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地貌与沉积特征记录了西昆仑山及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过程。利用沉积学、地貌学、古地磁研究结果,对西昆仑晚新生代构造活动进行了探讨。约25Ma,西昆仑山前沉积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反映西昆仑山整体开始隆升;约5Ma时,西昆仑山前磨拉石发育,表明西昆仑山开始快速隆升。古地磁结果表明:始新世—中新世西昆仑有显著的旋转运动,而第四纪以来水平挤压造成的垂直运动为主,没有明显的旋转运动。河流阶地发育显示,西昆仑地区约在1.2Ma时河流下切开始形成阶地,第四纪中晚期以来西昆仑地区构造抬升幅度与频率加快,全新世中期(约5kaB.P.)有一次快速隆升过程。  相似文献   
62.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构造带发育与蛇绿岩伴生的斜长花岗岩,其时代、成因及与蛇绿岩的关系是目前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报道了该斜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斜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373Ma,εNd(t)与亏损地幔一致,与典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长岩有相似的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两者在La/Sm-La图上符合结晶分异趋势。因此,卡拉麦里斜长花岗岩属于大洋斜长花岗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基性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其成岩年龄373Ma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63.
杨德庭  王彦斌 《地质论评》2015,61(3):694-708
滇西北德钦县羊拉铜矿床赋矿围岩沉积时代的确定对深入研究羊拉铜矿的矿床成因、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笔者等对羊拉铜矿区里农矿段赋矿围岩绿泥板岩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为306~2606 Ma,主要年龄峰约为345 Ma、429 Ma、1446 Ma、1515 Ma和1829 Ma。其中约345 Ma的最年轻的主要年龄峰限定了羊拉铜矿床赋矿围岩的沉积时代为石炭纪,并非前人认为的泥盆纪。约345 Ma的岩浆事件最为强烈,对应金沙江洋盆扩张的时代,其伴随的海底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可能发生于石炭纪,石炭纪的海底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在羊拉铜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而后期花岗闪长岩体对原生层状铜矿体的叠加改造主要集中于三叠纪。此外,绿泥板岩中约为1446 Ma、1515 Ma、1829 Ma和2423 Ma的古老碎屑锆石年龄峰,暗示了金沙江缝合带羊拉铜矿区变质沉积岩的沉积物源可能来源于扬子陆块。  相似文献   
64.
南极拉斯曼丘陵长英质片麻岩中夕线石的出溶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拉斯曼丘陵长英质片麻岩中的粗粒夕线石可能有内部出溶现象,出溶形成的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和石英出溶矿物条纹,并有少量的斜方辉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本区夕线石高温结晶时不仅有Fe3 ,可能还有Fe2 、Mg2 和Ti4 的替换,铁氧化物质量分数可高达2.9%;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固溶体互溶度也不断减小,大部分微量组分从夕线石中析出形成出溶结构,而且低温变体中稳定的替换元素以Fd3 为主.铁组分的类质同像替换对物理化学计算和夕线石矿化环境均有所影响,对夕线石晶胞参数a的影响很小,而对b,尤其对c的影响较大,与前人的结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5.
西藏南部康马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马花岗岩体位于西藏南部拉轨岗日岩带的中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本文主要探讨康马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时代.二云母花岗岩中锆石CL图像发育有规则的韵律生长环带,表明其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另锆石中Th/U比值稳定、较高的特点,也说明二云母花岗岩为岩浆成因;对锆石进行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93 Ma土14 Ma(MSWD=1.00),相当于早奥陶世,该年龄即是康马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结晶时间,表明在拉轨岗日岩带中部存在加里东期岩浆作用.文章最后对康马岩体片理化的时间和成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康马岩体片理化的时间为中新世,其成因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地壳缩短而产生的变形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6.
