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也变得日益频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  相似文献   
22.
四川盆地南部(简称“川南”) 广泛发育多套下古生界海相泥页岩层系,其中龙马溪组为该区一套优良的烃源岩 层,具备优越的页岩气形成条件。根据长宁和威远页岩气探区的钻井岩心、露头样品分析资料,对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 溪组页岩有机质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富集规律的影响进行研究后表明,川南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有机 碳含量较高(平均为2.52%),热演化程度为2.0%~3.8%,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研究区的有机质特征对页岩气的富集具 有重要的影响,干酪根的类型决定着甲烷吸附能力强弱,有机质丰度和有机演化程度决定了页岩的生气量和含气量,同时 高TOC和Ro也能促进有机质微孔隙的发育,为页岩气的富集提供更多有利空间。因此,研究认为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有机质 特征较好,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23.
潘涛 《华南地震》2021,41(3):33-39
盾构超近距离上穿既有运营隧道时,由于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较大,控制地层沉降和扰动变形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基于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上穿运营的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区间隧道建立Flac3D模型,研究了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的变形规律,并探究了不同推进速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隧道开挖时,在掌子面还未达到既有隧道范围、位于既有隧道中心附近、超出既有隧道范围的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纵向沉降与水平位移均出现明显的上升与回落现象;隧道超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将诱发双线隧道上行线和下行线相似的竖向沉降以及不同的水平变形规律,且水平变形数值沿盾构掘进方向有所增大;在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稳定性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特点与施工效率,试验段推进12环/d,穿越段推进10环/d为该工程的最佳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24.
潘涛 《四川气象》2001,21(4):63-64
利用振筒式气压仪串行输出接口,在Win98操作平台下,使用DELPHI5.0编写应用程序,实现振筒式气压仪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显示,并显示A-WOS气压值和其他数据,程序自动读取两设备的数据并进行比较,当出现误差值大于规定值时,出现一个告警提示信息。  相似文献   
25.
潘明溪  张丽娟  曲成军  潘涛  张帆 《地理研究》2021,40(4):1111-1124
春季土壤湿度是影响东北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东北春季土壤湿度如何变化,鲜有研究。本文基于1983—2019年黑龙江省22个农业气象站的土壤湿度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突变分析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3—2019年黑龙江省春季0~30 cm土壤湿度均值为88.22%,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土壤湿度平均值分别为82.63%、89.66%、92.36%,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各层均未出现干旱状态。但各层土壤湿度均出现极显著下降趋势,21世纪最初10年较20世纪80年代各层土壤湿度下降6%~15%,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偏干期。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呈现由东到西逐渐减小的趋势,32%左右的观测站点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西部及东部地区。前秋季降水量、积雪期长度和积雪初日是影响各层及各月份土壤湿度最重要的因素,其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能持续到5月份,并能影响到20~30 cm。积雪深度及积雪终日对4月份表层土壤湿度有重要影响。地表温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和降水量也是影响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6.
王军  林旭  刘飞禹  潘涛  符洪涛 《岩土力学》2014,35(Z1):113-120
筋材与土体接触面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它是加筋土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所在。为了研究筋土界面的作用机制,采用福建标准砂与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大型直剪试验,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格栅横肋与纵肋及格栅几何尺寸对于筋土界面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格栅的横肋与纵肋在界面强度中均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两者表现为不同的作用机制,当剪切位移较小时格栅横肋的被动阻力和纵肋的摩阻力起到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横肋的被动阻力进一步提升,纵肋发挥了较为显著的提高筋材刚度的框架作用。因此,格栅的纵横肋需要按合理比例搭配才能发挥出较大的筋土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27.
周静利  姚瑶  潘涛 《西部资源》2022,(1):85-86,89
自然资源管理在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新测绘技术已经有效运用于自然资源管理中.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在先进的测绘技术推动下有了长远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用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8.
辽宁省2016年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范围为全省行政区域内的14个省辖市,即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和葫芦岛,其中9个城市被列为国家级监测城市.各城市监测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及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现已成为辽宁国土资源管理日常性工作,通过划定区段,标准宗地布设,采集样点地价数据及建立地价资料数据库等途径,实现对城市地价的实时监测,为政府宏观调控及制定地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针对煤炭赋存条件多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模技术的综采工作面自动化采煤方法,即:对待开采区域进行地质钻孔,得到地质钻孔数据,建立GIS三维采煤模型。在顺槽掘进时,根据顶底板变化情况,修正GIS三维采煤模型。采煤机根据采煤模型确定的工作面顶底板分布情况等自动割煤。在采煤机割截过程中,通过有功功率、振动、扭矩、图像等,实时监测顶底板变化情况,进一步修正采煤模型。该方法 2016年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为我国综采工作面实现无人化开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也变得日益频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中心密度、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