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目的】 查明城市浅表地质结构特征,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区建设、地质灾害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无损、抗干扰能力强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提供城市地区地下地质信息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方法】 为了支撑成都市浅表的三维地质填图工作,本文应用11种新、老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展了成都市浅表地质结构的探测研究。【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1)地质雷达对于近地表的地层结构成像、建筑结构识别分辨率较高;(2)瞬态面波、混合源面波、三分量频率谐振法对50 m以浅的地质结构识别能力强,分辨率很高,但探测深度有限;(3)微动勘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50 m以浅的地质结构分辨率较高,但深部分辨率一般;(4)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抗干扰能力强,施工效率高,50 m以浅分辨率较高,50~200 m深度范围内分辨率一般,对膏岩泥岩有较好的识别能力;(5)半航空瞬变电磁可弥补了常规物探方法无法进入特殊场地施工的不足;(6)浅层地震勘探对于浅地表50~300 m深度范围内的砂泥岩互层的变化特征和断层结构特征效果较好,配合自然伽马曲线,可有效识别砂泥岩的岩性界面;(7)音频大地电磁可有效识别成都平原深大断裂的空间分布形态。【结论】 综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优缺点,建立了成都市浅表地质结构的地球物理组合探测技术方案,以期能为今后的城市浅表地质结构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东海陆架盆地物探调查、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史作了简单介绍,历史表明,在严格科学管理和在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确实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从而为今后的“开放和开发”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勘探奠定了基础,本文的历史回顾皆在为新、老东海海油气持勘探工作者提供了解东海油气勘探史线索,以促进更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水体遥感图像去云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传庆  王桥  杨志峰 《遥感学报》2006,10(2):176-183
大型内陆水体的遥感图像中往往存在着不均匀薄云或者是气溶胶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大气辐射校正算法无法消除这种不均匀影响,这就给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水体属于低反射率地物,这种薄云或者气溶胶的不均匀性带来的误差,极大地降低了水体遥感图像的信噪比,进而影响水体信息遥感提取精度。根据部分太湖地区的遥感图像和地面实测数据,作者以一种新的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水气环境的特点,把水体像元光谱看作水、污染物和气溶胶(薄云)等光谱的混和。基于混合像元模型,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薄云和气溶胶的影响,可使我们通过遥感手段更加精确地提取水质信息。  相似文献   
104.
光学遥感大气订正方法与软件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若干大气订正方法,对于海色遥感,高光谱遥感,机载图像、多角度图像,考虑其特殊性,并介绍了其大气订正的新进展;接着分析了几个当前发行的大气订正软件或者模块;最后,我们提出了大气订正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5.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模型标准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王桥  吴纪桃 《测绘学报》1999,28(2):172-176
模型标准化是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有效管理和使用模型手基础。在研究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特征及其表达的基础上,围绕着模型标准化问题,分别探讨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的分类,编码,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模型字典和模型结构形式,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物光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太湖"水华"优势藻类即蓝藻门中的铜绿微囊藻和绿藻门中的斜生栅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C-S分别测量两种纯藻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固有光学属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建立其生物光学模型.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的藻红蛋白吸收带和斜生栅藻的藻蓝蛋白吸收带的光谱吸收特性的差异性较为明显;粒径相对较小的铜绿微囊藻的包裹效应、吸收系数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程度要明显小于粒径较大的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吸收系数的P-L模型的线性斜率和幂指数要大于斜生栅藻的吸收系数模型系数;由于散射系数受吸收系数影响程度的不同,使得散射系数光学模型变量因子具有一定的差异,受吸收系数影响较小的铜绿微囊藻的变量因子为波段比值λ_0/λ,λ_0为参考波长,而受吸收系数影响较大的斜生栅藻的变量因子为吸收系数比值a(λ_0)/a(λ),a(λ_0)为参考波段吸收系数,a(λ)为波长为λ的吸收系数,两种藻类的散射模型都符合国际上通用的S-P模型形式.  相似文献   
107.
GIS中的模糊形态运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是当前GIS领域的研究难点之一。为了描述空间数据的模糊性,把模糊集理论引入GIS,以加强GIS对模糊现象建模的能力,因而产生了模糊数据。但现有GIS缺乏对模糊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该文把模糊集理论引入数学形态学,提出能处理模糊数据的模糊形态运算,并给出模糊形态运算的隶属函数,使传统的数学形态学能够处理模糊数据且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08.
不确定区域间拓扑关系定性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不确定区域间拓扑关系的组合描述法,它对拓扑关系的描述能力与扩展九交完全相同.但组合描述模型的优点在于用已有的5种面/面基本拓扑关系的组合来表示44种不确定区域间的复杂拓扑关系,可以把44种复杂拓扑关系的推理转化为5种基本拓扑关系推理的组合,从而实现不确定区域间拓扑关系的推理.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深蓝算法从HJ-1数据反演陆地气溶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大气气溶胶是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的重要指标,在利用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进行气溶胶监测时,暗目标法和结构函数法都有相应的不足。本文从Hsu等人(2004)提出的深蓝算法出发,以MODIS的地表反射率产品为基础建立反射率库,并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各种典型地物在CCD相机与MODIS蓝波段反射率之间关系,提出了将MODIS地表反射率修正到CCD相机的方法,进而实现地气解耦,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选择北京地区为实验区,进行了算法实验,并用AERONET/PHOTONS北京站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光学厚度较大时(>0.5),深蓝算法精度能够较好的满足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对气溶胶日常监测的要求;(2)气溶胶模式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城市型气溶胶。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知识的地质剖面图生成器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维数据的获取一直是地质体可视化的难点,三维剖面建模技术通过二维的剖面图来描述地层等信息,将三维问题二维化,为三维数据获取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在利用计算机自动绘制剖面图的过程中,不但需要钻孔数据,还需要利用专家知识来绘制剖面图,因此提出将已有的专家手工绘制的剖面图作为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生成虚拟钻孔数据,获取剖面生成知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知识的剖面器开发方法,研究剖面图的数据模型和知识应用模型,并给出剖面图生成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