少。SPIE的遥…  相似文献   
33.
地震映像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地震映像法的特点,并列举了在各种浅部不均体探测中的应用实例,指出了提高其应用效果,拓宽其应用领域应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非开挖技术逐渐成为城市管网建设的主要技术,其常用的方法以顶管法和定向钻法为主,但实施这些技术需要比较全面地预知施工区域内的地下信息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地球物理探测主要用于探测岩层信息,发现地质问题,方法较多,理论涵盖物理学的各个学科,比较适用于非开挖工程的前期勘查。西气东输上海管网建设对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了大量应用,发现它确实有很突出的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5.
西藏申扎县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申扎县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是藏北地区首个发现的内生钨钼铋多金属矿床。矿区共发现钨钼(铋)矿(化)脉22条,主要赋存于白云母化、硅化、云英岩化蚀变的二长花岗岩体及其与石炭系下统永珠组砂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对甲岗雪山钨钼(铋)矿区矿石H、O、S、Pb和稀土元素等分析表明,成矿物质(包括流体和矿质)均主要源自岩浆,成矿温度变化为183-420℃,平均为335℃,具中高温成矿特点。矿化流体应是一种富碱质弱酸性流体,其中成矿物质主要以氟和氯络合物形式迁移。矿石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平均值为21.37Ma,表明矿化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期,与矿区内的二长花岗岩(U-Pb年龄 22.22 Ma)接近并略晚于岩体形成时间。揭示出钨钼铋成矿作用与喜马拉雅早-中期二长花岗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为一典型的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石英大脉型钨钼铋多金属共生矿床。  相似文献   
36.
二滩、官地库区土地覆盖类型图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航空彩红外正射影像镶嵌图,用光谱角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二滩、官地库区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石英脉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期,流体温度逐渐降低(从404℃~134℃到236℃~121℃),盐度都为中低盐度,由此表明该矿床具有浅成、中低温、中低盐度热液成矿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主要为H2O。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δ34S介于3.4‰~8.0‰之间,均值5.35‰,与幔源S的δ34S值(介于-3‰~3.0‰之间)比较,有向沉积硫的明显漂移,表明矿石中硫来源于沉积硫与岩浆硫的混合、平衡作用;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的差别,206Pb/204Pb值为18.274 0~18.399 6,207Pb/204Pb值为15.539 9~15.561 6,208Pb/204Pb值为38.036 3~38.177 2,具有钍铅微弱亏损特征,指示矿石中硫化物的铅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的岩浆源区,伴随岩浆及其热液作用,不可避免地混入了部分富放射成因铅的地壳物质。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为:δDV-SMOW值介于-103‰~-125‰之间,δ18 OV-SMOW值在6.9‰~13.9‰之间,显示成矿流体中的水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综合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S,Pb,H,O同位素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上地壳的混合,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降水,其成因类型可归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的岩浆期后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8.
云南马厂箐铜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著名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与铜、钼、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马厂箐富碱斑岩为一复式岩体,存在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岩浆活动始于54~56 Ma,中期岩浆活动时间为45~49 Ma,晚期岩浆活动最强烈,发生在29~37 Ma,末期岩浆活动时间为23~25 Ma。采用辉钼矿Re-Os测年法,对马厂箐矿床的斑岩型铜钼矿石进行了精确测年,获得斑岩型铜钼矿石Re-Os模式年龄(35.3±0.7)Ma。利用40Ar-39Ar同位素方法对乱硐山地段矽卡岩型铜钼矿石和人头箐地段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热液白云母进行同位素定年,得到矽卡岩化矿石中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5.25±0.36) Ma,等时线年龄和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5.0±1.8) Ma和(34.8±1.9) Ma;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5.35±0.32) Ma,等时线年龄和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44±0.99) Ma和(34.4±1.2) Ma。证明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形成于同一成岩成矿地质事件,成矿作用主要与矿区晚期富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应处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造山之后的晚碰撞走滑阶段,总体上属于西南三江地区第一次成矿高峰期,即斑岩型Cu-Au成矿高峰期(65~35 Ma)。  相似文献   
39.
中国学者在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为采用数字滑坡技术进行暴雨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模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应用数字滑坡技术建立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模型的原则是:(1)必须在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理论指导下;(2)应了解研究区地质环境及滑坡、泥石流特征;(3)就基于数字滑坡技术而言,只能选取遥感方法可能...  相似文献   
40.
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安格尔音乌拉组砂岩和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中,矿石工业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蚀变黑云二长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比较发育,相态组合简单,完全均一温度介于175~225℃区间,属于中低温度,盐度平均值为4.42%~11.46%,属于中低盐度。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δ34S值介于3.4‰~8.0‰之间,均值5.35‰,与幔源硫的δ34S值(-3‰~3.0‰)比较,有向沉积硫的明显漂移,表明矿石中硫来源于沉积硫与岩浆硫的混合、平衡作用。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的差别,206Pb/204Pb值为18.274 0~18.399 6,207Pb/204Pb值为15.539 9~15.561 6,208Pb/204Pb值为38.036 3~38.177 2,具有Th、Pb微弱亏损特征,指示矿石中硫化物的铅源主要来自于亏损U的上地幔和下地壳相互作用的产物,且成矿流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又混入了部分富集放射性铀铅的地壳物质。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为:δDV-SMOW值介于-103‰~-125‰之间,δ18OV-SMOW值在6.9‰~13.9‰之间,显示成矿流体中的水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结合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1017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上地壳的混合,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降水,其成因类型可归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