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辽东半岛在中生代发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其中尤以白垩纪岩浆作用最为强烈。本文对早白垩世三股流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三股流岩体主要由似斑状角闪黑云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分别形成于125.1±1.2Ma和128.7±2.2Ma。穿切三股流岩体的闪长岩脉形成于125.1±2.4Ma。角闪黑云花岗岩具有准铝质、富水、高氧逸度特征,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模拟和Sr-Nd同位素表明角闪黑云花岗岩可能来源于古元古代变基性岩和辽河群变中性岩的部分熔融。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并非直接来源于中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而是角闪黑云花岗岩分异演化的结果。岩相学和微量元素模拟表明,分离相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亏损中稀土的特征表明榍石也是重要的分离相。随着岩浆的演化,粒间高硅熔体由于发生水饱和而快速结晶形成具有细粒结构的高硅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脉具有高Mg#(0.51~0.52)和高Sr/Y(83.3~85.5)特征,属于埃达克质高镁闪长岩。相对于三股流花岗岩,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8723)、负的εNdt)值(-14.1)指示闪长岩脉可能形成于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造成华北克拉通的减薄,早白垩世辽东半岛处于强烈伸展体制,富集岩浆圈地幔部分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引起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发生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三股流岩体。同时,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形成埃达克质高镁闪长岩脉。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结果表明太行山地形引起的背风坡下沉焚风效应,是构成封丘县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风力大、降水几率小的原因之一;春季到初夏期间降水与蒸发量之间的不平衡,是构成封丘县春季初夏干旱的主要原因;近30年来,气温呈递增趋势,而近10年来水汽压呈递减的趋势,蒸发量呈加大趋势,干旱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尺蠖是近年发现的金银花产区的主要害虫,该虫在封丘县每年发生4代。通过对金银花尺蠖发生的气象因子分析,得出金银花尺蠖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结合金银花尺蠖的生活特性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矿异常评价中的地球化学判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滑富林 《江西地质》1991,5(3):280-283
  相似文献   
16.
分析结果表明:太行山地形引起的背风坡下沉焚风效应,是构成封丘县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风力大、降水几率小的原因之一;春季到初夏期间降水与蒸发量之间的不平衡,是构成封丘县春季初夏干旱的主要原因;近30年来,气温呈递增趋势,而近10年来水汽压呈递减的趋势,蒸发量呈加大趋势,干旱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6-2001年土地调查数据,分析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土地过度垦殖、林草覆盖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耕层土壤遭到破坏、水利设施受损、水旱灾害频繁等不良后果。对不同土地覆被盖度下的减灾效应进行比较,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