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珠母小核果螺 [Drupella margariticola (Broderip)] 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珠母小核果螺壳高12.92 - 31.74 mm,平均26.17±4.31 mm,壳宽8.10 - 18.46 mm,平均15.34±2.48 mm,螺体质量0.36- 5.30 g,平均2.99±1.14 g;消化系统由口、吻、嗉囊、食道、胃、肠、直肠及肛门等消化道,以及唾液腺、食道腺和肝脏等消化腺组成;成螺肉食性,摄食时将吻伸出,吻管内有齿舌,齿舌上有齿3 列,每列有齿3 枚,对称排列,齿式1.1.1,齿舌在齿舌软骨表面产生运动,切刮食物;雌雄异体,外形上难以区别,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前列腺、储精囊、输精管和阴茎组成,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蛋白腺、缠卵腺、交接囊和阴道组成.  相似文献   
92.
循环荷载下冻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及冻土开挖问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讨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变形特性,总结了前人对冻土变形特性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影响冻土变形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土质、含水量、含冰量、温度、围压、动应力振幅和频率对冻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及其研究现状和主要结论。简要论述了冻土开挖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强调了冻土机械开挖方法的重要性。最后针对高效开挖冻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进行冻土变形特性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3.
地磁倒转和漂移不仅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能使地磁年代框架更加准确。通过对洛川黄土剖面L1、S1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L1、S1中主要的载磁矿物是磁铁矿,但赤铁矿也可能携带稳定的特征剩磁;洛川黄土剖面能够记录Blake漂移,并发生于(123±2)ka。通过S1中1 092~1 240cm处6套平行样品的古地磁结果,表明洛川黄土难以记录Blake漂移的形态学特征;L1未记录到Mono Lake和Laschamp漂移,但是在175cm处识别出1次明显的地磁异常事件,年代约17.9ka。我们认为该地磁异常事件应为Hilina Pali/Tianchi漂移。此外,导致同一极性事件在不同地区记录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有中国黄土存在千年尺度的沉积间断、较低的沉积速率及黄土剖面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同一剖面平行样品间地磁漂移形态学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极性漂移期间较低的古地磁场强度抑制了黄土剩磁记录能力所致。  相似文献   
94.
辽东半岛的黄土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吕金福  李志民 《地理科学》1990,10(2):97-106
  相似文献   
9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侏罗系是吐哈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层,其沉积体系的细致分析对于弄清盆内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分布至关重要。在详细观测地表露头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湖泊、湖三角洲及沼泽等七种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6.
为应用GIS技术建立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评价的多源地学信息系统 ,本文对物化探信息按GIS技术上的要求 ,建立了科学、规范、实用的数据分层标准及数据记录格式。将物化探信息分成重力、航磁、化探、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等 5个大类 ,及 11个主题图层。制定了分层和命名规则。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编制了数据纪录格式  相似文献   
97.
1990年2月21日至2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雪天气过程,其中23日雪量最大,为4.7毫米,打破了近30年的同期历史记录(1987年2月22日3.2毫米)。过程总降水量武威5.1毫米,永昌4.0毫米,天祝3.6毫米,并伴有强降温天气,天祝出现寒潮,日平均气温下降10.2℃。这次大雪给我区农牧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加强对冬季大降水天气的认识,我们对这次过程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本文以区域地质填图成果为基础 ,结合前人资料 ,首先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 ,其次对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最后对构造演化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为 :1南迦巴瓦地区可以划分为冈底斯—拉萨陆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印度陆块 3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蛇绿混杂岩为代表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向 NE凸的马蹄状连续分布 ;印度陆块由被称为南迦巴瓦岩群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单独构成 ,南迦巴瓦岩群由以含高压麻粒岩透镜体为标志的直白岩组、派乡岩组和多雄拉混合岩组成。2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间早于 70 Ma;2 3Ma以来主要断层的运动性质以伸展拆离作用为主 ;大约 5 Ma时发生了大规模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3地幔上隆是本区快速隆升的关键因素 ,但河流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9.
在传统的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一条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迫龙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并查明中侏罗世杂色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该蛇绿混杂岩带两侧的地层之上,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中有一条印支晚期叠合的缝合带.查证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展布和物质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蛇绿混杂岩,呈向NE凸的倒U字型连续分布于南迦巴瓦变质岩系和冈底斯岩浆弧之间,主要由变质的超镁铁质侵入岩、辉绿-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该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糜棱岩化作用,主期韧性剪切的性质为伸展拆离,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日喀则地区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基本相同.将南迦巴瓦岩群解体,厘定了该岩群原岩及变质峰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