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珠江口颗粒物吸收系数与盐度及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水中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可表达成非藻类颗粒物与浮游植物的吸收系数之和,利用可定量测量的滤膜技术(QFT)测定水体中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可用指数衰减规律来描述;光谱斜率S较离散,但平均值与文献报道的一类水体S的平均值很接近;光谱截距ad0(λ0)随盐度增大而减小,二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浮游植物的比吸收系数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是,比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还与波长有关,在叶绿素a的2个吸收峰443nm和670nm附近非线性关系特别明显,而在530-640nm之间两者的非线性关系则较弱。  相似文献   
92.
对海面目标物的目视观察,其能见距离与观测方向、海面背景光谱辐射、目标物固有光谱辐射和大气分子及气溶胶的光学参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海面背景辐射对目标物光谱对比度的作用。推导出不同观测方向下目标物光谱对比度的计算公式。作为例子,给出海面上黑色物体的光谱对比度公式,也给出海面目标“被隐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3.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要求是初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航测遥感生产技术体系是构建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分析我国航测生产现状以及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的初步架构和主要构建方法,并针对多源遥感数据自动化快速处理、遥感影像快速解译识别、海量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大范围三维数据快速构建、信息化内外一体野外核查、信息化航测生产标准规范、航测生产信息化质量控制七项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4.
天津地区全新世牡蛎滩的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据天津地区牡蛎滩的研究,本文确认:在渤海西岸牡蛎滩中,以天津宁河地区所见最为发育;它由长重蛎和近江重蛎2种的尸积群和埋葬群组成。据14C测年可知,它们自中全新世初期即已形成,一直延续到2kaB.P.(14C年代)余。其顶板有程度不同的起伏,即使有河口位置空间移动的影响,其顶板分布范围也仅是在现代天津地区平均低潮线下,故而,它们不能表明海平面波动,由于带状牡蛎滩近EW向分布,表明当时潮汐方向与现代相近。  相似文献   
95.
在2003年10月广东沿岸航次和2004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海北部水体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aNAP(λ))的变化。结果显示,沿岸水体的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斜率(SNAP)平均值为0.010 3nm-1(标准偏差=0.000 7 nm-1),随叶绿素a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南海北部开阔海域水体SNAP的平均值为0.009 0 nm-1(标准偏差=0.001 3 nm-1);沿岸水体受陆源性输入的影响较大,表层水体aNAP(440)随盐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总悬浮颗粒物(SPM)浓度的增大而增大,aNAP(440)/SPM平均为0.045 m2.g-1;南海北部开阔海域水体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明显偏小,表层水体的aNAP(440)与盐度存在较弱的线性相关,与SPM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aNAP(440)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幂指数关系,表明外海水体浮游植物的降解是非藻类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6.
南海北部水体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在2004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中测定了51个站点的浮游植物比吸收系数aph^*(A)。分析表明,aph^*的数值和光谱分布都有较大的变化,且在沿岸和外海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aph^*的变化主要受色素打包效应和色素成分的影响。外海水体微微型藻类占绝对优势,而沿岸水体中微型藻类和大型藻类的比例相对增大,相应地色素打包效应增强,aph^*减小。外海水体的aph^*光谱分布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且在上层水体的蓝红比较高,反映出辅助色素含量的相对变化对比吸收系数的影响。aph^*随叶绿素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两者之间呈现出较好的幂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97.
小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监测与定量评估此类冰川变化有助于理解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幅度与机制。本研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测),分析了近50年来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廓琼岗日1号冰川面积变化趋势,定量评估了该冰川近期的冰面高程变化幅度与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968—2021年廓琼岗日小型冰斗冰川的面积从(1.444±0.013) km2缩减至(0.712±0.001) km2,萎缩幅度达到50.7%,冰川末端退缩平均速率约为(6.23±0.71) m·a-1。基于2020—2021年高精度无人机航测数据发现,廓琼岗日1号冰川冰面平均高程差达到(-2.41±0.69) m,冰川末端高程变化大于3 m,中部的冰面高程下降幅度在1.5~3 m之间。研究还发现冰川表面河道对冰面高程空间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该冰川表面共发育有13条表面河道,2020—2021年河道向西北方向偏移约2 m。冰面河道的向下侵蚀与侧向消融导致末端冰面高程变化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8.
<正> 由于岩溶区多重含水介质(大型岩溶洞穴管道与网络状溶蚀裂隙)受到不同强度降水入渗补给,各类含水介质对岩溶地下水的调节具有明显差异,导致岩溶地下水出现快速流与慢速流这两种不同流态流速的水源成份。研究这两种水源的形成过程,与含水介质结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划分这两种水源,不仅有助于岩溶水基本理论的研究,而且在水资源评价与规划中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源划分,可了解评价区域有多少快速地下径流需经工程措施调节,有多少慢速地下径流可直接作为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99.
武汉城市湖泊汞的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汞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生物地球化学可循环性以及潜在的生态威胁性而受到格外关注。对武汉远郊、城乡结合部和市区三种环境中6个湖泊的水、沉积物和生物(鱼)中汞污染特征进行了调查采样,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汞含量的测定。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评价了武汉湖泊汞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鱼肉中汞含量(≤300ng/g)相比,除梁子湖乌鱼(汞含量为676ng/g)外,6个湖泊3种鱼肉中汞含量均未超标,表明武汉城市湖泊汞元素尚未造成明显的生态效应;与国家Ⅲ类水质汞含量标准(0.1μg/L)相比,除金银湖水汞含量(0.137μg/L)略有超标外,其他湖水汞含量分布在0.048~0.081μg/L之间,均在合格标准线以下,武汉地区湖水中重金属汞污染不严重,不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应用Hakanson评价模型,据单个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出所研究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程度的序列为:东湖>墨水湖>金银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  相似文献   
100.
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在已钻遇奥陶系的许多井中都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部分井的油气量还相当高,但却很难进行储量预测和储量计算,并形成开发性的油气田。其主要问题是对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预测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此我们在轮南地区采用地震的测井约束反演、相干体技术、模式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