首次采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雷门沟花岗斑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通过对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25个样品点的分析,获得了两组年龄数据,其中有11个分析点形成谐和年龄,其206Pb/238U年龄范围在129.1±3.0~138.4±2.3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36.2±1.5Ma;另外9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集中于1884±20~2629±7Ma;前者指示了雷门沟岩体的结晶年龄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后者则代表了岩体侵位过程中捕获的太华群锆石的年龄。首次采用ICP-MS法测定雷门沟斑岩型钼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31.6±2.0~133.1±1.9Ma,加权平均值为132.4±1.9Ma,指示了雷门沟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两种精测方法获得的年龄相吻合,成岩与成矿大致同时或成矿略晚于成岩。测试结果表明雷门沟斑岩钼矿与金堆城等东秦岭钼矿带其他钼矿床基本同时形成。  相似文献   
67.
武夷山西缘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夷山西缘兴宁一龙川.五华地区变质岩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对新发现的兴宁县径南镇变流纹岩进行了详细观察与系统采样,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测试分析,旨在确定其构造属性和形成年代.该变流纹岩与变杂砂岩互层,两者同褶皱、同变质,地表出露厚60m左右.径南流纹岩中锆石呈淡褐色,部分弱熔蚀.SHRIMP U—Pb定年显示存在两组锆石年龄记录:其一由8颗自形岩浆锆石组成,具有谐和的U-Pb同位素组成,平均^206Pb/^238U年龄为(972±8)Ma(MSWD=14),代表岩浆结晶、火山喷发年龄;另一组由6颗具环带构造的弱熔蚀半自形.他形锆石构成,年龄是(1097±11)Ma(MSWD=0.58),相当于变质基底的年龄,可能为流纹岩源岩的继承锆石或者系岩浆上升时俘获熔蚀围岩的.另有1颗继承锆石的年龄是(2035±11)Ma,反映华南可能存在一个古元古代的蚀源区.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02和K20含量,Al2O3含量中等,ACNK值0.98~1.11,反映岩石的高钾偏碱性质;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稀土总量高,具Eu负异常和Sr负异常;贫Ba,Sr,Ti,P和Ta-Nb,富Rb,Th,Ce,具有和晚中生代中国东南沿海酸性火成岩相似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具有壳源花岗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研究区在新元古代早青白口世曾经发生过一次构造.岩浆事件,导致高钾钙碱系列酸性火山岩喷发.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南极拉斯曼丘陵含假蓝宝石矿物及有关组合的研究,得知假蓝宝石的成分以富镁、铁、铝但贫硅为特征,其粒间及粒内成分的变化均较为明显,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以钙契尔马克代换(Mg, Fe) + Si = 2Al为主的类质同象置换。在形成假蓝宝石的高级变质-深熔作用过程中,岩石矿物组合的变化主要是多阶段变质造成的,如浅-暗色组分发生了分离,其中含镁铁组分多的矿物较早结晶,而镁铁组分的分离使得相对富Fe的矿物较早结晶,即晚期形成的镁铁质矿物更富Mg组分,并形成递进演化的不同阶段的组合。假蓝宝石的出现与组分的活动有关,而不仅仅是由岩石成分决定的。变质矿物组合的多次递进演化,反映了活动组分的不断变化,以及体系组分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含假蓝宝石的变质岩石之原岩未必是富镁泥质岩。本区假蓝宝石成分的多变性主要是环境成分而不是pT变化所引起的,假蓝宝石形成于840~880℃,并没有达到超高温(>1 000℃)的条件,其形成与高级变质-深熔作用过程中组分渗透和扩散的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9.
乡镇城区土地结构与大中城市不完全一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弱点,概括起来是多数乡镇的工业、商业及服务行业既不发达又不完善,且无明显的功能分区,土地交易市场更不发育。因此,乡镇城区土地定级估价工作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地价取样更困难,同时每个县市管辖的乡镇数量较多,所以,从总体工作来看是数量多、难度大。市县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采取哪些方法程序是值得探讨的。下面结合外地经验和个人体会,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虽然现行征地制度也在不断补充,但是其对土地征用的指导性却越来越弱,农民要求改革征地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